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贾建设忽然意识到,自己已近一个月未处理采购报销。
或许现在正是时候?权衡片刻后,他决定立即前往。
若再拖延下去,金额累积过多反而不妥。
毕竟,他只是负责小食堂的食材采购而已。
贾建设从抽屉中拿出采购单,稍作整理后便离开办公室,朝办公楼财务科走去。
轧钢厂办公楼楼下
“于莉,你真决定不再读高中,直接出来工作?”聂丹红询问。
聂丹红是于莉初中时的同学,两人的关系一直很融洽。
去年初三毕业后,聂丹红未再继续学业,而是凭借二叔——轧钢厂一车间副主任的关系,进入宣传科担任临时科员。
据她二叔回报的消息,转正指日可待。
刚刚,聂丹红在科室偶遇于莉,出于好奇,她想知道为何好友此时不在学校上课。
待于莉准备离开时,她急忙追上。
一番交谈后,于莉坦言已放弃学业,今天来轧钢厂应聘播音员。
于是,有了开头那段对话。
“不读了,我已经想通了,与其迷茫地继续念书,不如早点步入社会。”于莉坦然说道。
“那你今天的面试感觉如何?”聂丹红满怀期待地问。
听到这话,于莉想起刚才的经历,脸色略显阴沉。
“恐怕不太理想,那个姓贾的看起来就不靠谱。”于莉低声抱怨。
“小声点!那人的妻子可是咱们二科的科长。”聂丹红显得格外谨慎。
“科长的丈夫又怎样?难道就可以肆意轻薄别人?还试图拉我的手,我已经算克制了。”于莉压低声音,但仍带着不满。
“这……不至于吧?但如果真是这样,你可能很难得到这个播音员的职位。”聂丹红惋惜地说。
她一直和于莉关系不错,也希望她能顺利成为轧钢厂的一员。
“唉,我也不知该怎么办了。”于莉无奈叹息。
这时,聂丹红注意到贾建设正朝办公楼走来,她立刻向于莉使了个眼色,示意稍后再谈。
贾建设走近后,聂丹红立即打招呼:
“贾主任,您好,您怎么来这里了?”
“您好,不知道您是哪位?”贾建设没有认出对方,但仍然礼貌地回应。
于莉饶有兴趣地注视着他,心中暗想:“这位姓贾的主任看起来如此年轻,还这么帅气,只是……”
越想,于莉的脸越热,意识到自己或许已经羞红了脸,便赶紧低下头,却忍不住偶尔偷偷瞥一眼贾建设。
聂丹红见贾建设没认出自己,毫无意外地自我介绍起来:“贾主任,我是宣传二科的聂丹红,聂达是我二叔。”
特意提到二叔的名字,是因为二叔曾告诉她,跟贾建设关系密切,她认为提起这层关系也许能让对方记住自己。
“原来上次聂哥提到的侄女就是你呀,很高兴认识你,聂丹红同志。”贾建设恍然大悟地笑了。
之前与聂达闲谈时,他确实听说侄女在宣传科工作,不过那时并未多加留意,只是随意应付了几句。
“贾主任过誉了,我也很开心认识您。”聂丹红兴奋地说,贾建设是她的偶像,她对他的仰慕溢于言表。
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交谈,怎能不激动?
“哈哈,聂丹红同志,我还有些事情要处理,不能久聊。
改天有空咱们再详谈,如何?”
贾建设认为初次见面无需深谈,毕竟这类场合太多,他不可能每次都停留太久。
否则,他还有别的工作要做,岂不成天只顾聊天?
这现实吗?
“好的,贾主任,请您忙您的事,下次有机会再聊。”
“那我先进去了,聂丹红。”贾建设说完便走入办公楼。
“贾主任再见。”聂丹红冲着他的背影喊道。
贾建设听见了,却没有回头,只是举起手挥了两下表示回应。
待贾建设离开,于莉才抬起头好奇地问聂丹红:“丹红,这位贾主任是谁?为何年纪轻轻就能当上主任?”
