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过来我的鞋袜湿了,在换呢。”
李长见到浣碧来,有些诧异,皇帝见着浣碧,也来了。
“你一向怕冷,怎么也来了?”
“是李修容姐姐,见陛下一直盯着红梅在看,如今久久没有归来,所以请臣妾来找一找,对了,方才,怎么是莞贵人的声音?”
此话一出,气氛瞬间有些凝滞,李长有些诧异了,皇帝微微惊讶,若有所思。
“罢了,既然李修容担心,还是快些回去吧。”
皇帝让李长去倚梅苑找一个宫女,李长小心翼翼问起不是莞贵人吗,皇帝似乎有些不愿面对,如果是甄嬛,那么也太巧合了,前几日,见到浣碧在读些诗词,字迹娟秀,从潦草到工整,看着是下了功夫练习的,其中就有,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诗句。
而甄嬛,不仅长得像柔则,还故意念错了诗词,真的还是巧合吗?而且,恰巧今日出现在倚梅苑。
如果说浣碧出现在倚梅苑,是李修容的安排,李修容知道柔则长相,知道柔则喜好梅花,浣碧的衣着打扮也不大一样了,想来是李修容的讨巧,但甄嬛呢?她是从何得知这些的?
除夕宫宴后,就是大年初一,李长用逆风如解意,对上了倚梅苑的侍女余莺儿,余莺儿会唱昆曲,因而会背一些诗词,皇帝听了,她的声音和昨夜的不像,不过还是因着她身上的一缕梅香,把她留了下来。
这一个月间,皇帝又来空翠堂,考核浣碧的学问,旁敲侧击打听甄嬛从前的情况,得知甄嬛会惊鸿舞,眼底没有任何喜悦,而是怀疑和忌惮,自己安排的吏部侍郎,会不会是个细作,而甄嬛,如此费尽心机打探柔则的消息,是不是西南那边派来的细作?
朝廷这两年,打算对西南用兵,皇帝立刻起了疑心。
而浣碧的处境,同样不好,除夕宫宴上,浣碧与皇帝携手归来,皇后意有所指,说了句“闻人美人似乎和从前不一样了。”
华妃打了个哈哈,说没什么不一样,但皇后却目光幽深,李修容不动声色,她只会在暗地里帮助浣碧,明面上,不肯多说一句话,陵容更是没有任何说话的权利,浣碧一惊,有种不好的预感。
“本宫已经挑起华妃和惠嫔矛盾,惠嫔又极为信任莞贵人,而莞贵人长得像姐姐,本宫又听闻,莞贵人自诩女中诸葛,本宫打算用她来除掉华妃,只是,这个闻人浣碧,到底是什么来头,还有,她是如何模仿起姐姐的,究竟是投靠了谁?”皇后一瞬间想到了端妃、陆昭仪、李修容。
端妃病秧子,陆昭仪又一眼看到头,是个藏不住事的,李修容呢,小产后就郁郁寡欢,整日在长杨宫不出门,宝鹃说起,李修容对安选侍也淡淡地,安选侍认识浣碧,但两人来往也不多。
“果然是端妃!她都病成那样了,还不死心。”皇后冷笑,不过浣碧又不住在瑶华宫,她也无法抚养浣碧的孩子,想来只是利用浣碧,与华妃抗衡罢了。
浣碧还不知道皇后心中所想,只是渐渐地也意识到了,皇后似乎不喜欢自己,她的目光中,似乎有一种恐惧,有一种忌惮。
“果然,德顺把爱妃养的很好,爱妃越来越美了,比从前美地更甚,更有千百倍。”
这日正月十五,皇帝宿在凤仪宫,一向小心侍奉的皇后,忽然问皇帝,究竟是闻人美人更美一些,还是姐姐更美。
“柔则是皇后,本就是天底下最美的人,如今,罢了,你若是思念柔则,就让剪秋去趟皇陵,为柔则上柱香。”
宜修顿时膈应起来,从前皇帝盛宠慕容世兰,宜修问起柔则和世兰谁更美一些,皇帝就说各有千秋罢了,丽贵嫔盛宠,宜修再问,皇帝说不许随意拿人和柔则比较,如今再问起,皇帝就避而不答。
皇后焦虑起来,她从前见浣碧清秀,如今却长开了,美的不可方物,皇帝一向颜控,如果有朝一日,浣碧取代了柔则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那么自己这个皇后,就失去了庇护。
“娘娘,不过是个宫女出身,算不得什么。”剪秋如此安抚,皇后却有些发抖,她绝不容许。
日后宜修开始捧杀浣碧,浣碧心惊胆战,和皇帝哭诉,“臣妾蒲柳之姿,皇后娘娘却总是夸赞臣妾美若天仙,臣妾如何当得起,只是娘娘夸赞,臣妾本不该埋怨,可这几日,臣妾发现内务府新送来的胭脂水粉都加了奇怪的东西,用了就起红疹,臣妾实在害怕。”
皇帝闻言,安抚起浣碧,外面的东西出了问题吗?看来玉照宫内部还是正常的。
皇帝让惠嫔去查,惠嫔果然说胭脂水粉一切正常,是浣碧自己皮肤过敏,出了问题,皇帝冷笑,果然不该对沈眉庄抱有期望的。
不过已经查了一次,打草惊蛇了,再去查,也不会查出来什么,无非是皇后捧杀,后宫女子嫉妒浣碧罢了,想到这里,“朕打算晋你为贵人,再派一个得力的嬷嬷来照顾你。”
浣碧一惊,不知怎的,瞬间想起芳若来,芳若可不行,当初教养的时候,她根本不管安陵容,只顾捧着甄嬛,如果甄嬛得宠了,自己这么久不去看她,两人势必不会和平,到时候芳若反水了怎么办?
