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年间,临安城外有个叫清泉村的地方,村子不大,却因一口甘甜的古井而远近闻名。这古井的水清澈见底,冬暖夏凉,村民们的生活用水全靠它,就连周边村落的人也会慕名前来取水。
然而,平静的日子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一天清晨,村民们像往常一样来到古井边打水,却发现井水变得浑浊不堪,还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恶臭。大家凑近一看,不禁惊恐地发现,井水里竟隐隐浮现出一些诡异的黑影,像是妖魔鬼怪的模样。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村民们人心惶惶。有人说这是得罪了井神,井神发怒了;也有人说是有妖怪作祟,想要霸占这口古井。一时间,村子里弥漫着一股恐惧的气息,大家都不敢再靠近那口古井。
村里的里正是个胆小怕事的人,面对这种情况,他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村里的恶霸刘三趁机跳了出来,他大声嚷嚷道:“这肯定是有人故意搞鬼,想要破坏咱们村的风水。我看啊,得找个高人来做法事,驱驱邪。不过这费用嘛,大家得一起凑。”刘三心里打着小算盘,想借这个机会大捞一笔。
村民们虽然不情愿,但为了能早日恢复古井的正常,也只好纷纷掏钱。就在大家准备凑钱请所谓的“高人”时,一个衣衫褴褛、疯疯癫癫的和尚摇着破蒲扇,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村子。这和尚正是济公。
济公在村子里四处溜达,听到了村民们的议论,便笑着问:“你们这是要干啥去呀?”里正没好气地说:“你这疯和尚,少管闲事。我们村里的古井出了怪事,正要凑钱请高人做法事呢。”济公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啥高人不高人的,我看这事儿啊,没那么复杂。带我去看看那口古井。”
里正和刘三都不相信这个疯和尚能解决什么问题,但拗不过济公的坚持,只好带着他来到了古井边。济公围着古井转了几圈,又凑近井口闻了闻,然后突然跳进井里。村民们都被他的举动惊呆了,纷纷围在井口,伸长脖子往里看。
过了一会儿,济公从井里爬了出来,浑身湿漉漉的,手里还拿着一块破布。他抖了抖破布,说:“我找到问题的根源了,就是这破布搞的鬼。”里正疑惑地问:“一块破布能有这么大的本事?”济公解释道:“这破布可不简单,它被施了妖法,扔进井里,就会污染井水,制造出这些诡异的现象。”
刘三听了,眼珠一转,心想:这和尚说不定是在胡说八道,想破坏我赚钱的计划。于是他大声说:“你这疯和尚,就会信口开河。一块破布能有这么大的威力?我看你就是来捣乱的。”济公看了他一眼,笑着说:“刘三,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的小算盘。你想借这个机会骗村民们的钱,对不对?”刘三被济公说中了心事,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恼羞成怒地说:“你少在这里血口喷人,有本事你把这井水变回原来的样子啊。”
济公不慌不忙地说:“行,那我就让你们看看我的本事。”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破葫芦,往井里倒了一些黄色的液体。然后他又念了几句咒语,只见井水开始咕嘟咕嘟地冒泡。不一会儿,浑浊的井水就变得清澈起来,那股刺鼻的恶臭也消失了。
村民们见状,纷纷欢呼起来,对济公佩服得五体投地。刘三却还不死心,他指着井水里偶尔浮现的一些小黑影说:“你看,那还有妖怪呢,你这和尚根本就没解决问题。”济公笑着说:“那哪是什么妖怪,是一些小鱼小虾的影子。你之所以能看到那些诡异的东西,都是因为这破布和妖法扰乱了你的视线。”
为了彻底消除村民们的恐惧,济公又在古井边做了一场法事。他嘴里念念有词,手中的破蒲扇不停地挥舞着,一道道金光从扇子上射出,照在古井上。过了一会儿,济公收起蒲扇,说:“好了,现在这古井里的妖邪已经被我驱走了,大家以后可以放心地取水了。”
村民们对济公感激不已,纷纷邀请他到家里做客。济公却笑着拒绝了,他说:“我还要去别的地方帮助更多的人呢。你们以后要相互帮助,和睦相处,这样就不会再有妖怪来捣乱了。”说完,济公便摇着破蒲扇,哼着小曲,继续踏上了他的行善之路。
从那以后,清泉村的古井又恢复了往日的清澈甘甜,村民们的生活也重新回到了正轨。而济公巧破妖井案的故事,也在村子里流传了下来,成为了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