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让江思月为难了。
没想到周宸看着大大咧咧的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的样子。
对待感情却这么认真。
可她当初同意定亲,真的只是想找个能为自己抵挡流言,能满足团儿对父爱要求的人。
这么想来。
还真是她自私了!
江母见女儿一直不说话。
还当是她转不过弯来。
“娘知道你在杨家吃了不少苦。
可也不能因为一棵歪脖树,就错过了整片树林子。
娘反正是觉得周宸这小伙子不错。
出身又高,教养也好。
虽说表面上看起来不那么靠谱。
但实际上做事那是相当稳重的。
而且最重要的。
娘确实是觉得他心里有你,肯对你好!
女人这辈子,能遇上个真心待自己的人不容易。
娘也希望你不要错过了这段好姻缘!”
作为母亲。
她自然是看出江思月这段时间心不在焉。
肯定是对周宸也有了感情。
只是自家女儿主意大。
她说多了怕适得其反!
“反正这次的春闱是三月底开始,四月多张榜。
连带着后续殿试什么的。
他回来怎么也到五月份了。
这段时间你再好好想想。
要是实在勉强,也就不必再耽误人家了。”
江母嘴上这么说着,
实际心里比谁都更希望他俩能成。
江思月依旧沉默。
她前辈子就是个黄金圣斗士。
这辈子一穿过来就被渣男抛弃,还无痛当妈直接有了个大闺女。
本以为此生再无需吃爱情的苦。
可谁知还是逃不过这个劫!
“知道了娘。
我会好好想想的。”
江母看她闺女这一副不开窍的模样。
很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
进了四月。
按时间推算,周宸已经参加了会试。
但是成绩还没有公布下来。
他只来信说自己发挥的不错。
想来位列三甲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江思月只一笑了之。
自信过头向来是周宸的一贯风格。
可能他的词典里就没有“谦虚”这个词。
只是今年天气很异常。
跟前两年的干热不同。
今年突然变得闷热多雨。
本该是桃红柳绿,春风宜人的季节。
却突然变得像酷暑一般。
江思月觉得这气温大概得有三十多度的样子。
而且雨水明显偏多。
原本是春雨贵如油。
可今年却三天一小下五天一大下。
还时常有连阴雨。
直下得个盆满钵满,春种都成了问题。
还好当初两河渠修建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排涝问题。
下河村的汛情倒是不怎么严重。
乡亲们赶着不下雨的时候赶紧抢种上了。
就是不知道这高温多雨对秧苗有没有什么不好的作用。
会不会导致减产。
不过如此闷热多雨的天气,又产生了一个新问题。
饮水不洁,加上天气湿热。
导致痢疾盛行。
隐隐又有形成疫情之势。
而且这个病易传播,难防控。
虽然重症较少,但起病急,症状重。
也不好对付。
开始时是文清发现千金堂近来接诊的痢疾病症增多。
后来就变成镇上所有医馆人满为患。
江思月带着学生们到乡下去宣传防护措施。
教他们注意饮食卫生。
一定要把水烧开了喝。
病人要隔离,用过的器具水煮消毒……
还免费分发一些抗痢止泻的草药。
在各家医馆通力合作之下,榕树镇的病情渐有缓解之势。
但是还没等高兴太久。
高县令又匆匆找来。
“江娘子,全县各地纷纷呈报痢疫盛行。
已经快到了不可控的局势。
而且连日降雨导致清水河泛滥,许多地方堤坝被冲毁。
本官真是焦头烂额,分身乏术。
斗胆再请你出一次山。
帮着百姓们度过这次难关!”
说着又怕江思月施展不开。
于是拿了块令牌和一张空白带官印的文牒。
“这是县衙库房的核对令牌,需要多少钱你自己去库房支取。
还有这张文牒。
你需要什么人配合你做什么事,尽管自己填写。
效力等同于本官亲自下令。”
江思月看着这两样东西,有点受宠若惊。
“高大人,你就这么信任我?”
拿了这两样东西。
可以说是安阳县所有人所有物都任她调遣。
权力跟县令相差无几了!
高县令笑的很疲惫:
“以县主心胸,高某相信你不会做徇私舞弊之事。
而且咱们县衙库房里所有财物加起来,可能也不及你家资产多。
高某实在没什么好怕的。
而且县主帮本官控制疫情,是为全县百姓生命计。
我也不想因为本官一时照应不到让江娘子感到掣肘!”
江思月听闻此言。
郑重接过令牌和文牒。
“如此。
我必不负高大人所托!”
河坝决堤也不是小事。
江思月知道高县令接下来要全力以赴应对此事。
因此就全权接管了对抗痢疾之事。
有了权利,自然好办事。
再加上上次天花盛行之时,跟县里各医馆大夫也打过交道。
这次应对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
先是在各村各镇设立隔离点。
把出现症状的病人都集中到一起医治。
然后让村长组织村民成立消杀小组。
给村镇农户进行统一消毒杀菌。
并将痢疾传播途径宣传到户。
要求百姓们注意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洗手。
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
喝水也要煮开后放凉再喝。
统一调配全县药品。
保证重症患者用药充足。
轻症患者有药可医,有人照料。
健康百姓也能领到免费的预防汤剂。
说到这里。
就不得不提新掌管第一药商的杜允娘了。
她听说江思月这儿缺药,立刻从其他县和州府调配了所需药材。
第一批免费捐赠。
第二批只收了成本价。
还派了蔡家药堂的伙计来帮江思月分药发药,照顾病人。
本以为是个赔本的买卖。
结果江思月做主让下面的大夫和村长大肆宣传。
蔡家药堂一时间声名大噪。
杜允娘的声望一时间跟医仙娘娘相差无几。
倒是让蔡家药堂的生意更上了一层楼。
以前不是用她家药材的医堂,也纷纷在她家进货。
直言她家的药材品质好价公道。
东家还有善心。
从她这儿进药不用担心吃亏。
本来这第一药商的名头有点名存实亡。
仅此一番,倒是真正繁盛起来。
家中产业日益壮大。
杜允娘这位蔡家掌舵人,无论在家里还是在行业中,地位身份都跟着水涨船高。
作为好朋友。
江思月真心替她高兴。
同时。
在姐妹两个以及全县百姓的共同努力下。
虽然天气没有变,还越来越潮湿闷热。
但是患痢疾的人数却逐渐下降。
慢慢呈现出可控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