果然, 只听得皇帝说起——“朕御前,有个芳若...”
“陛下不可,陛下只要派一名懂得医理的宫女给臣妾即可,芳若乃御前侍女,照顾陛下多年,怎能来照顾臣妾呢?臣妾不求陛下如此厚爱,只求细水长流,陛下能偶尔想起臣妾一次,也就知足了。”
皇帝也意识到了,除了皇后捧杀,还有宫女女子本就是官宦人家出身的多,看不起浣碧,却更不愿浣碧在她们之上,想到这里,皇帝忽然吻了吻浣碧,“你别怕,朕会护你周全的。”
不久,玉照宫来了一个宫女,名叫茵陈,翠茵好奇地看着她,如今空翠堂里,岚翠、翠茵、茵陈,已经开始接龙了。
“哎,你说,会不会再来一个陈皮、皮硝?”得禄笑着打趣,惹得岚翠、翠茵去打闹她,只是空青和德顺对视一眼,觉得有些不对。
夜间的时候,几个徒弟侍奉德顺去歇息,德顺忽然问起得禄来,“皮硝是什么?”
得禄有些惊诧,“呀,师傅你也得了痔疮?”
皮硝,也称为芒硝,内服主要用于实热积滞导致的便秘、腹胀、腹痛等症状。外用可用于缓解局部肿痛,如乳痈(乳腺炎)、痔疮肿痛等。
德顺瞬间想起一些不好的经历来,“行了,去给我弄点,滚吧。”
得禄贱贱地笑着,应下了,德顺才放心下来,得禄这一直跟着他在御膳房,应该是不识药理的。
皇帝晋浣碧为正六品贵人,众人都笑着,说闻人美人变成了闻人贵人了呢,浣碧有些欣喜,自己终于与甄嬛平起平坐了,只是差了个封号。
余莺儿早已被封从八品更衣,如今还在永巷住着,皇帝就把她抬了出来,赐居虹霓阁,因其歌声动听,晋正七品妙音娘子。
余莺儿就嚣张跋扈地多,不仅让惠嫔给她让路,还因为史美人的灯笼着火,惊了她乘坐的凤鸾春恩车的马而动怒,把史美人扔进了暴室。
太后将其放出来,好生安慰,皇帝也下旨,褫夺余莺儿妙音封号,禁足一月,反省思过,有了余莺儿作对比,众人看浣碧就顺眼多了。
其他类似史美人,有家室的,但失宠、或位份低于浣碧的,也不敢随意在浣碧面前阴阳怪气了。
余莺儿失宠,浣碧这些日子,跟德顺等人商议了一下,自己的身子已经被滋补地差不多,希望可以保持身材,自己要捡起从前学的白纻舞来,德顺得知浣碧有一定的舞蹈功底,立刻欣喜若狂,说先皇后擅长惊鸿舞,皇帝尤其喜欢,浣碧学过,但也只得说自己没学过,要慢慢来。
皇帝也没想到,自己册封了两个宫女为嫔妃,却如此天差地别,不过浣碧最近不知道在为自己准备着什么惊喜,皇帝也就没去她那里。
众人纷纷说着,宫女册封的嫔妃,恩宠也不过如此。
一次下朝后,皇帝在上林苑散步,正巧遇到一位女子,仔细一看,这不是甄嬛吗?选秀时候遥遥看了一眼,皇帝便记住了她的长相,毕竟如此肖似柔则的人不多。
“不知尊驾是何人?”甄嬛依然在秋千上坐着,一动不动,说的话倒是有趣极了,不过皇帝刚要张嘴,忽然意识到,浣碧都能一眼认出自己是皇帝,那么眼前这个甄嬛,在装什么?
不过他还是乐意演下去的,他倒是想知道,眼前的甄嬛,究竟知道多少,会装到什么地步,而且来这后宫,称病这么久,究竟有什么目的。
“我是清河王。”
甄嬛倒也信了,与他相谈甚欢,离开上林苑后,李长试探着问,今日是否去玉照宫闻人贵人那里,皇帝说自然要去,浣碧见皇帝来,有些惊诧,连忙让人收起东西。
“究竟在准备什么呢,如此神神秘秘?”
浣碧只是神秘一笑,皇帝看呆了,浣碧自从得宠后,内务府进献的服饰都精美华丽,如今只略施粉黛,衣着也略素了些,皇帝不知道这是白纻舞的服饰,赞叹了声,“粗布荆钗,难掩国色。”
这是《列女传》中孟光的简朴装扮,有一典故,举案齐眉,正是形容梁鸿的妻子孟光。
皇帝忽然打趣,“你说,究竟是几时梁鸿接了孟光案?”
宝玉问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他颠覆典故,在原典故里,永远是孟光(妻)举案,梁鸿(夫)接案。而宝玉故意颠倒过来,问“孟光接了梁鸿案?”
他将黛玉比作孟光(原典故中主动示好的一方)。将宝钗比作梁鸿(原典故中被动接受的一方)。
真正想问的是:“究竟是何时,原本心高气傲、常耍小性的林妹妹(孟光),竟然主动接纳、谅解了宝姐姐(梁鸿)?”
而皇帝正常用典,则是问浣碧,究竟几时,才能见到浣碧献上的惊喜呢?
“春耕之时,想来,就很快了。”
这次,皇帝的神色让浣碧捉摸不透了。
不过,因着要在春日宴会上献艺,皇帝也觉得,闻人贵人的位份,低了些,也读着拗口了些,下旨晋浣碧为正五品嫔位,赐号媖,是为媖嫔。
媖字,可组词,褒扬女性美德。在古籍文献中未见负面用例,特指才德兼备的女性 。
明·叶宪祖《鸾媖记》:“一个多情的长卿,一个能文的女媖。”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姊娣悉慕媖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