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年间,临安城繁华热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城中有条热闹非凡的盐市街,每日里,盐商们吆喝叫卖,百姓们前来采购食盐,一片繁忙景象。
然而,这盐市街却有个恶名远扬的盐商,名叫钱霸天。此人长得肥头大耳,满脸横肉,一双三角眼总是透着贪婪和凶狠。他仗着自己在朝中有亲戚撑腰,在盐市街横行霸道,欺行霸市。他卖的盐价格极高,还常常缺斤短两,百姓们敢怒不敢言。
有一年,临安城遭遇了罕见的旱灾,田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生活困苦,连基本的食物都难以保障,更别说买那昂贵的盐了。可钱霸天却丝毫没有怜悯之心,反而趁机抬高盐价,想要大发一笔横财。
这一天,济公摇着那把破蒲扇,哼着小曲,慢悠悠地走进了盐市街。他衣衫褴褛,头发乱蓬蓬的,身上散发着一股怪味,引得周围人纷纷皱眉躲避。济公看到钱霸天的盐铺前围了不少人,便凑了过去。
只见钱霸天站在盐铺门口,扯着嗓子喊道:“都来瞧一瞧,看一看啦!我这盐可是上等的好盐,现在旱灾,物价越来越高,盐的价格也只会越来越高。现在不买,以后想买都买不到啦!”百姓们听了,虽然心中气愤,但也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
济公听了,心中暗自生气,他决定要好好治一治这个恶盐商。于是,他挤到前面,大声说道:“钱老板,你这盐看着也不怎么样嘛,我听说有一种神奇的盐,不用花钱就能得到,而且味道比你这还好。”
钱霸天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他指着济公的鼻子骂道:“你这疯和尚,少在这里胡说八道!世上哪有不花钱就能得到的盐?你要是能弄来,我钱霸天就把这盐铺送给你!”
济公嘿嘿一笑,说:“钱老板,此话当真?你可不能反悔啊!”钱霸天冷笑一声,说:“我钱霸天说话算话,你要是弄不来,就给我滚出盐市街,永远别再回来!”
济公点了点头,说:“好,一言为定!大家都给我作个证啊!”说完,他便摇着蒲扇,大摇大摆地走了。
百姓们都以为济公是在说大话,纷纷议论起来。有人说:“这疯和尚,净会吹牛,哪有什么不花钱的盐啊!”也有人说:“说不定这和尚真有什么办法呢,咱们就等着瞧吧。”
济公离开盐市街后,来到了城外的一条大江边。由于干旱缺水,这边出现了海水倒灌。他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布袋,里面装着一大叠的纸。他将这些纸铺在河边的沙滩上,口中念念有词。
不一会儿,奇迹出现了。只见纸上渐渐出现了一层白花花的盐粒,就像雪花一样。济公高兴地拍着手,说:“哈哈,盐来啦!”他将盐粒装了进去布袋子。
第二天,济公背着那袋盐,再次来到了盐市街。他站在钱霸天的盐铺前,大声喊道:“钱老板,我那不花钱的盐弄来啦!你快出来看看!”
钱霸天听到喊声,从盐铺里走了出来。他看到济公背着的那袋盐,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你这疯和尚,莫不是从哪里偷来的盐,还敢在这里招摇撞骗!”
济公不慌不忙地说:“钱老板,这盐可是我辛辛苦苦从河边弄来的,绝对不是偷的。你要是不信,可以派人跟我去河边看看。”
钱霸天当然不相信济公的话,他决定亲自跟着济公去河边一探究竟。于是,他带着几个手下,跟着济公来到了城外的大江边。
当他们看到沙滩上那厚厚的盐层时,都惊得目瞪口呆。钱霸天还是不肯认输,他狡辩道:“就算这盐是你从河边弄来的,可这盐也不能吃啊,说不定有毒呢!”
济公早就料到他会这么说,他蹲下身子,抓了一把盐放在嘴里,嚼了嚼,说:“嗯,味道好极了,比你这盐铺里的盐还好吃呢!钱老板,你要是不信,也尝尝看。”
钱霸天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忍不住抓了一把盐放在嘴里。刚一入口,他的脸色就变了,这盐的味道确实鲜美无比,比他盐铺里的盐好多了。
这时,周围的百姓们也纷纷围了过来,他们看到这神奇的盐,都兴奋不已。有人喊道:“钱老板,你输了,快把盐铺送给济公和尚吧!”
钱霸天脸色涨得通红,他知道自己这次是栽了。但他又不甘心把盐铺拱手让人,于是他眼珠一转,说:“这盐虽然是你弄来的,但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呢?要是以后没有了,我这盐铺给了你,我不是亏大了?”
济公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他笑着说:“钱老板,你放心。这河边的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要你以后不再欺压百姓,公平买卖,我不仅不要你的盐铺,还可以教你怎么从这里取盐。”
钱霸天听了,心中暗喜。他觉得这倒是个好机会,既可以不用把盐铺给济公,又能学会取盐的方法,以后就可以大赚一笔了。于是,他连忙点头说:“好,好,我答应你,以后我一定公平买卖,不再欺压百姓。”
济公点了点头,说:“那好吧,我就相信你一次。我现在就教你怎么取盐。”说完,他便将取盐的方法详细地告诉了钱霸天。
从那以后,钱霸天按照济公教的方法,从河边取盐,价格也降了下来,不再缺斤短两。盐市街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和和谐,百姓们也对济公感激不已。而济公依旧摇着破蒲扇,继续在临安城的大街小巷中游走,用他的智慧和善良帮助着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