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他先前猜测的那样,这井里的水像是积攒的雨水,并非地下自然涌出的水源。
可为什么贾建设能取出这么多水,他实在想不明白。
难道因为某种特殊原因,井中仍有少量地下水存在?
看来明天得再来一趟,看看是否还能积累更多地下水。
\"大家把这些水都取出来吧,前方严重缺水,能省则省。”
欧镇凯此时已顾不上水质如何,总比路旁积水强。
两名战士忙碌一番,很快将这些泥水抽取完毕。
众人返回临时营地。
尽管贾建设表面上镇定,内心却始终忐忑。
然而,从欧镇凯的表情来看,事情似乎已经平息,他才彻底放松下来。
多年来,贾建设对待这份\"助力\"始终小心翼翼。
正因如此谨慎的态度,再加上些许运气,他才逃过此劫。
这件事也为他敲响了警钟。
未来仍需克制冲动,毕竟这是他最大的秘密,一旦泄露,不仅麻烦重重,更会对自身及身边人构成威胁。
第二天清晨,贾建设等人到达唐市郊区。
至于那口井,出发前欧镇凯已派人查看,得知仅剩一层薄水,无法采集,此事就此作罢。
看来确实有地下水渗入,只是速度极慢,或许继续挖掘真能找到水源。
但这并非贾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也算是一种幸运。
他的用水来源总算有了合理解释。
随着贾建设一行人深入郊区。
那场景,贾建设这辈子都不可能想到。
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气息。
“报告团长,三连前来报到。”
欧镇凯带着贾建设他们到达营地,向团长汇报。
这位团长和普通战士一样,满面尘土。
汗水在他脸上留下一道道痕迹,军装因汗渍泛起白色盐斑。
“很好,你们准时到达真让人欣慰。”团长高兴地拍了拍欧镇凯的肩。
“他们是谁?”团长这时注意到边上的贾建设等人,疑惑地问欧镇凯。
“报告团长,他们是燕京轧钢厂和协和医院派来的联合支援小组,一路上帮了我们很多忙。”欧镇凯难得说了句赞扬的话。
“太好了,欢迎!我是介绍兴。”团长看了看贾建设递来的介绍信,笑着说,“现在急需人手,特别是医护人员。”
尽管信任欧镇凯,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贾建设没多说话,他在这个时代待久了,这次只是突发奇想,想在这场大灾难中尽一份力。
若不是有协和医院的医疗队同行,他恐怕也无从帮忙。
“您好,我是贾建设,这次援助小组的领队,我们想马上投入工作。”
贾建设与团长握手后,直截了当地说。
车队的人都等不及了,时间就是生命!
“好!”
“小叶,带他们去临时医疗驻地,安排几顶帐篷。”团长叫来一名通信兵,给贾建设他们做了安排。
“建设同志,我不多谢了。”
“跟我的通讯员叶勇走就行,他会安排好的。
具体工作到了那里会有专人负责。”介绍功说道。
“明白,介团长。
那我们出发吧。”
贾建设话音刚落,便率领车队跟随通信兵叶勇前往医疗驻地。
途中,贾建设注意到叶勇干裂的嘴唇,心中不忍,将水壶递给他。”来,喝口水吧!”
叶勇略显迟疑,但在看见贾建设诚挚的眼神后,道谢接过水壶,只抿了一小口便小心收起。”这水壶你留着用,我们这儿还有很多。”贾建设说。
“不必了,还是留给更需要的人吧!这儿和医疗驻地都很缺水。”叶勇认真回应,将水壶归还。
随着车辆缓缓前行,进入灾区深处,眼前的景象愈发触目惊心,众人的眼眶也逐渐湿润。
“别多想了,救人要紧!”贾建设催促道。
医疗驻地的负责人对协和医疗小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但此时已无暇寒暄,阮胜魁迅速组织大家投入工作。
贾建设等人也没空闲,先将车上医疗设备和药品卸下,又将大杂院捐赠的粮食以及车队部分补给送往食堂。
虽数量有限,但对匮乏的物资而言仍是雪中送炭。
整理完物资后,贾建设带领其余人前往医院旧址寻找药品。
由于药品短缺,许多伤者未能得到及时救治。
加上他们有三辆运输车,既能搜寻药品,也能快速运送伤员至医疗驻地。
四十多分钟后,车队抵达目的地。
贾建设指挥众人取下工具,并从旅行包中拿出手套分配下去。
一路上目睹的惨状让大家无言以对,此刻只能埋头行动。
这会儿,所有人都一心想着救人、找药,只有这样才能暂时忘却那些地狱般的情景。
“快!太好了,终于有车了。”
“同志,请帮忙先把伤员送到医院吧。”
一个小战士发现车队后,激动地说道。
“没问题,你们快把伤员抬上车。”贾建设本打算让庞庆丰派个司机开车送伤员,但转念一想,还是自己来更方便。
独自行动时,他随时可以从空间取东西,省得解释。
“来,慢慢来,这里有水,先喝一口。”
离开车队后,贾建设稍微放松了些。
他取出几个水壶,通过车窗递给步行的战士和几名轻伤员。
这些战士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由于物资匮乏,食物和水都无法及时供应。
此刻,他们的身体已濒临极限。
“水,太好了,有水!”
