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妖族已不复昔日辉煌,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族中尚有数位初等圣人修为者,更有麒麟步入中期圣人境界。加之雷震子亦晋入初等圣人行列,且手握钉头七箭书、断魂飞刀等绝世神器。
因此,他们视雷震子为关键邀请对象,一旦得其应允,整个妖族之力将为之所用,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至于能否打动雷震子,则取决于广仁子所能提出的诱人条件。
他们的另一目标是云逸,对此,广仁子满怀信心。自三清分道扬镳,元始天尊与太上老君亲近有加,而通天教主则渐行渐远,这一趋势亦影响了三教之间的关系。阐教与人教素来交好,正是基于此背景。
阐教众仙决定分兵两路,燃灯道人率众前往百万林海拜访雷震子;广仁子则单身一人,赴人教邀请云逸。
与此同时,一封源自东洋的书信穿越虚空,疾速向百万林海飞去。
百万林海,名虽如此,实则山峦连绵,远超十万之数。密林深处,已是妖兽横行之地。
林海之心,一座辉煌宫殿巍然矗立于最高峰之巅,其上悬挂着“妖帝宫”三字金匾。
此刻,雷震子端坐于妖帝宫王位之上,下方是以麒麟为首的妖族领袖。雷震子手中握着一封信,信封上写着“敖戊手书,雷震子亲启”。
见是敖戊亲笔,雷震子神色凝重。昔日敖戊曾有救命之恩,雷震子曾誓必报答,只可惜机缘未至。
他浑然不知,那次危机本就是虚惊一场,敖戊不过是借机结下善缘。
雷震子拆开信件,细阅之后,召集妖族圣者商议。
待雷震子陈述完毕,麒麟问道:“陛下之意,是阐教不日将遣人来,欲我等参与人族之战?”
雷震子颔首,询问道:“诸位有何高见?”
麒麟沉吟道:“这要看阐教能开出何等条件。若他们能助我族在百万林海之外寻得更佳栖身之所,出手相助亦非不可。”
雷震子闻言,向麒麟投去意味深长的目光。麒麟心中一凛,明白雷震子心中已有他念。
如今的雷震子,已非昔日可比,步入初等圣人行列的他,不再像往昔那般依赖麒麟的意见,而是真正掌握了实权。
悟及此,麒麟明智地选择了沉默,将决策权交予雷震子。
云逸言道:“光明宗身为圣人之宗,确有其事,然而元初圣人,这位光明宗之主,历来轻视我灵族,视我等为披鳞戴角,卵生湿化之属。”
“就凭这位圣人的态度,我更倾向于相信,事后他会将光明宗的手段尽数收回。”
“再者,他们虽为圣人之宗无误,但据我所知,他们的对手亦是圣人之宗——截天宗,我可不愿再树一个圣人之敌。”
“截天宗的实力,众人皆有耳闻。在两宗圣人皆不亲自出手的情况下,对抗截天宗无异于厕中举烛——自寻死路。”
云逸一番言论落下,众灵王皆颔首,无论云逸如何说,最终决策仍在他手中。
未几,明灯携光明宗众仙前来,欲邀灵族出山。
灵皇宫前,明灯等人得知云逸正在闭关苦修,千年内恐难出关。
明灯眉头紧锁,若无云逸,恐怕他人难以左右灵族之意。
明灯又问:“那麒麟王何在?”
守门灵族答道:“亦在闭关。”
明灯凝视其道:“也闭关了?未免太过凑巧。”
守门灵族显然训练有素,笑容依旧:“不错,不仅是灵皇与麒麟王闭关,其他几位灵王亦一同闭关。”
灵族之意已明,明示明灯速速离去,灵族无人愿见他们。
明灯仍不甘心,追问:“那现在是谁在主持灵族事务?”
守门灵族面露不耐:“我灵族已多年不问世事,族人皆自由散漫,无需管理,即便是灵皇,也只是偶尔发号施令。”
下文尚存,请点击后续篇章继续阅读,精彩继续!
