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全院大会上,王主任当着院里所有人的面,点名批评了易中海,当然贾家两个寡妇也没落得好,不但被当众批评了,还责令他们当场归还,院里众人捐出来的钱粮。
若不是有王主任全程在场镇压着,贾张氏就算是撒泼打滚,也绝不会把这钱还回来!
毕竟装进她口袋里的钱,那就是她的,现在要把她的钱掏出来分给大家伙,贾张氏没心疼的晕过去,都算她心理素质好。
但这事吧,可大可小,如果没有闹出来,只有王主任和一两个干事知道,也能含混过去,可现在的问题是,街头巷尾都已经传遍了。
而谁也不知道,这街头巷尾中有没有潜伏着某位领导的亲戚或朋友,一旦这话被传到哪位领导耳中,如果街道办这边没有严肃处理,说不定也得跟着吃瓜落。
到那时她这个主任又能落得了什么好?
处分,记过, 挨批评,甚至是被从这个位置上撸下来都有可能,毕竟谁也不知道哪片云彩有雨,哪片云彩的雨又有多大。
万一自己就是那个倒霉的喝凉水也塞牙缝的呢?
王主任不敢赌,事关自己的仕途,那就只能严肃处理,从严处理了。
毕竟让别人不好过,总好过让自己不好过。
就算是为了平息外面的那些流言,王主任这次也不会轻拿轻放,于是在归还了所有募捐来的钱之后,贾张氏和秦淮茹婆媳俩,又喜提打扫街上的厕所两个月的惩罚。
不过这份差事恐怕会落到秦淮茹身上了,贾张氏是不可能干的,也正是因为贾张氏自己心里也明白,因此对这份惩罚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而易中海,刘海中,还有阎埠贵三位大爷,则需要参加晚上的思想改造班,为期一个月,一个月结束后会参加考试,成绩合格就可以结束学习班的学习,若是成绩不合格,则再参加一个月……
以此类推,一直到成绩合格了为止。
这下三位大爷的里子面子算是被撸了个干净,而阎埠贵和刘海中,也成功的因此恨上了易中海。
阎埠贵好歹还得了一块钱的好处费,刘海中那是屁都没得到,尽跟着被连累吃瓜落了。
四合院里再次消停下来。
何大清觉得,吃了这一次亏,恐怕易中海再也不会为贾家出头去捐款了。
毕竟他这次丢人,可不仅仅是在四合院,为了平息外面的那些流言蜚语,王主任还让人把对这次捐款活动的处理结果,写成了大字报张贴在各个路口,为的就是把自己的责任降到最低。
事后,贾张氏还又去易中海家闹了两次,后来也不知道是达成了什么协议,贾张氏才消停下来。
转眼间就到了62年,旱情总算是有所缓解了,可种下去的粮食要想收获,那也得等到下半年,就算是最早的春玉米,也得等到七八月份。
小麦虽然是在六七月份收割,但却因为去年正是旱灾时期,想也知道产量不会高到哪里去。
所以62年尽管旱情缓解了,上半年也依旧得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
但好歹是有了希望,众人脸上虽然依旧是满脸菜色,但却多了几分笑容。
不过何大清不在此列,一来是他不缺粮食,二来是他依旧拉长着一张脸,让人看不出情绪。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物资匮乏的情况总算是有所缓解了,人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虽然现在的情况仍旧比不上灾荒之前,定量也没有恢复,但好歹是看到了盼头,院子里死气沉沉的情况也缓解了。
就连好久不蹦哒的贾张氏都又出来蹦哒了,不过却没人惯着她,易中海的名头也没有剧情中那么好使了,甚至在提起他的时候,还有人在暗地里撇嘴,以示不屑。
毕竟捐款的事情过去了没多长时间,就算是再擅长遗忘的人,也对易中海挨批评的事记忆犹新,自然也升不起多少尊敬。
其实不只是易中海,其他两位大爷在众人心中的形象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是三位大爷合伙骗大家伙的钱,虽然这钱最后落到了贾张氏手里,但也抹不掉三位大爷合起伙来骗钱的事实。
因此,几乎是贾张氏蹦倒到哪里,哪里就是一阵鸡飞狗跳,毕竟有压迫就有反抗,更何况四合院里的这些邻居们,也没有哪个是省油的灯。
偏偏贾张氏这个人不知道什么叫收敛,只要能占到丁点便宜,就会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特别招恨。
四合院里可没有什么正人君子,贾张氏的做法最终还是遭了报应~~棒梗被揍了。
而且还是先被套了麻袋,然后被拳打脚踢的直接晕了过去,最后被扔在了一个偏僻的角落,若不是最后他自己醒过来了,一路哭哭啼啼的跑回家,说不定要等到天黑,贾家婆媳俩才能发现儿子不见了的事。
可能对方顾忌着棒梗是个孩子,下手并不重,都是些皮外伤,但就算是这样,也疼得棒梗呲哇乱叫,鬼哭狼嚎。
秦淮茹一边给儿子上药,一边心疼的流眼泪,贾张氏则是在一旁骂骂咧咧,只可惜并不知道下手的人是谁,也只能这样发泄发泄了。
要不然还能找到人家家里去,说什么也能讹上一笔钱,还能面对面的骂上一顿撒撒气。
棒梗因为是被人套了麻袋之后才揍的,所以根本就不知道打他的人是谁,甚至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分不清。
给棒梗上完了药,秦淮茹抹着眼泪去了易中海家:“师父,你可要为我们做主啊,也不知道是哪个挨千刀的,把棒梗打成了那样,棒梗还只是个孩子啊,怎么能下这么狠的手呢?万一打坏了怎么办?我们家就这一根独苗苗了。
师父,你一定要帮我们把坏人找出来,要不然以后我都不敢放棒梗出去玩了,万一下次再被人下狠手,万一被打出来个好歹可怎么办?”
秦淮茹双眼通红,边说边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