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服食了赵构献上的丹药后,赵恒每日都精力充沛,不但能处理朝政,夜间更是去了后宫。
自从赵恒病了之后,许久未踏入后宫,如今再临,后宫嫔妃使出浑身解数取悦赵恒,而赵恒也觉得自己回到了年轻的时候,竟是夜夜笙歌。众大臣得了消息,本想规劝,可是见赵恒每日精神不错,也就息了想法。
如此过了一段时日,赵恒越发沉迷于这种“精力充沛”的状态。他白天在朝堂上,虽看似有条不紊地处理政务,但实则因过度消耗,决策已逐渐失去往日的谨慎与周全。而到了夜晚,更是在后宫流连忘返,与嫔妃们肆意玩乐,夜夜笙歌,全然不顾自己的龙体与国家大事。
随着时间推移,那丹药中的朱砂毒性开始慢慢显现。赵恒虽依旧觉得自己精力旺盛,但细心之人还是能发现他的面色渐渐变得异样的潮红,眼神中也时常闪过一丝疲惫与恍惚。然而,沉浸在这种虚幻的“活力”中的赵恒并未察觉到这些变化,依旧纵情声色。
有几位正直的大臣隐隐感到不安,他们私下商议,觉得即便皇上如今看似精神不错,但如此日夜放纵,长此以往,必将有损龙体,对国家也极为不利。于是,他们决定找个合适的时机,向赵恒进谏。
终于,在一次朝会结束后,几位大臣鼓起勇气,一同上前向赵恒奏道:“陛下,臣等近日见陛下龙体康健,处理政务亦是勤勉,实乃我大宋之幸。只是陛下日理万机,还望保重龙体,切莫过度操劳,以免损伤元气。”
赵恒听后,心中不悦,觉得大臣们是在无端干涉自己的生活。他微微皱眉,说道:“朕如今身体康健,精力充沛,处理朝政与后宫之事并无不妥。诸位爱卿不必多虑。”
大臣们见皇上如此回应,虽心有忧虑,但也不敢再多言,只能无奈退下。而赵构在一旁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既担忧又窃喜。担忧的是,若赵恒一直如此放纵下去,身体迟早会出大问题,自己的阴谋很可能提前败露;窃喜的是,赵恒如今的状态,似乎正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只要赵恒的身体彻底垮掉,自己便有机会浑水摸鱼,谋取皇位。
在这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局势下,宋国的朝堂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霾所笼罩,而赵恒,却依旧在自我陶醉中,一步步走向未知的深渊。
今夜,赵恒又如往常一般,满心期待地踏入后宫。想起高丽新近献上的两位美人,他的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急切与兴奋。在去后宫之前,他习惯性地又一次服食了赵构献上的丹药,而这,已然是赵构献上的第三盒丹药了。
丹药下肚不久,赵恒便觉一股热流在体内涌动,精神瞬间亢奋起来。他脚步轻快地来到后宫寝殿,两位高丽美人早已盛装等候,她们身姿婀娜,面容娇艳,见到赵恒,立刻盈盈下拜,娇声请安。
赵恒看着眼前的美人,心中的欲望被彻底点燃,一把将她们扶起,揽入怀中。整个寝殿内,弥漫着奢靡的气息,欢声笑语与丝竹之音交织在一起。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丹药中朱砂的毒性在赵恒体内愈发肆虐。他虽沉浸在温柔乡中,却未察觉到自己的心跳逐渐紊乱,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高丽美人敏锐地察觉到赵恒的异样,其中一位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您……您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赵恒此时头脑已然有些昏沉,但仍强撑着说道:“朕……朕无事,继续……”话未说完,他突然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眼前一黑,整个人直直地朝着地上倒去。
两位美人顿时吓得花容失色,尖叫起来。寝殿内瞬间乱成一团,宫女太监们听到声响,纷纷涌入。众人慌慌张张地将赵恒抬到床上,有人急忙去传太医,有人则手忙脚乱地试图唤醒赵恒。
