何钺不是包打听,他不知道不久之前王院士曾有向西拍案隔空大骂。
明朝的正统派知识分子不讨喜不好弄。他们死倔,他们死硬,他们只肯认四书五经里的死理。跟他们来软的,一准被他们骑头上反行施教。跟他们来硬的,身子给扳正了影子还是歪的,没用。对付这些老派公知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对付王徵这种正统科学家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用事实来说话,拿成果来证明,以实效来检验。
看着王徵那气急败坏的猪肝脸,潘嘉园莫名欢乐。
“一模一样!王院士,您的着作来到施州之前就已漂洋过海去了大西洋那头啦。”--“恭喜王院士,您的海外读者群规模可比国内大多了。怎么说的?对了,墙内开花墙外香。”揶揄够了,也足够痛快了,老潘再掏出个小本本来,“这是英格兰度量衡与我米制之间的单位换算,请王院士比照详查。”
王徵额头在冒汗,是因为脑子高速运转导致的温度飙升,眨眼就把番邦资料上标注的蒸汽机尺码换算成了自家的米制。乃一拳头砸在图样上,转身向西隔空虚点,开口大骂道:“尼玛,尺寸数据分毫不动,抄真特么严谨!”转头看向潘嘉园:“爷的研究成果就被带阴给盗去啦?”
“人家不曾来盗,内贼东林送去的,第一时间送去的。不信你看右下角标注的时间”
王徵一看,果然。带阴的制图时间只比自己《新制诸器图说》私刻初版之日晚了108天。
老潘给继续火上浇油,继续出示证据。“喏,还有哩,你的小发明水下呼吸机和降落伞,都被这个鞑温西给剽窃了去。你可真是便宜了这个鞑温西,这货如今是带阴和高卢国王室的座上宾。”
“呵呵,把我们的王徵给气得,明明一理工男,竟能一字不差抬出来一句: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难得。”何钺随口附和下,注意力集中在方从哲的那一行字:己巳之变乃我大明由盛转衰之标志...
何钺伸出手指弹了弹信纸,攒眉怒目道:“土木堡之变为界。前,为少年辉煌之大明。后,老朽守成之大明。方老先生这话意思有了却不到位。愚见,依你梁山司南北分宋之说,我朝以土木堡惨案分前明、后明。”
英雄所见略同也!另一位英雄却非潇洒,而是之后登场的袁可立,他亦有此惊人之言,谓之:大明分两代。
猜方从哲书写下面这段时当心头在淌血,叫读者读来觉字字诛心。
肢解掉帝国的海上霸权,是朱元璋诛杀胡惟庸以来文官集团与皇帝的历次战争中最辉煌的一次胜利。但他们依然睡不踏实,他们要谋划下一场更大的胜利:消灭帝国的陆上霸权。
文官集团,土木堡之变的策划者和最大赢家。
为什么在控制海上贸易之后一定要接着摧毁帝国陆上霸权呢?因为皇帝可以利用军队打击走私活动。那么怎样才能摧毁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以及帝国的陆上霸权呢?
我们先来分析下双方的实力与力量组成。
皇帝阵营这边,也就是我方,由皇帝、锦衣卫、太监、皇帝嫡系军队、老百姓组成。我方的战略诉求:天下太平,人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敌方,由文官集团、非皇帝嫡系武官集团、夷狄、大地主大资本家组成。敌方的战略诉求是资本。通俗说就是赚钱,赚更多的钱。谁阻挡他们赚钱,谁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谁就是他们不共戴天的仇人。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资本主义精神。
这个局的关键在哪里?在于歼灭皇帝直接控制的嫡系部队,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陆上武装力量。因为这支武装力量的存在,一方面控制了陆上丝绸之路,让资本家们无法和北方游牧民族自由贸易。另一方面,文官集团总是担心这支武装力量早晚要南下,打击他们的海上走私贸易网络。
这就要谈及长城了。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在其次,主要是为了实施制裁和控制贸易。有了长城就可以占据与夷狄贸易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掌握绝对的商品定价权。修建长城不是赔本买卖,长期来看,长城的修建成本都摊销成了对夷狄所间接征收的商税。
北方夷狄为什么总是要不惜代价入关,为什么如此痛恨长城的存在?因为只要越过了长城他们就可以不再被高附加值商品施以盘剥。表面上看中国的朝贡体系是厚往薄来,显然老做赔本买卖必耗尽家底,但为什么中国反而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金银呢?奥妙就在于对贸易的绝对控制权即商品定价权。压低夷狄的商品价格,抬高中国的商品价格,如果夷狄不接受议价就不开关不互市。不开关互市,夷狄的牛马羊就会被大雪冻死。如果夷狄再不听话就不发放贸易勘合,不给贸易许可证,夷狄就该自己动手处理掉辛苦牧养的牛马羊了,一如后世的把牛奶倒掉、让大豆烂在了地里。所以夷狄没有选择余地。
不仅夷狄们痛恨长城,国内的资本家们更痛恨长城。开关互市,最大的获利者是朝廷。不仅夷狄那边需要交税,国内做进出口贸易的资本家也要交税。
那么商人资本家会怎么应对呢?他们买通边军,买通地方政府官员,给他们提供走私通道。
北方的陆上走私贸易越来越猖獗。为打击陆上边境走私,明英宗决定北伐。典籍上说,英宗是受了太监王振的蛊惑,可能吗?王振几句话就能让皇帝决心北伐御驾亲征,可能吗?这是大背景使然!如果再不行严厉打击,长城就形同虚设了。
英宗对敌人认识不充分,打击走私并不仅仅损害蒙古人利益,还损害国内资本家利益,损害文官集团利益,损害边军所代表的武将集团利益。英宗认为以强大的明军消灭那点蒙古人不过信手拈来。于是,从战争开始他就钻进了资本利益集团设下的陷阱,成为一场惊天阴谋的受害者,更是让皇帝嫡系精锐武装毁于一旦。
资本利益集团先以假情报把军队送达错误战场,接着切断后勤补给。饥肠辘辘的明军实在没有力气行军,不得不撤军。在撤军路上,文官集团再次给出假情报,诱骗英宗在土木堡安营休顿。对整个计划一清二楚的蒙古人则事先切断了水源,又饿又渴又冷的我军不要说打仗了,能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就已经不错了。
等明军彻底失去士气战力,也先发动了总攻,皇帝嫡系丧失殆尽。是明军打不过蒙古人吗?以当时双方的战力而言,正常情况下也先的数万蒙古兵只不过是盘点心。而在土木堡,明军在交战之前已经丧失战斗能力,他们太饿了,太渴了,太冷了,太绝望了。
在土木堡之变的整个过程中,蓟镇边军对王师被困被歼,全程无动于衷。他们有能力救援,也有能力从也先后方发动攻击。但是他们什么也没做。为什么?因为边军也是这场惊天大阴谋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蒙古人是他们的盟友。
土木堡之变后,皇帝嫡系人马被全歼,三大营全军覆没。文官集团随即控制了军队。很多人觉困惑,为何在土木堡之变后,我朝再也没有能够在战场上全胜北方蛮夷。答案是并非军备不如蛮夷,而是文官集团掌控的帝国军队和北方蛮夷是盟友关系,非敌我关系,同为走私的参与者和获益者,和蛮夷打仗只是演出双簧给皇帝看,顺便再养寇自重多骗点钱。自己人打自己人,怎么可能是真打。
我们的一切敌人都知道,敌人的一切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只能沿着文官集团设计好的陷阱一步步跳下去,去到设定好的猎场成为猎物。跟送死有什么区别呢?
太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