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悦把那块烧焦的电路板残片放在主控台边缘,金属边角在灯光下泛着暗沉的光泽。林晚的目光从屏幕上移开,只看了她一眼,便伸手将残片接入分析端口。数据流瞬间跳动起来,匹配结果显示为“高度一致”四个字。
会议室门锁解除的声音接连响起。
科研团队负责人第一个走进来,手里抱着终端板,眉头紧锁。市场组主管跟在后面,耳麦还挂在脖子上,显然刚结束一轮舆情监控。调查组长最后进来,脚步比平时重了些,军靴踩在地板上的声音格外清晰。
林晚没有起身,只是调出三块分屏。
左侧是全市舆情热力图,红点密集分布在城东与市中心区域,传播量仍在上升;中间是干扰信号频率曲线,过去六小时呈持续爬升趋势;右侧是一条时间轴,标记着陈岩撤离仓库后发送加密信号的具体时刻,以及随后舆论爆发的时间节点——两者相差不到十七分钟。
“他们不是临时反应。”林晚开口,“是早就准备好了。”
没人说话。
市场组主管低头翻看手里的简报,手指在某一行停顿了一下。“我们得回应,不然公众会认为我们在回避。”
“回应就是认账。”林晚打断,“他们要的不是讨论,是要让我们陷入解释的循环。一旦开始辩解,节奏就归他们了。”
科研负责人抬起头:“技术层面,对方信号响应模式变了。新版本可能加入了自适应算法,如果完全释放,现有反制程序撑不过四十八小时。”
林晚点头:“所以不能等。”
她按下控制键,三块屏幕同时切换成一张城市地图。上面标出了三个重点区域:废弃数据中心、铭远控股资金流向末端的两处研发节点。一条虚线连接三地,形成三角结构。
“接下来,我们不追查内鬼,也不澄清谣言。”她的声音平稳,“我们要抢时间,控节奏,打主动。”
众人抬头。
“第一,科研团队启动72小时攻坚轮班,目标是在敌人发布新技术前,完成反制模块部署。我已协调后勤组提供封闭环境与备用电源,你们只需要输出结果。”
科研负责人张了张嘴,最终只是点头。
“第二,市场组放弃所有被动辟谣计划。从明天起,执行‘真相倒计时’策略——每天释放一层证据链。第一层是三年前某企业数据篡改案的技术残留比对,公众会发现,现在这套干扰系统的核心逻辑,早在那时就已经存在。”
市场组主管眼神一动:“你是想把矛头引向幕后惯性行为?”
“不是引向。”林晚纠正,“是让他们自己跳出来承认关联。只要有人反驳,就会暴露他们的知识边界。”
第三块屏幕亮起,显示工业带东口的地图。“第三,调查组暂停对陈岩的追踪。他已经被利用完了,现在真正有价值的是那个驾驶员——左手小指残缺的人。苏悦找到了一块同型号电路板,来源是她父亲的老仓库。这说明残余势力至少有一条物资输送线,经过旧冷链网络。”
调查组长站直身体:“我们立刻去查东口周边的所有转运点。”
“不只是查。”林晚补充,“你们要制造接触机会。比如放出风声,说联盟正在回收一批老旧制冷设备用于研究。看看谁会上钩。”
会议室内短暂安静。
有人低声问:“可内部泄密的事……真的不管?”
林晚看向对方,目光平静。“管的方式不是停下手里的事去清查。而是让那个人继续传递信息——然后我们通过他,反向推演整个联络链条。他传得越多,漏出来的线索就越完整。”
那人没再开口。
灯光忽然暗了下来。
主屏幕切换为全市动态轨迹图,几十个光点在不同位置闪烁。林晚站起身,走到投影前,指尖划过几处关键坐标。
“你们看这些点。舆论爆发、信号测试、资金流动、人员活动。它们不是随机的。每一个动作,都在暴露他们的位置和意图。他们以为在逃,其实是在撞网。”
她收回手,转身面对所有人。
“我知道最近压力很大。有人怀疑身边的人,有人担心走错一步就会全盘崩溃。但我想告诉你们——我们不是在应对危机,我们是在主导进程。他们慌了,是因为他们知道,根已经动摇了。”
她说完,逐一扫视在场每个人的面孔。
目光落在科研负责人身上时,她微微停顿。对方眼底有疲惫,但更多的是不甘心。林晚轻轻开启“心灵洞察之镜”。
一瞬间,她看到的是实验室里堆叠的失败记录、凌晨三点的咖啡杯、还有反复修改的代码界面。没有动摇,只有迫切想要突破的执念。
转向市场组主管,对方正低头整理笔记。她的思绪集中在如何设计第一轮信息发布的内容结构,担忧的是措辞是否足够克制又能引发关注。没有退缩,只有权衡。
最后是调查组长。他的脑海中浮现出陈岩最后一次任务汇报的画面,夹杂着自责和愤怒。但他更清楚,现在追责只会打乱部署。他已经决定服从指令,转向新目标。
林晚关闭能力。
“我还有一件事要做。”她回到主位,打开加密频道,将一份整合文件上传至共享目录。附件标题为“行动代号:收网”,内容包括资金链图谱、电路板匹配报告、驾驶员特征画像及“深源科技”关联分析。
“这份材料,所有人现在下载。三十分钟内,我要看到各部门的具体执行方案提交到调度系统。”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的气氛变了。
不再是被动防御的状态,而是一种即将出击的紧绷感。
科研负责人第一个起身,快步走向门口。市场组主管召集手下,在角落打开便携终端开始分工。调查组长拿出通讯器,低声呼叫外勤小组集结。
苏悦站在原地没动。
“你还有什么发现?”林晚问。
“我在恢复探头数据时注意到,那辆冷链货车虽然遮挡了车牌,但车尾贴了一张褪色的运输许可标签。编号前四位是‘Lh-93’,属于十年前一家已被注销的物流公司。我正在查这家公司当年的合作方名单。”
林晚盯着她看了一会儿,点头:“继续追。特别是那些后来转型做电子设备维修或仓储服务的企业。”
苏悦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指挥中心逐渐空了下来。
林晚坐在主控台前,手指轻敲桌面,节奏稳定。屏幕上,舆情热度仍在攀升,但新增言论中已有部分开始质疑所谓“独立观察员”的真实性。一条评论被顶起:“如果真是官方介入,为什么没有正式公告?”
她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终端提示音响起。
科研团队发来第一条进度更新:反制模块原型设计已完成百分之三十七,预计五小时后进入测试阶段。
她正要回复,主屏幕突然弹出一条新警报。
来自城东监测站:干扰信号频率再次跃升,且出现区域性波动,影响范围覆盖三个居民区供电系统,导致局部电压不稳。
林晚立即调出信号源追踪图。
信号发射点不在废弃数据中心,也不在之前锁定的两个节点。
而是在南区一处废弃变电站内。
她迅速标记坐标,准备下发指令。
就在这时,终端收到一条加密消息。
发件人未知。
内容只有一行字:
“你们找到的,从来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