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迅速在宫中传开。赵构得知此事后,心中“咯噔”一下,既担心阴谋败露,又隐隐期待着事情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而朝中大臣们听闻皇帝突然昏厥,也都心急如焚,纷纷赶往宫中,一场巨大的风暴,在宋国的宫廷之中,瞬间掀起。
太医们匆匆赶到,为赵恒诊治。他们眉头紧锁,面色凝重,经过一番仔细的检查,却都面露难色,不敢轻易下结论。此时的赵恒,昏迷不醒,生命体征微弱,整个宋国宫廷,都被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气氛所笼罩,众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这场危机的最终走向,而宋国的命运,也在这一刻,变得岌岌可危。
秦桧得知赵恒昏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便赶到了康王府。他神色匆匆地见到赵构,急切说道:“王爷,事已至此,刻不容缓!您赶紧联系军中旧部,让他们即刻做好准备,以防万一。局势随时可能生变,掌握住军队才能掌握主动。”
赵构听后,心中虽慌乱,但也知道秦桧所言极是。他赶忙差人秘密去联络军中的心腹将领,传达准备行动的指令。
秦桧紧接着又道:“王爷,您还需立刻进宫。皇上如今昏迷不醒,万一就此驾崩,必定会立下遗旨。您得设法进宫,第一时间知晓遗旨内容,若有变故,也好早做打算。”
赵构深吸一口气,强自镇定下来,说道:“好,本王这就进宫。只是,秦爱卿,此番进宫恐怕困难重重,宫中必定已加强戒备。”
秦桧思索片刻,道:“王爷,您以关心皇上病情为由进宫,想来他们不会阻拦。进宫后,您见机行事,尽量接近皇上身边。若能探听到遗旨的消息,无论好坏,都要稳住局面。”
赵构点头,立刻起身,带着几名亲信,匆匆往宫中赶去。一路上,他的心跳如鼓,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到了宫门口,守卫果然加强了戒备。赵构一脸焦急地表明来意,称听闻皇兄病重,心急如焚,特来探望。守卫不敢擅自做主,赶忙去通报。好在,不久后便得到允许,赵构得以进宫。
一进宫,赵构便直奔赵恒的寝宫。只见寝宫内,太医们进进出出,神色忧虑,嫔妃们围在一旁,嘤嘤哭泣。大皇子赵煦、以及其他几位皇子也都已赶到,神色凝重地守在殿外。
赵构佯装悲痛,走到赵煦身边,轻声问道:“皇兄情况如何?”赵煦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面色沉重地说:“太医们还在全力诊治,但情况不容乐观。”
赵构心中暗自思忖,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他一边留意着寝宫的动静,一边思考着如何能得知赵恒是否立下了遗旨,又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各种局面。
众人匆匆进入赵恒的寝宫,只见赵恒虽已苏醒,可面色如纸般苍白,整个人虚弱得连说话都好似没了力气。
赵恒的目光不经意间扫到赵构走进来,刹那间,眼中怒火升腾,目赤欲裂。他颤抖着抬起手,直直地指向赵构,那眼神仿佛要将赵构生吞活剥。
赵构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不好,但脸上却立刻堆满了担忧的神情,连忙快步上前,紧紧抓住赵恒的手,声泪俱下地说道:“皇兄,您这是怎么了?臣弟一听说您昏厥,心急如焚,赶忙就过来了,您可一定要保重龙体啊!”
赵恒看着赵构这副惺惺作态的模样,心中的愤怒如火山爆发般难以遏制,气得浑身发抖,一口鲜血猛地从口中喷出。
一旁的李邦彦见局势陡然变得如此危急,赶忙上前,焦急地询问:“陛下,陛下!何人为储君,还请陛下明示啊!”
此刻的赵恒,满心满眼只有赵构这个他认定的仇人,哪还顾得上其他。他依旧指着赵构,嘴唇颤抖着,连说几个“你……你……”,然而话未说完,便一口气没上来,双眼一闭,就此驾崩。
寝宫内瞬间一片死寂,紧接着,嫔妃们的哭声、大臣们的惊呼声交织在一起。皇子们也都面露震惊之色,整个寝宫陷入了混乱之中。而赵构,虽表面上也装出一副悲痛欲绝的样子,但心中却如翻江倒海一般,他清楚,赵恒的驾崩以及这混乱的局面,既是危机,也是他最后一搏、谋取皇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