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年间,杭州城里有位富甲一方的员外,姓钱,人称钱员外。他家财万贯,府邸豪华壮丽,可这钱员外却是个贪心不足之人,整日想着如何能赚更多的钱,发更大的财。
钱员外听闻城外有座灵隐寺,寺中的济公和尚神通广大、乐善好施,还能治各种疑难杂症和怪病。但他心里却暗自嘀咕:“一个疯疯癫癫的和尚,能有什么真本事?不过,若他真有些手段,或许能帮我找到更多生财之道。”于是,他命人备上厚礼,坐着华丽的轿子,前往灵隐寺求见济公。
到了灵隐寺,钱员外见到济公,只见他衣衫褴褛,头发像鸡窝一般杂乱,手里摇着一把破蒲扇,嘴里哼着荒腔走板的小曲,正靠在一棵大树下打盹。钱员外心中不禁有些轻视,但还是强装恭敬地上前说道:“济公大师,久仰您的大名,今日特来拜访,还备了些薄礼,望您笑纳。”
济公睁开眼睛,看了钱员外一眼,打了个哈欠,笑着说:“钱员外,你这一身铜臭味都快把我熏晕啦,还带这么多礼物,是想把我这小庙给撑破呀?”钱员外尴尬地笑了笑,说:“大师说笑了,我此次前来,是想请您帮个忙。”
济公坐直身子,饶有兴趣地说:“哦?说来听听,不过先说好,要是些贪心不足的事儿,我可不干。”钱员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大师,我虽家财不少,但总觉得不够,想请您指点一条能快速发大财的路子。”
济公听后,哈哈大笑起来:“钱员外,你这病可不轻啊,贪心病!不过,我倒是可以帮帮你,但你得按我说的做。”钱员外连忙点头:“大师但说无妨,我一定照办。”
济公站起身来,说:“你跟我来。”说着,便带着钱员外往寺庙后山走去。一路上,钱员外满心疑惑,不知道这疯和尚要带他去哪里。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一个山洞前。济公指着山洞说:“这山洞里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不过,你得独自进去取,而且只能拿一样东西,出来后,你的贪心病就能治好,以后也会财源广进。”
钱员外一听有财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也顾不上多想,一头钻进了山洞。山洞里漆黑一片,钱员外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前进。突然,前方出现了一丝光亮,他加快脚步走过去,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
只见山洞里堆满了金银财宝,有金条、银锭、珠宝首饰,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钱员外兴奋得几乎要昏过去,他迫不及待地冲过去,开始挑选起来。这个也想拿,那个也舍不得放下,完全忘了济公说的只能拿一样东西的话。
他在宝堆里翻来翻去,一会儿拿起一颗硕大的珍珠,一会儿又放下去拿起一根金条,心里还在不停地比较着哪个更值钱。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钱员外越来越贪婪,恨不得把所有的财宝都装进怀里。
就在这时,山洞里突然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响声,紧接着,洞口开始摇晃起来,石块纷纷落下。钱员外惊恐万分,他这才想起济公的话,后悔自己太贪心了。他拼命地想要往外跑,可是财宝太多,让他行动不便。他急得大喊大叫:“大师,救我!我错了,我不该这么贪心!”
济公在洞口听到钱员外的呼喊,摇了摇头,嘴里念了几句咒语,然后大声说道:“钱员外,你若还不悔改,就只能被埋在这山洞里了!”钱员外一听,吓得魂飞魄散,他赶紧扔掉那些沉重财宝,拼命地往洞口挤。
就在洞口快要完全塌陷的那一刻,钱员外终于挤了出来。手里竟然抓着一块石头。原来刚才有石头要掉到他头顶。他随手就抓住了。他瘫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脸色苍白如纸。济公走上前去,笑着说:“钱员外,现在你知道贪心的后果了吧?你手里这块石头,虽然不值钱,但它是个很好的教训。你好好吸取这个教训,与人为善,和气生财,照样也能为你带来不少财富。”
钱员外连连点头,感激地说:“大师,我知错了,以后我一定改掉贪心的毛病,多做善事。”济公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记住,知足常乐,善有善报。回去吧。”
钱员外回到家中,按照济公的吩咐,用家产开了一家米店。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贪心,而是以公平合理的价格卖米,还经常接济穷人。渐渐地,他的米店生意越来越好,财富也越来越多,而且还赢得了大家的好评和尊重。
而济公呢,依旧摇着那把破蒲扇,在杭州城里四处游荡,继续用他的智慧和法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惩治那些作恶多端的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