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儿姐姐,你就歇一天嘛。”
钱甜深深地吸了一口,见那女子放下木勺,立刻就抱着她的手臂。
“要不要把我也带上,我想出去玩了。”
这位就是宋灵儿。
宋灵儿无奈地一笑,将巨大的盖子盖在锅上。
“姑父还病着,你就想着乱跑,姑父同意了嘛?”
“我可不想被姑父训斥,又说我把你带坏了。”
“爹爹当然同意了,不然我哪儿敢啊。”
“爹爹还说了,让我们带着客人一起呢。”
说罢,钱甜就转头和宋灵儿介绍起来刘峰等人。
“这位先生就是郎中,刚刚把爹爹的病治好,爹爹说,让我带着他好好在关内玩几天。”
“他可厉害了,是位神医。”
宋灵儿这才发现,院门口还站着刘峰和身边的两个随从,立刻整理一下衣服,对着刘峰微微一拜。
“先生好,刚刚没有注意到先生,还请先生不要怪罪,实在是怠慢先生了,还请先生谅解。”
“多谢先生治好了姑父的病,感激不尽。”
刘峰的目光落在宋灵儿的身上,这是一张国字脸女孩子,一眼看上去并不出彩,但是却像邻居家的大姐姐一样,温婉贤淑,要是仔细观察,这张脸,甚至是那种国泰民安,母仪天下的面相。
按照刘峰的说法,现在的这个皇帝,就应该找一个这样的女人当皇后,后宫绝对安宁。
“无妨。”
“不过眼下天色已经暗下来,姑娘还要出去施粥?”
刘峰有些不解地问。
即便是救济穷苦人家,施粥给他们吃,也应该是上午的时候进行。
这姑娘的做法着实有些奇怪。
“先生有所不知,这是我大散关内特殊的情况导致的。”
“其实在大散关内,在姑父的治理下,普通老百姓虽然算不上顿顿大鱼大肉,但是吃上饭还是可以。”
“但是那些住在周边的山里,关外的一些老百姓,他们时不时地就会到集市上采买生活用品,或者将山货出售。”
“大散关的位置特殊,这些百姓进城采购或者售卖山货的时候来回需要两天时间,甚至更久。”
“他们大多数不愿意在城里吃上一碗饭,只能忍饥挨饿地回家。”
“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要不吃上一口热乎的东西,晚上不知道会冻死多少人。”
宋灵儿笑着说。
“若是我白天去施粥,大部分的村民还没有进城,而城里那些想着不劳而获的就会前来分一杯羹。”
“也只有这时候,那些远来的老百姓要么在街头巷尾寻找避风处过夜,要么准备回家,这些米粥才能吃在他们需要的人嘴里。”
刘峰听完以后点点头,心中微微一惊。
这宋灵儿当真不简单,心细如发。
“原来如此。”
刘峰被这位宋姑娘深深的折服,这位姑娘当真是不错,人美心善,最主要的心细。
“既然如此,那我们一起吧。”
宋灵儿本来想要拒绝,毕竟刘峰是府上的贵客,可耐不住钱甜这个丫头在一边煽风点火,也就答应了下来。
平日里出去施粥,都是她身边的两个贴身丫鬟帮忙,再带上几个府里的士卒维持秩序,今日倒是好了,多了刘峰和大壮,准备起来比往日快了许多。
一行十几个人,抬东西的抬东西,搬东西的搬东西,用一辆牛车拉着几木桶的热粥就出了大将军府。
大散关的城门楼下,兵营的旁边,这时候正聚集着上百人的老百姓。
这地方是遮风避雨的好地方,还有军营在此,城门上的守卫更是两个时辰换一次,所以足够的安全。
城内的泼皮无赖也不敢来闹事。
于是,大多数的老百姓都会在这地方聚集起来,所以这地方,也是宋灵儿施粥的固定场所。
一看见是宋灵儿在几个士兵的护送下拉着牛车过来,原本蹲在地上的老百姓一个个地都站起来了。
原本已经被冻得惨白的脸上挤出来几分喜色。
在士兵的组织下,这些远来的老百姓自觉地排队,一个个点头上前领粥。
大散关是个特殊的地方,朝廷并没有往这里派驻行政官员,所以一切军事和民政都是钱家说了算,各种官员也是钱家任免。
粮草这些朝廷给予的会定期送往大仓储存,而钱家自己收上来的税银和税粮也会在大仓内储存。
所以整个大散关的士卒从来没有为粮草的事情发过愁。
宋灵儿深知这些远来老百姓的不容易,所以他煮粥的时候不会吝啬米,钱家也不会在乎宋灵儿用出去的这点米。
所以她的粥不能称之为粥,非常的稠。
甚至为了这些老百姓的健康和吃得香,宋灵儿在煮粥的时候就会加入少量的粗盐。
人很多,所以几大木桶的粥很快就消耗完了一桶。
此刻,在排队的队伍后面,忽然间混入了一个贼眉鼠眼的家伙,他穿着一件短褂子,双手插在兜里,不断地往前挤。
一会儿之后就轮到了这个贼眉鼠眼的家伙,他刚刚将自己的木碗端起来,等着黏糊糊的米饭装入碗中。
突然间,傍边伸出来一只大手,向着他抓去。
“我记得你已经吃过一碗了,对吗?”
“难道你不知道,米粥一人一碗,不许多拿吗?”
刘峰冷冷的质问。
那人的脸色顿时一变,心里已经开始发慌。
“你不要乱说话啊,千万别胡说八道啊。”
“我什么时候多拿了,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多拿了?”
负责放粥的宋灵儿和两个丫鬟也是一脸懵逼,他们也没有发现。
因为他们一直都看着啊,怎么就没有发现这人已经吃了一碗呢?
“你小子自作聪明,以为将衣服翻过来穿着,然后在往脸上摸一点灰尘就可以蒙混过关吗?”
“你以为我这眼睛是摆设吗?”
“你要是识相的,现在就滚。”
刘峰冷笑,这种低劣的手法,仗着夜色骗骗宋灵儿这样的女孩子还可以,但是想要骗他,下辈子都没希望。
这人刘峰最开始的时候就发现了不对劲。
其他的老百姓领取粥米都是眼冒金光,更是满脸的感激。
拿到粥米以后压根儿顾不上烫就往嘴里送,他们可就指望这点温度御寒。
但是这小子,拿过木婉以后,一口都不吃,还朝着人多的地方去,消失在人群中,等到再次出现的时候,木碗就空了。
喝粥还要躲着人的,刘峰还是第一次见,没问题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