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罢,李浩袖手一挥,一个硕大的光球显现,带着赵云龙一同进入其中
赵云龙这才惊觉这光球竟是一个微缩世界,里面居住着一群石制小人
李浩道:“等你何时能用兵略统一这个小世界,便是你离去之时”
赵云龙一脸无奈,道:“师父,可我对兵略一窍不通啊”
李浩笑道:“瞧你,又急了,我这不正打算教呢”
“兵者,多变之道也……”
一番讲解之后,赵云龙大为惊讶,竟还能如此?
“师父,我明白了”
李浩摇摇头:“你这才刚刚开始,先把我讲的这些付诸实践,时机成熟我自会再传你其他”
“定不负师父厚望!”
一月之后,李浩再次踏入小世界
此时,赵云龙的石制小人势力已在小世界中站稳脚跟,成为一方势力
见到李浩,赵云龙急忙上前,激动地说道:“师父,您教的东西真是太实用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云龙在运用李浩所授兵略时,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窗户,战争还能如此打?
李浩微笑着点头,道:“看来你在军事上颇有天赋,今日我再教你一些其他的”
赵云龙眼中闪烁着光芒,“好啊!”
李浩缓缓道出:“你可曾听说,游击战术、敌后堡垒、穿插作战……还有人海战术、闪电战?”
接着,李浩一番详尽的阐述,赵云龙再次深感震撼
他原以为兵略三十六计已是极致,没想到还有更厉害的存在
随后,在李浩的指导下,赵云龙继续学习,不足三年便统一了小世界
……
道观前,李浩望着赵云龙说道:“徒儿,你已学成,现在我可以告诉你接下来的路了”
赵云龙全神贯注地听着
李浩道:“你的两大劫难在正道与西方教,这是你必经之路,待你在这两教历经劫难后,自可前往大商,施展你的抱负,功成名就之时,便是你修道有成之日”
赵云龙有些忐忑地问道:“师父,我在正道与西方教的劫难究竟是什么?还有,我天赋平平,这些大教恐怕不会接纳我”
李浩道:“你的劫难乃天机,不可泄露,到时你自会知晓”
“关于他们是否会接纳,你无须担忧,他们定会欣然接受,甚至将你视作珍宝,只是你自己需保持清醒,莫要被表象迷惑。”
“另外,还记得我之前对你说过的话吗?为人需谦逊,有惑则向同道求教,可明白了?”
沈墨点头回应,“是,我必以谦逊为本,遇惑必求于同道。”
见沈墨的因果之术有所增强,龙轩满意地点了点头。
沈墨欲再言,却见龙轩与道观瞬间消失于眼前。
与此同时,龙轩的声音在沈墨耳畔回荡:“关于我的一切,你万不可向任何人透露半字,否则,无论身处何方,我必将严惩不贷,你可明白?”
沈墨慌忙跪倒在地,答道:“明白了,恭送恩师!”
待他抬头,周遭景致已变为先前的村落。
若非脑海中残留的记忆,沈墨几乎以为方才所历皆为虚幻。
---
告别龙轩后,沈墨继续踏上前往昆仑的征途。
此刻,于一座无名小山之腰,姜尚正坐于一小亭前休憩。
他乃封神大劫中的关键天命之子,以其实力,此生难至昆仑。
然而,天命所归,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其速度已超乎寻常。
姜尚凝视着丛林,思绪飘远,忽而忆起为掩护他逃离,或已命丧兽腹的沈墨。
“公豹兄,你离去已近三年,我不知何时方能抵达昆仑,或许此生无望。”
随即,他振作精神,坚定道:
“前往昆仑,现已非我一人之事,亦关乎公豹兄,我必须到达!”
言罢,他再次踏上征程。
连他自己都未曾留意,脚下的高山大地仿佛缩小如泥丸,原本缓慢的步伐已变为一步数十里。
与此同时,沈墨的速度同样惊人。
行进间,他忽见前方有一道熟悉的身影匆匆赶路。
沈墨当即呼喊:“道友,请留步!”
前方之人闻声转身。
天命之人沈墨,因果之术发动。
一缕黑气瞬间朝转身之人袭来,附于其元神之上。
身上黑气愈浓,陷入大劫愈深。
因果、气运、劫气,玄妙难言,却又真实存在。
“公豹兄?!”
“子牙老弟?!”