看到于莉满脸倾慕的表情,聂丹红不禁想起自己初见贾建设时的情景。
那时,她也这样问过二叔。
看到于莉急切的模样,聂丹红便不再多想别的事,将自己所知关于贾建设的一切尽数告知于莉。
听完介绍,于莉眼中满是敬仰,“真厉害,18岁就成了轧钢厂食堂主任,我将来也要找个像贾建设这样的男人做伴侣。”
“行了,”聂丹红打击道,“整个钢厂的未婚姑娘都这么想,可到如今,也只有贾建设是这样的人。”
“丹红,我决定了,我要进轧钢厂当广播员,这就回家让父亲帮忙!”于莉下定决心,目光坚定。
聂丹红心中暗叹,“又一个为贾建设倾心的女孩。”随即又想,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只是清楚自身条件普通,只愿多与他交谈几句罢了。
此时,贾建设已走到财务科门前,浑然不知刚刚与于莉擦肩而过,甚至不仅仅是擦肩——于莉早已对他一见倾心。
他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声女声,“请进。”
推开门,屋内有四张办公桌,此刻仅剩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坐在其中一张后面,其他人似乎都不在。
那女人抬头仔细打量,认出是贾建设,立刻热情起身,“贾主任,又来报销?许久没见您来了。”
“万科长客气了,我最近事务繁杂,这才抽空前来。”贾建设笑着回应,目光温和地看着她。
这位女人是财务科科长万桂花,“贾主任,别站着,坐下休息会儿,我去给您倒杯水。”
“不用麻烦了,万科长,我还得赶回食堂处理招待任务,先忙完再说。”贾建设摆摆手婉拒。
“既如此,贾主任您请坐,我这就立刻处理您的事情,绝不会耽搁工厂要事。”
“那就多谢万科长了,给您单子。”贾建设递过报销单。
万桂花接过单子,笑意盈盈地低头查看。
片刻后。
“贾主任,已无问题,总计一百七十三块四,这是领钱凭证。”盖好章的条子递至贾建设手中。
“好,那就麻烦万科长了,我先回食堂忙了,有空咱们再叙。”
“好,贾主任,定当有机会。”
随后,贾建设顺利拿到钱,悠然踱步走向后厨。
他想查看今日招待准备工作的进展。
贾建设抵达食堂后厨,环视众人的工作情况。
观察片刻后,发现何雨不在,便问正在切菜的年轻女子:
“刘岚,何雨在哪里?”
没错,这位就是《四合院》剧情中的刘岚,今年刚入职轧钢厂。
刘岚闻言停下刀工,答道:“主任,班长刚刚去包厢检查了。”
此时的刘岚已不敢如剧中般称呼何雨为“傻柱”,只因她是新员工。
“嗯,看到大家已经开始做今天的大锅菜,准备是不是都完成了?”贾建设询问。
“主任,刚结束不久,所以班长才离开后厨去检查包厢。”刘岚替何雨解释了他的去向。
“明白了,你继续忙吧。”
说完,贾建设并未久留后厨,径直朝包厢走去。
走到门口时,隐约听见里面谈话声。
“傻柱,今天招待必须完美完成。”
“杨厂长、李副厂长,包在我身上,您们放心!”
贾建设一听,知至少两位厂长到场,具体还有谁不清楚。
他佯装不知情,推门而入。
包厢内仅三人,贾建设故作惊讶:“杨厂长、李副厂长,怎会在此?”
杨政民坦然直言:“刚陪领导参观完一车间,领导在休息,顺道过来看看。”
李民富语气严肃:“建设,今日接待绝不能出差错,明白?”
“两位厂长放心,您二位何时见我出过问题?”贾建设自信回应。
四年来,他与杨政民关系融洽,和李民富更是无需多言。
听罢叮嘱,两人满意离去。
包厢只剩贾建设与何雨柱。
几句交谈后,何雨柱返回后厨检查食材。
贾建设独坐沉思,想起杨政民的强调,疑心今日来访者或为剧情中那位钟爱川菜的大领导。
反复思索,确信无疑,他暗忖:若真是此人,今日便是良机。
若得赏识,岂非为自己铺路?
毫无迟疑,贾建设直奔后厨。
时至11点10分,杨政民已派人通知可开灶,领导四十分钟后到场。
收到通知后,贾建设按照事先与何雨柱的约定,着手准备开饭前的工作。
洗净双手,他卷起袖子,站在灶台前,准备亲自下厨。
由于猜测对方可能是位重要领导,贾建设特意从系统中取出一只四斤重的草鱼。
今天的午餐,他已经胸有成竹:东坡肘子、水煮活鱼、回锅肉、辣子鸡……
食材准备由他人完成,贾建设直接进入炒菜环节。
边操作边对围观的众人叮嘱:“想学的,都认真看,我不会保留。
但看的时候尽量别多说话,学到多少全靠自己。”他又转向何雨柱补充:“建设平时难得动手,他的手艺不用我多说了吧?大家好好珍惜这次机会。”
何雨柱附和道:“主任手艺每次看都让人佩服,这谁不知道?”马华也被提醒专注观察。
尽管贾建设四年没怎么动过手,但他深知对方实力不容小觑。
“好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