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挽帮忙的快,宣宁公主到靖北王府也挺快。
第二天沈挽吃过早饭,在花园赏了会儿花,丫鬟就来禀告宣宁公主来了。
沈挽还以为皇上不会答应,又或者太后会从中作梗,没想到这么顺利。
公主驾到,沈挽肯定要去迎接。
走到二门,远远就看到宣宁公主过来,只是身后跟了三个宫女。
这阵仗倒是比上回寿贞公主来都要大。
这么多人跟着,行事当真方便吗?
等近前,沈挽就知道人不是宣宁公主愿意带的,走在后头那两宫女,沈挽一眼就认出是太后的人。
是很顺利的出宫了,但太后的人跟着,宣宁公主应该去不了静安伯府。
见沈挽眸光落在宫女身上,宣宁公主道,“太后怕我在宫外出事,特地指派了两丫鬟跟着我……”
宣宁公主长这么大,可能也就得了太后这一回关心吧。
太后和宋皇后越是防着,沈挽还越要帮宣宁公主了。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宣宁公主不是空着手来的,她带了一对金镶红宝石梅花簪子送给沈挽,簪子精致,前世沈挽见宣宁公主佩戴过。
沈挽道,“宣宁公主太客气了,你能来靖北王府,就已经是给靖北王府和我面子了。”
宣宁公主笑道,“一点薄礼而已,靖北王世子妃无需客气。”
有一个富可敌国的外祖家,靖北王世子妃又岂会缺这些身外之物,何况父皇还格外宠爱她,三天两头的赏赐,赏赐多到是个公主都嫉妒。
不过因为能气寿贞公主,宣宁公主对沈挽是羡慕大过嫉妒,就冲沈挽一再让寿贞公主栽跟头,皇上赏赐沈挽多少,宣宁公主都觉得是沈挽应得的。
可即便沈挽不看重,但宣宁公主不能空着手来啊,她和沈挽没什么交情,沈挽都愿意帮她,不管今日事情能不能成,她都想和沈挽打好关系。
沈挽大大方方接过首饰,转手递给珊瑚,“送些糕点茶水去花园。”
沈挽给珊瑚使了记眼色。
珊瑚就福身退下了。
沈挽领宣宁公主朝花园走去,宣宁公主还是第一次来,看的很仔细,“靖北王府布置威严又雅致,和皇宫比,倒是别有一番景致。”
两人有说有笑,只是走到一条小道前,沈挽道,“还是走这边吧。”
宣宁公主道,“那边不能走吗?”
沈挽道,“寿贞公主就是在那里被癞蛤蟆吓的摔进了莲花池……”
宣宁公主,“……”
身后两宫女脸有点绿。
太后疼爱寿贞公主,她们是太后的人,自然听不得这话。
但沈挽说的是事实,靖北王世子妃都敢让寿贞公主抬出靖北王府,她们要敢有微词,怕是要把命留在这里。
只能当没听见,回去再一五一十禀告太后知道。
在花园逛了一圈,她们走到哪儿,两宫女就跟到哪儿,说是寸步不离一点不为过。
被人这么跟着,宣宁公主哪有闲情逸致赏花,待了两刻钟,就要告辞。
沈挽倒也没留她,送宣宁公主出府时,塞了方帕子给宣宁公主,小声道,“有钱能使鬼推磨,你要去不了静安伯府,就去翡翠阁。”
宣宁公主怔住,沈挽朝她一笑。
宫女过来,宣宁公主什么话都没问,坐上马车。
两宫女跟上去,反倒是宣宁公主的贴身宫女上不去,坐在后面的马车里,还真是盯的严实。
马车离开靖北王府,宣宁公主道,“去静安伯府。”
两宫女就道,“回宫。”
宣宁公主顿时恼了,“本公主要去静安伯府!”
宫女道,“这是太后的命令。”
宣宁公主气道,“本公主出宫一趟,去给外祖父外祖母请个安不行吗?”
宫女不为所动,“奴婢们是听命行事,还请宣宁公主不要为难奴婢。”
不论宣宁公主怎么闹,两宫女都拿太后挡了回来。
宣宁公主气了一通后,让自己平静下来,“不能去静安伯府,我上街逛逛总行吧?”
宫女眉头皱了下,道,“公主身份尊贵,还是不要在外抛头露面的好。”
宣宁公主道,“寿贞公主可没少出宫,她就不怕抛头露面吗?我好不容易出宫一趟,让我四下逛逛怎么了?大不了你们给我买身寻常裙裳换上,没人知道我是公主,我只是想去翡翠阁看看首饰……”
宣宁公主从怀里摸出两张银票,塞过去,“还请通融一下。”
两宫女互望一眼。
没办法。
这银票数额感人啊。
五百两。
很难不心动。
太后只说不让宣宁公主去静安伯府,没说不让上街。
换身寻常一点的裙裳,去翡翠阁转转也无不可。
两宫女接了银票,其中一位下马车给宣宁公主买了套裙裳,在马车里换下,然后才上街。
宣宁公主已经不记得上回逛街是什么时候了,即便得皇上准许去静安伯府,静安伯府也不敢放她随便上街,看什么都新奇。
宣宁公主把想多逛会儿街刻在脸上,一个劲的讨好两宫女给她们买东西。
把两宫女哄的分不清东南西北,然后进了翡翠阁。
再说宣宁公主走后,沈挽回照澜轩,喝了盏茶,然后就给皇上绣腰带。
绣了小半个时辰,小丫鬟将午膳送来,谢景御从书房回来陪沈挽用膳。
才吃到一半,外面一小丫鬟进来,急急忙慌道,“世子妃,不好了,宣宁公主出事了……”
沈挽忙问道,“宣宁公主出什么事了?”
小丫鬟道,“宣宁公主在翡翠阁,太后派的宫女不小心撞到宣宁公主,把宣宁公主撞的从二楼摔下去……”
沈挽心一提,“宣宁公主没事吧?”
小丫鬟忙回道,“幸好静安伯府三少爷及时赶到,救下了宣宁公主,还,还……”
“还什么?”
小丫鬟脸红道,“还当众亲了宣宁公主……”
妥了!
赵三少爷是宣宁公主的表哥,要只是救了宣宁公主,太后未必会让皇上赐婚。
可当众亲了,这是有肌肤之亲,不赐婚可说不过去,把一个与男子有肌肤之亲的公主送去东梁和亲,这是羞辱东梁。
消息传到太后和宋皇后耳中,两人怕不是要活活气死。
要太后没派人跟着,出了事,靖北王府还要担一个护送不利之责。
太后派了两宫女随行护着,结果还出了岔子,还是太后的宫女把宣宁公主撞下楼的,太后没理由降罪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