明灯一时语塞。
另一边,广陵子至人道宗。
作为人道宗独传弟子,论身份尊贵,洪荒之中能与之比肩者寥寥无几,毕竟他代表的是太清圣人。
闻广陵子欲邀其对截天宗出手,玄清一时未答,既未拒绝也未应允。
相较截天宗,人道宗与光明宗确实更为亲近。
见玄清沉吟,广陵子道:
“玄清师兄,我等并非针对截天宗,亦无轻慢上清圣人之意,但截天宗确实过于嚣张。”
“整个洪荒皆有其足迹,成何体统,我等稍加惩戒,亦是为他们好。”
广陵子再求:“玄清师兄,你我人、光、截三宗之中,您声望最高,此刻正需您出面整顿截天宗。”
玄清面色微变。
玄明子再度言道:“尚有那截教中的宝灵,自恃身处准圣中期之境,全然不将你放在心上,空有神通,却忽视了德行修养。”
玄清望向玄明子,语气平和道:“你无需激我。”
“不过截教众人确实有些过分,我便陪你走一趟吧。”
诚然,玄明子的言辞虽略显陈旧,却着实奏效,即便是奉行无为之道的玄清,亦难以完全超脱世俗影响。
无为并非无所作为,实为大有所为。
昔日人族帝师之位争夺,玄清败于宝灵之手。
他外表依旧恬淡自若,外人皆以为他本就如此超然。
唯他自知,那场败北始终铭记于心,这也是他愿意再次出手的原因之一。
再者,玄清深信,他人皆可上榜封神,唯独他不可,因他一旦上榜,便意味着人教根基尽毁。
这无疑是重重打了师尊的脸面,身为鸿钧之下玄门第一人,谁敢如此行事?
---
西岐之外,北海之畔。
北海之上,闻战担忧阐教趁机发难,乘其胜势,一举将袁通达逐出大商疆域。
袁通达败退北海老巢,麾下两千万大军锐减至八百万。
依托北海地利与固守之策,袁通达方得艰难抵御大商军队的攻势。
另一边,金辉圣母于北海军中未见西方教与阐教之人现身,心生疑虑。
她不认为西方教与阐教会轻易放弃,毕竟火辉圣母的教训历历在目。
金辉圣母看似豪放不羁,实则心思细腻,能做到刚柔并济。
她自然不会重蹈覆辙,当即向金鳌岛传讯求援。
袁通达见闻战大军再度压境,连忙向身旁的西方仙者求援:
“诸位西方高人,不知何时阐教的诸位仙长能至?若再不来,我北海恐将不保。”
弥勒与药师等人抬眼望他,淡然道:“莫急,你且记住,阐教断不会让你们落败。”
原本北海由西方教扶持,如今却由阐教唱起了主角。
无奈,若由西方教主导,恐怕北海早已落入截教之手。
袁通达眼见大军压境,阐教援军却杳无音讯,他望着悠然自得的西方仙者,恳求道:
“诸位高人,要不你们先出手抵挡一阵?若无金莲护体,我等岂是商军对手?”
西方仙者默然,弥勒甚至连头也不抬,说道:
“此刻开启金莲?若金辉圣母杀入,何人能挡?”
袁通达无言以对,只能在心中暗自腹诽这些西方仙者。
在雄师之中,韩渊与众将领正筹划着进攻策略。
坐在主位的韩渊部署完总体战术之后,言道:
“有师尊坐镇后方,那西方势力已不敢再轻易施展他们的金莲增益。然而,赵威雄踞北海多年,那里汇聚了北海七十二诸侯的主要力量,要想迅速攻下,恐怕颇为棘手。”
座下众将领皆点头赞同,近来他们数次攻打北海,均觉此地坚如磐石。
杨戬禀报道:“据探子回报,赵威等诸侯一直在积极练兵,累积了大量兵力,且在与我军交锋时不断招募新军,始终保持训练状态。”
“保守估计,赵威目前能即刻调动的大军约有三千余万。”
其余将领听后,神色变得凝重。
“难怪北海敢于挑衅,原来背后已筹备多年。”
要知道,经过连番征战,目前围攻北海的大商军队仅余约千万之众,原本的两千万大军已折损一半。而北海那边,除了先前的八百万兵力,赵威还能即刻召集三千万大军。若非韩渊拥有血麟这样的强大战阵,北海恐怕难以攻克。
此时,立于韩渊身旁的郑伦向韩渊发问道:
“既然西方势力能暗中以阵法增益北海大军,咱们的师尊是否也能助我们对抗北海?”
“若有她相助,我们对付北海定会轻松许多。”
其余将领闻言,亦满怀期待地望着韩渊。从师尊以往展现的实力来看,若她能助战,其效果定不会逊色于西方。
然而,韩渊却摇了摇头。
“师尊之所以助我们对抗截教与西方势力,主要是看不惯截教以大欺小之行径。”
“若那两教与我同为三代弟子,师尊定不会愿意出手。”
“所以,让师尊帮我们抵挡两教尚可,但让她反过来以大欺小对付北海,她必不愿为之。”
众将领听后,脸上皆露出失望之色,但很快便收敛了情绪。师尊能威慑西方势力,使其不敢轻易施展金莲增益北海,已是莫大的助力。
韩渊见状,安慰道:“诸位也不必灰心。尽管北海有三千万大军,但我已经向都城请求增援五百万大军,且大军已在途中。届时,再借助血麟战阵,失去金莲增益的北海迟早会被我们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