没错,沈墨所拦之人正是姜尚。
两人本相隔近三年路程,却因同为飞熊相、天命劫子,命中注定相遇于此刻。
李慕云在见到赵玄风的那一刻,脸色由平静转为极度惊愕,旋即转为喜悦。
“玄风兄,你竟然还活着?!我还以为……”
他几乎要因激动而落泪,这三年来,他一直活在愧疚之中,此刻见到赵玄风安然无恙,心中的重负终于卸下。
赵玄风同样惊喜交加:“慕云兄,没想到能在这里重逢。”
李慕云感慨道:“真是苍天有眼,对了,玄风兄,你是如何从那两只猛兽口中逃生的?”
赵玄风摆了摆手:“当时真是惊心动魄,关键时刻,那两只猛兽不知为何突然被吓跑了,可能是有高人路过,顺手为之吧。
“反正我是捡回了一条命,但受了伤,便匆匆逃离去养伤了,后来继续赶路,就遇到了你。”
李慕云点头:“不管怎样,没事就好。
“我们又可以一起追求大道了,哈哈。”
“走!”
两人相约继续前往灵山。
一路上,随着灵气愈发浓郁,两人的行进速度也越来越快,不久便抵达了灵山。
望着眼前巍峨的山峰,李慕云激动地说:“我们终于到了。”
“现在就上山拜师吧。”
赵玄风提议:“我曾听人说,不懂就要多问,我们还是找些灵山中的知情者打听一下灵尊的喜好和忌讳,以免冒失。”
李慕云点头赞同:“玄风兄考虑得周全,那我们就先找人打听一下吧。”
两人前行间,一只白鹭从他们头顶掠过。
赵玄风连忙喊道:“道友,请留步!”
白鹭回头。
“嗡”的一声,灵气涌动,落在白鹭的元神之上。
原来它是黄龙仙人的坐骑。
赵玄风上前询问:“道友,我们是来灵山拜灵尊为师的,但不知门路,道友若知情,还请指点一二。”
白鹭高昂着头,一脸傲慢与不可思议:“拜灵尊为师?就凭你们?”
说完,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哎,你……”
赵玄风阻止了想要多言的李慕云:“罢了,我们再找其他道友问问吧。”
接着,赵玄风又看到一头悠然上山的黑豹,这是文殊天尊的坐骑。
赵玄风连忙上前:“道友,请留步!”
黑豹回头。
灵气如约而至。
然而,听到两人的问题,黑豹同样不予理睬。
于是,赵玄风继续询问。
“道友,请留步……”
灵山上,众仙的坐骑和一些灵兽都被他们问了个遍。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灵兽都将在即将到来的封神大劫中扮演重要角色。
两人问了许久,换来的都是同样的冷漠与不屑的目光。
李慕白提议:“云豹兄,或许我们径直前往灵霄殿求道更为妥当,这山间灵兽似乎对我们并无好感。”
云豹颔首应允:“也好,直接前往。”
言罢,二人行至灵霄殿附近,其实尚有一段距离,但他们仅能接近至此。
遥望远际,灵霄殿高耸入云,宛如圣人般威严。
二人并肩跪下,“李慕白,云豹特来拜见上清圣师,望圣师垂恩收录。”
此时,灵霄殿内,太上老君正为玄都大法师等人讲授道义。
忽地,太上老君心有所感,目光穿透殿外,恰好望见李慕白与云豹。
(提示:章节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精彩后续!)
刹那间,太上老君面露喜色,因他察觉二人头顶各有一只翼虎,此乃飞熊之相。
李慕白头顶白虎,云豹头顶黑虎。
圣人可直观飞熊之相。
殿内,玄都大法师等人不解,太上老君何以突然展颜。
随即,太上老君袖袍一挥,李慕白与云豹便现身大殿之中。
李慕白望着周遭众人及高坐上方的太上老君,略显茫然,而云豹已迅速反应,跪倒在地,言道:
“上清圣师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言毕,行大礼。
李慕白见状,亦连忙跟随行礼。
太上老君初见云豹,便微微蹙眉,皆因云豹本体乃豹。
太上老君心中不喜,但念及云豹身负飞熊之相,乃天命所归,遂开口:
“你二人欲拜我为师?”
云豹连忙回应:“正是,我等久仰圣师大名,渴望归入门下,望圣师成全。”
言罢,再行大礼。
李慕白相比之下,显得憨厚木讷。
岂料,云豹之举在太上老君眼中,却成了油滑不正之辈。
他厌恶地瞥了云豹一眼,道:“既如此,我便收纳你二人,李慕白为正式弟子,云豹则为记名弟子。”
闻此,云豹满心困惑,不解为何李慕白能成正式弟子,而自己仅是记名。
但他并未直言,以为或许太上老君欲对自己有所考验。
而云豹此举,在太上老君看来,更是心机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