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年间,清河县来了个新知县,名叫赵德禄。此人表面上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实则贪婪成性,是个彻头彻尾的贪官。他一到任,便与当地的恶霸勾结在一起,横征暴敛,欺压百姓,搞得清河县民不聊生。
这一年,清河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田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连喝水都成了问题,更别说有粮食吃了。许多人家都断了炊,只能靠挖野菜、啃树皮度日。
赵德禄却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他为了讨好上级,竟然下令让百姓们缴纳“祈雨税”,说是要用这些钱去请高僧做法事,祈求老天爷下雨。百姓们本来就生活困苦,哪里还拿得出钱来交税?但赵德禄却不管这些,他派衙役们挨家挨户地搜刮,只要拿不出钱的,就拳打脚踢,将人打得遍体鳞伤。
济公云游至此,看到清河县的惨状,心中十分不忍。他决定要好好治一治这个贪官,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这一天,济公摇着那把破蒲扇,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县衙。赵德禄正在大堂上与恶霸们商量着如何进一步搜刮民脂民膏,看到济公这副衣衫褴褛、疯疯癫癫的样子,心中十分厌恶,他皱着眉头问道:“你这疯和尚,来我县衙所为何事?若是来讨饭的,就给我滚出去!”
济公嘿嘿一笑,说:“赵大人,我济公今日前来,是有一件大好事要告诉你。”赵德禄一听有好事,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问道:“什么好事?快说!”济公说:“我昨日夜观天象,发现清河县上空有一团祥云,这是要有大喜事降临啊!而且,我还得知,在这清河县的地下,藏着一座巨大的宝藏,只要赵大人派人挖出来,那可就富可敌国了!”
赵德禄听了,心中大喜,但他又有些怀疑,问道:“你这疯和尚,不会是在骗我吧?”济公拍着胸脯保证道:“赵大人,我济公从不说谎!这宝藏就藏在县衙后院的酒窖下面。不过,这挖宝藏可是有讲究的,必须要在今晚月圆之时,由赵大人亲自带领人去挖,而且挖的时候不能有外人在场,否则这宝藏就会消失不见。”
赵德禄被济公说得心动不已,他决定今晚就按照济公说的去做。他立刻召集了徭役们,让他们准备好工具,又叮嘱衙役们守在县衙周围,不许任何人靠近。
夜幕降临,明月高悬。赵德禄带着徭役们来到了县衙后院的酒窖边。他迫不及待地命令徭役们下去挖掘。徭役们虽然心中害怕,但又不敢违抗赵德禄的命令,只好硬着头皮下了酒窖。
赵德禄在酒窖口焦急地等待着,眼睛紧紧地盯着酒窖口。过了一会儿,酒窖里传来徭役们的喊声:“大人,挖到东西了!”赵德禄兴奋得跳了起来,他连忙趴在酒窖口,大声问道:“挖到什么了?快拿上来让我看看!”
就在这时,济公悄悄地来到了酒窖边。他施展法术,让天空中的乌云迅速聚集起来,将月亮遮住了。顿时,周围变得一片漆黑。同时,他又模仿徭役们的声音,说道:“大人,不好了!这宝藏有妖气,我们快撑不住啦!”
赵德禄在酒窖口听到这话,吓得脸色苍白。他以为真的是宝藏的妖气作祟,又加上周围一片漆黑,心中十分恐惧。他顾不上什么宝藏了,转身就想跑。可是,由于他太慌张,一脚踩空,掉进了酒窖里。
在酒窖里的徭役们听到上面传来“扑通”一声,知道是赵德禄掉下来了。他们本来就对赵德禄的所作所为心怀不满,此时见他掉进酒窖里,便纷纷围了上去,你一拳我一脚地打了起来。赵德禄被打得惨叫连连,连连求饶。
济公在酒窖外听到赵德禄的求饶声,知道时机已到。他解除了法术,乌云散去,月亮又露了出来。他说道:“赵德禄,你作恶多端,欺压百姓,今日就是你的报应!现在,你立刻下令免除百姓们的‘祈雨税’,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否则我就见死不救!”
赵德禄在酒窖里被打得鼻青脸肿,听到济公的话,连忙点头答应:“我答应,我答应!快救我上去,我这就下令!”
济公让衙役们将赵德禄拉了上来。赵德禄一上来,便瘫倒在地上。他不敢违抗济公的命令,立刻写下了告示,免除了百姓们的“祈雨税”,并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欢呼起来。他们感激济公的救命之恩,将济公围在中间,纷纷跪地磕头。济公笑着说:“各位乡亲们,不必客气!这是我济公应该做的。以后你们要团结起来,共同抵抗那些贪官污吏和恶霸,过上好日子!”
从那以后,清河县的百姓们在济公的帮助下,逐渐摆脱了困境,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而赵德禄经过这次教训,也不敢再作恶了,变得老实了许多。济公则继续摇着破蒲扇,四处云游,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