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其变,又叫坐山观虎斗。
“只可惜,死的都是朕的子民!”
这句话,在赵辰看来,是崇祯今天说的最正确一句。
然而,子民有好有坏,想抢他椅子的,也不少。
崇祯拿着《离骚》也不读,用意就很明显。
这个时候赵辰再不表忠心,脑袋也没什么用了,等下可以放盒子里带走。
“禀陛下,刮骨疗伤,亦要损其精血,凡事都要有代价,只待二人强弩之末,臣便带领大明将士,使出关键一击。”
关键就在“大明将士”几个字上,这告诉崇祯,我赵辰的兵,都是你的,别怀疑我。
这样说,比大呼敢不为陛下效死,效果强上几倍。
手中的离骚忽然被崇祯仍在桌上,此刻他脸上有些惬意的情绪。
正在捡竹简的王承恩偷偷回了个头,竟然发现崇祯今天脸上的笑容很特别。
多少年了,皇帝还没这么轻松的笑过。
《离骚》是该丢就垃圾桶了,哭天抢地,还是不及实际行动来的真切。
在崇祯眼里,赵辰实在没做过什么对不起他的事情,反而为大明贡献不少。那今天的威慑,就到此为止吧。
“赵辰,这次左屯卫的事情,朕感欣慰!”
突然的画风,崇祯又变得让人如沐春风。
这可使不得,现在赵辰背上全是汗,搞不好要吹出风寒。
“为大明效力,臣之本分而已。”感觉这样说太老套,赵辰赶紧加了一句:“那女真人实在太嚣张,我替陛下抽了鞑子几下,让他们以后三思而后行。”
“好个三思而后行!”崇祯说话客气起来,整个书房光线也跟着亮堂不少,“听说多尔衮和建州卫都督遗孀有些瓜葛?”
大明可不承认什么大清国,当初女真就是被册封为建州卫。
一股浓浓的八卦之风突然而来,赵辰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这种事情他根本不敢讲,御书房讲多尔衮和孝庄之间的秘事,绝对要挨板子。
“女真如今分为两派,实力最强的是多铎。多尔衮的旗人在潞河死伤了一部分,又在左屯卫一战中死亡数千,实力有所不怠。”
“那多铎为人如何?”崇祯当然也不是关心儿女私情的人,他只是想问那边的事情,顺便看看赵辰的心性。
可得,赵辰对大体还是分得比较明白。
“回陛下,多铎更倾于缓,以和平手段解决问题。”
整个大明的危机根源,还是没有饭吃的老百姓,崇祯深知这一点。现在女真那边温和派掌权,那大明也可以喘口气,崇祯终于安坐下来。
“赵爱卿,此次光复左屯卫你有大功,朕决定封你为二等郡伯,封地保定。”
保定在李自成手里呢,就算封保定侯也没用啊。
可赵辰哪敢有一丝抱怨,脸上还得配合着露出巨大惊喜:“臣受之有愧!”
“你没有愧!”知道赵辰在想什么,崇祯也别有意味的笑了一下:“你的封地,还得靠你去为朕夺回来!”
“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嘱托!”
这个目标太大,崇祯也不好逼迫赵辰给时间,只能装作欣慰的点点头。
前面一通都是皇帝在问赵辰问题,现在算是告一段落。
粮店的事情赵辰一直挂在心里,此时才有机会在崇祯面前提起。
“陛下,臣昨日听说,南京粮食价格有些上涨。”
忽然话题一转,崇祯立即知道赵辰要搞什么事情,毕竟当初在北京时,粮食价格就是靠赵辰的店子打下来的。
现在的赵辰虽然还是天津卫那一亩三分地,但实力已经今非昔比,崇祯心里立即警觉起来。
但粮食价格这事也很重要,户部已经提过好几回开仓,但国库粮食也很吃紧,崇祯和兵部最终没同意。
“赵爱卿有什么办法,倒不妨教教朕。”
“臣不敢!”赵辰惶恐,皇帝的老师可不是谁都有资格当。
“让你说你就说,杀不了头!”
“谢陛下!”还得说谢谢,赵辰也是无语,“臣只是听说,沈家在城中的粮食生意上,有些话语权,想必是他们的粮食储备最多。”
皇帝最忌惮的就是这种搞垄断,哪怕对方是商人也不行。
可沈家的确可以左右城中粮价,并且与许多朝廷大员关联密切。想要动对方,除非你有铁证,否则立即会被那些大臣喷一脸。
想到这里,崇祯脸上又阴沉起来:“你是不是又想搞个粮店?”
这是有先例,崇祯猜到了,也不出赵辰意外。
“陛下,臣想效仿当初北平时,用粮食抑制粮价。”
从内心来讲,崇祯也想用这一招,但国库实在不充盈,又是多事之秋,万一开仓了额,中间又冒出个其他事情,再无回旋余地。
但赵辰如今算得上封疆大吏,再参与商场之事,已经不太妥当,崇祯眼中复杂起来。
见崇祯就要否决,赵辰可不能让对方金口玉言落地,赶忙抛出诱饵。
“陛下,此粮店所有营收,全归内库所有。”
“嗯?”崇祯忽然侧头看向赵辰,“利润全归内库,那你图什么?”
“实不相瞒,臣还开了一家布店。”
粮店的利润给崇祯小金库,崇祯是缺钱的人吗?
他实际真的缺!
大明皇家的钱有四大来源。
一是金花银,就是南方粮税折成现银,如今江南种桑麻,官商蒙蔽之下,税只得从前六成,皇帝能从里面抠的就更少。
二是邦交国朝贡,他们给皇帝送东西,然后皇帝用国库回礼,算是小赚一笔。现在啥时候了,恐怕也没哪个傻子来进贡,不是他们怕大明倒台,而是怕大明回礼太轻,不划算。
三是皇庄,基本在北京附近,就更别提了。
四是矿税,大部分也在北方,也是完蛋。
以上四个来源,仅仅剩下金花银还有一些。其他几个,基本归零,皇帝哪能不穷。
粮食生意是除了海贸以外最能挣钱的项目,崇祯动心了。
“这种事情,挂在朕身上不合适!”
看起来,崇祯很干脆的拒绝了赵辰。可等了数个呼吸,他又将桌子上的离骚拿起来。
“这本书,朕赐给你,我知道你是忠臣。”
这是啥意思?赵辰懵了,你送本书给我,我是武将啊。
接下来,崇祯看了眼书房,仅有王承恩一个太监在,他把书在赵辰僵住的肩膀上拍了拍。
“你的义妹生活清苦,粮店就挂在她的名下!”
钱和面子都要,莫非如此。
“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