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的复杂程度远超方镜想象,死亡还可以参照体内的死气锁链和沈子山对抗,生机就只能任由沈子山操控。
“这具身体生机还不少。”
修炼金丹诀的同时,方镜的精气神也得到了不同数量的增长。
对应到面板就是耐力,血量和法力。
神和法力共享一个槽位,精和气有可外物代替,唯独神只能靠自己。哪怕是阴德,上面也有专属于自己的印记。
方镜法力值三万,耐力只有一万,血量两万,偏科严重。
外来死气侵入身体,方镜能够直接看见血量上限在飞快减少。
等到沈子山接管了他体内的生机,方镜发现自己的血量在和死气碰撞下不断减少,血量上限却在不断恢复。
半个时辰后,沈子山利用生机将死气压回丹田,然后顺手捞了一把生机填补到自己体内。
控制生机对抗死气的时候,沈子山发现自己体内生死严重不平衡,下意识用上刚才的经验,把死气压制在一个合适的区间。
随着死气被压制,沈子山双目逐渐变得清澈,自己就脱离了走火入魔状态。
“我...”
清醒过来的沈子山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方镜。
方镜目光灼灼地看着他,“刚才那下你是怎么做到的?”
生机和死气对抗的时候,每次只减少几十上百点,可沈子山最后那下,直接抽调了他半管血。
这招可太棒!
生机掠夺血量为己用,死气削减血量上限,一套下来估计没人能挡住。
沈子山无语,跟生死观不一样的人交流真的很困难。
方镜哪管这个,催促他赶紧整理好心得,传法殿那边还等着用呢。
“是你急着用吧。”
沈子山收回死气,将之和从方镜那里得来的生机一同收回到丹田。
经此一战,沈子山的法力发生质变。修炼出的法力将自动分成两份,一份是生,一份是死。
方镜那叫一个羡慕,他都还没确定要走哪条路。
“心得的事要多等些日子,我觉得现在的状态更适合悟道。”
“没事,你悟你的就是。”
方镜不着急,只是,“你不会又像刚才那样吧?”
眼睁睁看着生命消失,那可不是正常的悟道。
儒家的君子远庖厨听着挺虚伪,但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这种共情能力是不能缺失的,否则和庙里的泥胎有什么区别。
“对了,你不会坑过自己人吧?”
沈子山连连摇头,“没有,绝对没有。”
他才刚开始感悟,那是第一个被他盯上的素材。
第一次就感悟到走火入魔,也不知道他的天赋是好是坏。
方镜没在追问,这种事回头问问复活点人就知道。
“那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参悟?”
沈子山回答:“借死悟生有点危险,我准备反过来,去张神医那边悟道。”
“张神医?”
张仲景和华佗一直留在幽州编纂医书,方镜几次邀请他们加入凌霄派都被拒绝了,哪怕是金丹诀都没开始修炼。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修出法力后的身体和普通人不一样,这样的身体对于医术和药性没有参考价值。
两人打算等阳寿耗尽以后再加入凌霄派,生前的这点时间还是多带些学徒,把医书编撰得更详细。免得他们一死,这些医术就失传了。
对此方镜只能敬佩地说一句:先生高义。
这次征战,张仲景带了三千学徒来山越。华佗去的是凉州,也是一样的规模。
这些学徒基本上都是当地新收的,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和药不能乱用。
沈子山找到张仲景的时候,他正在给寨子里的巫医治病。
古代巫医不分家,明朝太医院还有祝由科呢,更何况汉末时期的山越。
但对比张仲景就不够看了,被点出病症后,寨子里的巫医当场就请张仲景帮忙治病。
沈子山跟在张仲景身边一座寨子,一座寨子地看下去,对于生死的感悟蹭蹭往上涨。
方镜也不遑多让,白天跟在张仲景身边蹭功德,晚上就抬头望天,参悟太阴。
他已经决定了,先走太阴之道。
若是走不通或者对太阴之道不满意,那就到时候再看,大不了废功重修。
方镜三分之二的法力都是依靠帝流浆强行修炼而来,因此当他下定决心走太阴之道后,对太阴的感悟飞速加深。
自古以来人类就没有停止过对月亮的想象,儒家借物喻人,以月亮承载其精神;道家认为万物都处于均衡之中,月亮和太阳就是阴阳的象征;佛教则是以月相的周期变化隐喻轮回。
这些方镜通通没有领会到,他帝流浆喝得太多,满脑子想的都是冷静与思考。
帝流浆作为启智灵物,依靠的就是让容易受到影响到情绪冷静下来,从而开始思考。
一旦学会思考,智慧便诞生了。
方镜领悟到这一点后,整个身体变得通透起来,在月光下若隐若现,仿佛和天地融为一体。
这是顿悟,沈子山生死之道入门的时候经历过。
方镜在山顶悟道,月光聚成一束落在他头顶。山下寨子里的人见到如此景象,赶紧焚香参拜。
沈子山想要阻止,却发现方镜气息非但没有紊乱,反而借着香火稳定下来。
顿悟时心与天地合,在感悟的同时也极易受到影响。沈子山每次顿悟都是找个没人的地方,以免被周围的人情绪影响。
没想到方镜这里好像变成了某种助力。
沈子山猜得不错。
方镜对太阴的思考全都来源于前世见闻,自己本身没有什么深刻的见解。
顿悟时思维运转速度极快,再加上太阴之道独特的智慧加成,那点浅薄的见识很快被消化殆尽。
方镜感觉到正在退出顿悟状态,突然发现有香火往自己身上汇聚。他轻轻触碰了一下,从中感受到了山下寨民对月亮的认知。
“勇敢和姻缘...”
方镜正要吐槽这两种意象是怎么融合到一起的,发现顿悟竟然还在持续。
不要白不要,方镜索性顺着这两个方向继续参悟。
“还真特么的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