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年间,灵隐寺里住着一位疯疯癫癫却神通广大的和尚,法号道济,世人皆称他为济公。他整日衣衫褴褛,手持一把破蒲扇,看似疯癫,实则心怀大善,常以独特的方式惩恶扬善,在民间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话说有一年,临安城来了一位新知府,此人姓钱,是个贪得无厌、心狠手辣的家伙。他一到任,便与城中的恶霸勾结在一起,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们本就生活困苦,经他们这一番折腾,更是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这日,济公听闻了知府的恶行,心中十分愤慨,决定要好好惩治一下这个贪官。他摇着破蒲扇,大摇大摆地来到了知府衙门。
衙门前的衙役见济公衣衫破旧,满脸污垢,便想将他赶走。济公却哈哈大笑道:“我乃灵隐寺高僧,特来拜见知府大人,有要事相商。”衙役们见他口气不小,又怕他真有什么来头,便进去通报。
钱知府正在后堂与恶霸们饮酒作乐,听闻有个疯和尚求见,心中十分不悦,但转念一想,说不定这和尚有什么奇珍异宝要献上,便吩咐衙役将他带进来。
济公走进后堂,只见满桌的山珍海味,钱知府和几个恶霸正喝得面红耳赤。他也不客气,大步走到桌前,一屁股坐下,拿起一只鸡腿就啃了起来,边吃边说:“好酒好菜,贫僧今日有口福啦!”
钱知府见济公如此无礼,顿时大怒,拍着桌子喝道:“你这疯和尚,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本官面前如此放肆!”
济公却不慌不忙,抹了抹嘴上的油,笑道:“大人莫恼,贫僧今日前来,是有一件宝贝要献给大人。”
钱知府一听有宝贝,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忙问道:“什么宝贝?快拿出来给本官看看!”
济公从怀中掏出一个破布包,慢慢打开,里面竟是一颗黑不溜秋的石头。钱知府见状,脸色一沉,骂道:“你这疯和尚,竟敢拿一颗破石头来戏弄本官,来人,把他给我轰出去!”
济公却不恼,依旧笑着说:“大人莫急,这可不是一颗普通的石头,它乃是一颗能生金子的神石。只要大人将它放在府中,每日早晚各念三遍‘金子金子快出来’,不出三日,府中便会堆满金子。”
钱知府半信半疑,但一想到能得到数不尽的金子,便决定试一试。他命人将石头放在自己的书房中,并按照济公所说的方法,每日早晚都去念咒。
然而,三天过去了,书房里连个金子的影子都没见到。钱知府这才知道自己上了当,他气得暴跳如雷,立刻派人去灵隐寺抓济公。
济公早料到钱知府会派人来抓他,他不慌不忙地躲进了寺庙的钟楼里。当衙役们冲进钟楼时,只听见大钟“嗡嗡”作响,却不见济公的踪影。他们在钟楼里四处搜寻,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去向钱知府复命。
钱知府见抓不到济公,心中更加恼怒,他决定亲自带人去灵隐寺兴师问罪。他带着一帮衙役,气势汹汹地来到了灵隐寺。
寺中的僧人们见知府带人前来,都吓得惊慌失措。济公却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笑着对钱知府说:“大人,何必如此大动肝火呢?贫僧不过是与大人开了个玩笑罢了。”
钱知府怒目圆睁,喝道:“你这疯和尚,竟敢戏弄本官,今日若不将你严惩,本官颜面何存!”
济公依旧不紧不慢地说:“大人,贫僧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大人。大人身为父母官,本应爱护百姓,为民做主,可如今却与恶霸勾结,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这难道就是大人的为官之道吗?”
钱知府被济公问得哑口无言,他恼羞成怒,下令衙役们将济公拿下。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
这场雨下得又大又急,瞬间将知府带来的人都淋成了落汤鸡。而更奇怪的是,雨只下在知府和他带来的人身上,灵隐寺的僧人们却丝毫未被淋到。
钱知府见此情景,心中惊恐万分,他以为这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吓得双腿发软,差点瘫倒在地。济公看着钱知府狼狈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说:“大人,这就是你作恶多端的下场。若你还不知悔改,日后定有更严厉的惩罚等着你!”
钱知府听了济公的话,心中又惊又怕,他知道自己不是济公的对手,也不敢再造次,只好带着人灰溜溜地离开了灵隐寺。
经过这件事后,钱知府吓得病了好几个月。病好之后,他也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肆意妄为,对百姓的欺压也收敛了许多。而济公惩治贪官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都对他敬佩不已,称他为“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