战士们先让受伤的群众喝水,自己才拿起水壶补充。
“水,给我水!”
这时,三个路过的小青年看见这里有人供水,直接抢走一名伤员手中的水壶猛灌。
由于喝得太急,许多水洒了出来。
“给我,给我一口!”
三人争抢起来。
“住手!你们在做什么?”
几个战士见状赶紧出来阻止。
“怎么了?我们是群众,把水壶给我们,让我们喝。”
刚才带头喝水的那个脸上有疤的小混混大声喊道。
“同志,大家都渴,想喝水可以,但不能抢。”班长站出来说道,“再说,就算有水,也该优先给伤员。”
“你们喝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喝?”
疤脸依然不依不饶。
这三个人从小就是惹事生非的主,没什么正经事做过。
后来去了乡下,最近刚回城就遇到这场变故。
这段时间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说到底,他们就是附近的地痞流氓,俗称街溜子。
灾情袭来,唐海陷入困境,而他们几个竟毫发无损,真是“福大命大”。
如今这几人又聚首,打着救人的幌子,暗地里搜刮物资,尤其觊觎金银财宝。
可惜食物虽有,水源却难觅。
恰逢贾建设送水时,冲突由此而生。
\"你们怎能如此?四肢健全不救人,反倒与伤者争水喝。”有人愤愤不平,指责道。
\"谁说我们没救人?\"大瘩子瞪了那人一眼,语气强硬。
贾建设已攥紧拳头,他厌恶这种行为。
若小战士不便动手,他便欲替之一试。
这些天的压抑情绪,此刻急需释放。
仅此可见贾建设怒不可遏。
连他这般谦逊的人都按捺不住了。
这三人显然非善类,估摸是趁火 ** 的败类。
管他是谁,为民除害总是好事。
贾建设冷下脸,正准备教训他们。
\"哥,别动!巡查队来了。”一名年轻男子环顾四周,低声提醒。
\"罢了,把水还回去,咱们继续救人。”大瘩子察觉形势,眯着眼说。
此人精明世故,懂得轻重缓急。
救人要紧,其他皆小事。
果真,众人虽有怨言,却未深究。
待巡查队到达,几个小混混早已收起狂态,毕竟并无违法之举。
况且此时急需人手,巡查仅作警告,不了了之。
贾建设的拳头也渐渐松开,他对这些年轻人是否真正参与救援仍存疑虑。
或许他们只是口渴了,又不太懂照顾自己罢了!
巡逻人员也点头表示赞同,此刻救人最为重要,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助力。
此时,又有几名伤者被搀扶过来。
贾建设趁着战士们帮忙将伤员送上车的时间,取出两个铁皮水壶。
这种水壶是工厂用铁皮制成的四方形,还能挂在自行车上,是如今工人们的必备品。
很多人上班时家人都没时间烧水,下班后就在单位灌上一壶,刚好带回家用。
虽然这水需要收取一点成本费,但比起在家里烧水还是要方便许多。
贾建设用这两个水壶,为战士们的水壶重新添满水。
别看只是一小壶水,关键时刻却可能挽救生命。
……
战士们接过装满水的水壶,个个喜笑颜开。
由于唐海地区水资源匮乏,已有专用车辆前往远方取水。
贾建设的车如今充当着救援任务,车上备些水再正常不过了。
因此,他这样的小范围供水行动只会让人感激,绝不会惹来麻烦。
“师父,您一会儿还会回来吗?”班长看到车上已坐满伤员,而周围还有不少伤者未上车,于是询问贾建设。
“会回来的,我先把这些人送去再返回。”
“您还有什么需要的,我过来时尽量帮您带来。”
贾建设注意到还有许多伤者未上车,自然明白班长的意思。
“如果有水的话,您能不能多带些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