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年间,清平镇本是个山清水秀、百姓安居乐业的好地方。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这份宁静。
不知从何时起,镇上开始弥漫起一股诡异的雾气。这雾气呈暗绿色,带着一股刺鼻的腐臭味,所到之处,花草枯萎,庄稼凋零。紧接着,镇上的百姓纷纷染上了一种怪病,症状皆是高热不退、浑身长满红斑、神志不清。没过几天,就有不少人命丧黄泉。
镇上的大夫们对此病束手无策,试遍了各种药方都毫无效果。一时间,清平镇人心惶惶,家家户户紧闭门户,街道上一片死寂,宛如一座鬼镇。
这一天,济公云游到了清平镇。他依旧是那副疯疯癫癫的模样,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僧袍,脚蹬一双露出脚趾的草鞋,手里摇着一把破蒲扇,嘴里哼着小曲儿,大摇大摆地走进了镇子。
镇上的百姓看到济公,就像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纷纷围了上来,哭诉着镇里的惨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拉着济公的手说:“活佛啊,您一定要救救我们镇子,再这样下去,我们都要死绝了。”济公眯着眼睛,笑着说:“莫急莫急,待我前去瞧瞧。”
济公在镇子里四处查看,他发现那股诡异的雾气是从镇外的一座荒山上飘来的。于是,他决定前往荒山一探究竟。
当济公来到荒山脚下时,只见山上弥漫着更浓厚的暗绿色,乃至发黑的雾气,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操控着。济公毫不畏惧,大步向山上走去。
突然,一阵阴风吹过,一个面目狰狞的妖怪出现在济公面前。这妖怪身形巨大,浑身长满了绿色的鳞片,眼睛像两盏血红的灯笼,散发着恐怖的光芒。它张开血盆大口,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你这疯和尚,竟敢闯入我的地盘,找死!”
济公却哈哈大笑起来:“你这小小瘟疫妖,不在深山好好修炼,跑到这里来祸害百姓,今日我济公定要收了你。”
瘟疫妖听了,恼羞成怒,它双手一挥,顿时,无数的毒箭从雾气中射向济公。济公不慌不忙,他轻轻摇动手中的破蒲扇,蒲扇发出一道金色的光芒,将毒箭全部挡了回去。
瘟疫妖见一招不成,又施展法术,召唤出一群毒虫向济公扑来。这些毒虫密密麻麻,遮天蔽日,所到之处,草木皆被啃食一空。济公口中念念有词,然后从怀里掏出一把菩提子,向毒虫扔去。菩提子化作一道道火焰,将毒虫烧得噼里啪啦作响,不一会儿,毒虫就被消灭得干干净净。
瘟疫妖见济公如此厉害,心中有些害怕,但它又不甘心就此罢休。它转身钻进雾气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济公知道瘟疫妖不会善罢甘休,他闭上眼睛,用心感受着瘟疫妖的气息。
过了一会儿,济公睁开眼睛,朝着一个方向追去。在荒山的一个山洞里,济公终于找到了瘟疫妖。此时,瘟疫妖正在施展法术,将更多的瘟疫之气注入到一个巨大的黑色葫芦中,准备将瘟疫扩散到更远的地方。
济公大喝一声:“你这恶妖,还不住手!”瘟疫妖被济公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但它很快又镇定下来,说:“疯和尚,你若现在离开,我还可以饶你一命,否则,我就让你也染上瘟疫,痛苦而死。”
济公笑着说:“我济公一生行善,岂会怕你这小小瘟疫。今日我就要毁了你这害人之物,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说完,济公和瘟疫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他们从山洞里打到山洞外,又从山上打到山下,一时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在战斗中,济公发现瘟疫妖的弱点在于它头顶的那根绿色独角。于是,他瞅准时机,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用手中的破蒲扇狠狠地敲在了瘟疫妖的独角上。瘟疫妖疼得嗷嗷直叫,法力也大减。
济公趁机夺过瘟疫妖手中的黑色葫芦,摔到地上。济公又念动咒语,召唤出三昧真火,将黑色葫芦,连带里边的瘟疫之气全部烧掉。
瘟疫妖元气大伤,瘫倒在地上。它苦苦哀求济公:“活佛饶命,我以后再也不敢作恶了。”济公说:“你这恶妖,作恶多端,今日我虽饶你一命,但你必须永远离开这里,不得再祸害百姓。”瘟疫妖连忙点头:“我走,我这就走。”说完,它化作一道黑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济公回到清平镇,他告诉百姓们瘟疫妖已经被赶走,让大家不要害怕。然后,他又从怀里掏出一些草药,教百姓们如何熬制解药。百姓们按照济公的方法熬制了解药,服用后,病情逐渐好转。
没过多久,清平镇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花草重新绽放,庄稼茁壮成长,百姓们脸上又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济公感激不已,纷纷为济公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他的神像。而济公,又摇着他的破蒲扇,继续踏上了云游四方、普度众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