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军从未见过这种庞然大物组成的军团,一时之间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应对,因此接连败退。
凶悍的象兵驰骋于辽阔的阵地,排山倒海般地向前冲击,方慧平竟幻想靠着这些象兵,一路杀回京城。
成百上千头大象奔跑起来,发出隆隆的响声,地动山摇。
方慧平求胜心切,一刻也不愿意多等,他以统帅的身份,连连催促将士发号施令,加快速度前进。
五月底,倭国军队与缅国的象兵合力攻破平夷卫,之后便在方慧平的指使下进行烧杀抢掠。
凡是无法搬动的东西,就直接放火焚烧,能搬动的东西,便当作战利品抢占,年轻妇女则被掳掠至军营中,供士兵玩乐。
方慧平所率的数千象兵冲锋陷阵,威猛无比,在象蹄的践踏之下,不知有多少人死于非命。
战场离京城有数千里,路途十分遥远,虽然战报急传,但也耗去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倭国军队凶狠残暴,他们本就有侵犯之心,现在有人带路,便长驱直入。
朱宏荣得到消息的时候,战场上发生那样的事情,至少已经过去十多天,在这十多天内,说不准有多少新的情况出现。
军情紧急,朱宏荣立即召集大臣商议。
众臣小声交谈着,他们议论纷纷,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边是主战派,他们认为应该挥师远征,击退来犯的敌军,解决边患,另一边是主和派,他们认为应该寻求和解,避免战事扩大,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
主战派的官员比较多,大约有七八成,明显占优势。
张向明是主战派的,对于外敌入侵,他就信奉一个字,“打”。避而不战,只会助长敌军的气焰。
“番邦军队无故侵犯我朝边境,挑起不义之战,必须予以反击,以振国威,怎么还有人觉得应该与他们和谈呢。”张向明道。
“这都是我朝余孽方慧平借来的兵马,罪魁祸首是那方的而非番邦朝廷,因此而得罪邻邦,使双方交恶,恐怕不太好啊。”一位主和派的官员说。
他意在化解双方的矛盾,想通过和谈的方式终止交战,以免生灵涂炭,倒也不是纯粹的怯懦畏惧。
张向明却道:“如果不是他们串通好,又岂会有借兵之事,想那倭国,若无侵犯之心,怎肯借兵给他?”
另一位主和派的官员说道:“张大人,据奏报上称,敌军之中,有数千头战象,这些庞然大物,光是獠牙就有三尺多长,鼻子还能当棍使,碰一下就得丧命,我等从未见过此物,恐怕很难对付,与其过去送死,还不如赔些钱财给他们。”
“再难对付,又能如何呢,难道要任由他们践踏我们的疆土嘛,犯我边境者,虽强必诛,况且,他们那些大象,未必就不能战胜。”张向明回应道。
此话一出,主和派的几位官员都没了声音。
“好,好一个虽强必诛,张大人所言极为有理,事不宜迟,当立即出兵退敌。”朱宏荣看向孙靖,说道:“孙将军,敌军犯境,这次,可又得劳烦你出马了。”
“为保天下太平,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孙靖道。
他是朱宏荣最为倚重的将军,让他率军出征,朱宏荣也最放心。
孙靖回府后,便和朱淑妍告别。
朱淑妍心中甚是牵挂,她道:“你这一去,只怕又要好几个月在外面,不能回家了,那些象兵,听说十分厉害,你有把握战胜吗?”
孙靖微笑道:“不过是些骑在战象上的兵而已,没什么稀罕,妍妍,放心吧,他们的象兵,千年前早已有之,并非无法战胜,此次出征,我且让他们尝尝苦头。”
见孙靖这样说,朱淑妍心中坦然:“既如此,那就早去早回,我在家里等你。”
“早不早回,就看那仗要打到什么时候,仗打完了,自然会赶回来,又不是去游山玩水。”孙靖道。
朱淑妍说:“我明白,你打完仗,肯定会很快赶回来的,我的意思是,你打仗打快点,一鼓作气,不要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孙靖失笑:“战场可没你想得那么简单,想快就快,想慢就慢,好啦,我尽快打完就是。”
与朱淑妍告别后,孙靖立即前往兵部,找到张向明,问他:“张大人,上次托你铸造的火炮,现在造得怎么样了?”
张向明道:“都已经备置妥当啦,孙将军,请随我来吧。”
说罢,便将孙靖带到存放火炮的场所。
“这些,就是你托我铸造的火炮了,如今大敌当前,但凭将军取用。”张向明指着面前的上百门火炮,对孙靖说。
孙靖观察片刻,甚为满意:“好家伙,真是好家伙啊,有它们在,象兵又有何惧!”
张向明道:“这些火炮,有的是请能工巧匠与火器行家改良精制过的,还有些呢,是从洋人那仿造来的,他们铸造的火炮,威力着实不小,我想日后必有大用。”
孙靖搓搓手:“也不需要那么多,带上几十门,就足够了。”
六月初二,天空阴沉沉的,太阳躲在云层之间,时而露露脸,显得有几分羞涩。
孙靖率领两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往江南进发,因为是夏季,所以行军路途中的环境比较恶劣,不是遇上高温酷暑,就是遇上疾风骤雨,电闪雷鸣。
经过一个多月艰辛的长途跋涉后,大军终于抵达前线。
安下营寨后,孙靖立即派人打探敌军的虚实,并观察周边的地形。
敌方的军队来自倭国和缅国,两国军队混合在一起,总兵力近十万。
除了缅国的象兵之外,在海岸处,还有数百艘倭军的船只,大量倭军正从海上陆续赶来。
方慧平在这段日子中接连取胜,得意之情于心中不断滋长,他以为这支象兵部队,无人能敌,而敌军长期没有受到强有力的抵抗,防备也有所松懈。
探马探明,敌军的主力均在平夷卫,而平夷卫也算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孙靖稍稍思索,当机立断,决定出兵包围平夷卫,实施强攻。
将士们得到命令,在天黑之前就睡下了,充分休息,养足精神后,到四更时分,他们火速动身,准备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