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虚子目光幽深,停了片刻才道:“是你们师祖交待我,让我查找太虚尺的下落。”
众人听到师祖二字,都不由惊讶。
他们的师祖不是飞升了吗?
胡黄两位长老,也都从座位上站起来。
“师兄,师傅他老人家又找你了?”胡长老惊讶地问。
无虚子点头。
陆明庭好奇地问:“师尊,师祖不是飞升上界了吗?不是说上界之人是不能随意下界么,师祖他老人家如何找你?”
不光他,其他人也很好奇。
他们一直都听说师祖走的特殊通道飞升上界,然后想办法联系到了师尊,只是其中过程无虚子却从不多提。
他们纳闷却也不敢多问。
但也有猜测,或许,师祖是找到了去其他大陆的办法,然后在那里修炼飞升了。
但刚才萧俊辰和宋小月又告诉他们,五万年前仙魔大战结束后,不仅南大陆,东、西、北大陆也都再也没有修士飞升成功。
而这些大陆的灵气虽仍比南大陆浓郁,却也变得逐渐稀薄,甚至无法支持众多高阶修士修炼,高阶修士数量也变得越发稀少。
众人听闻这个消息,惊诧之余,也都十分好奇,他们师祖到底是怎么飞升的呢?
无虚子轻叹一声,表情从未有过的郑重,对众人道:“关于你们师祖的事,我一直没有对你们细讲,就是怕影响你们的道心,从而使你们误入歧途。
经过这几年观察,我发现你们修为进展迅速,道心也相当稳固。
现在将你们师祖的事讲给你们听也无妨,只希望你们能一直坚守自己的道心,不为被外界所扰。
无虚子环视了一圈众人,见他们都在仔细聆听,便继续道:“你们师祖灵根极其特殊,乃是阴灵根。
这种灵根极为罕见,拥有者往往都具有独特的修炼天赋。
除了灵气,阴气也有助于他的修为。
你们师祖弄清自己灵根的特殊之处后,便四处寻觅极阴之地,最终让他找到了一处非常适合他修炼的地方。
在那里,他的修炼速度可谓是一日千里,仅用了不到百年时间,就成功修炼至化神境。
一次机缘巧合,他无意中被带入阴间,幸好他的灵根能遮掩身上阳气,没被阴间发现。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咱们皓月界也只是三千世界中的一个中世界,尤其是南大陆,根本无法飞升。
你师祖便借着阴间通道混入到了另一个大世界。
在那个大世界修行两百余年,终顺利飞升至上界。
你们师祖离开皓月界时,两个师弟尚在筑基期,我元婴初期,再凭借你们师祖留下的法宝和丹药,无尘宗也算有自保之力。
两百年,我们师兄弟三人没有师尊的任何音讯,我们一度怀疑他是不是被困在某处秘境。
直到我进阶化神,一天晚上竟在梦中遇到师尊他老人家。
他通过托梦的方式,跟我讲述了他的这些经历。
因为他的缘故,阴界已经乱了百年,鬼差对进入阴界的阳魂检查得极为严苛。
然后又跟我讲了他的怀疑,说南大陆的锁灵结界,可能有上界之人参与。
若要打破锁灵结界对南大陆的束缚,最好是能查明真相。
但事关整个南大陆,仅凭我一人炎力根本无法办到。
好在我与天机子交情匪浅,便将自己所得的消息告知了他。
天机子很信息我,得知这些情况后,他便告知了三大宗门的化神修士,为帮我遮掩便对外宣称这是他卜算出来的。
锁灵结界不仅关系到南大陆的安危,更与那些化神修士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三大宗门的太上长老自然对这事上心,自然非常重视。
只是是时间过于久远,许多线索都难以寻觅。所以锁灵结界一事调查的非常缓慢。
幸而因小辰和小月的缘故,我得以进入万妖森林的沼泽底下,终于在那里有了重大发现,才算将锁灵结界一事调查出眉目。
在小辰和小月去东大陆前天几,我又一次收到了你们师祖的托梦。
他在梦中询问我关于锁灵结界的事情,我便将目前的调查结果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听完我的叙述,他告诉我,若真有魔被封印在南大陆,最好能找到当年太虚宗的震宗之宝太虚尺。
当年的仙魔之战中,太虚尺发挥巨大威力,帮助修士镇压许多魔族。
只要有了太虚尺,即便再遇到魔族,南大陆修士才能有之战之力。
你们师祖说,他也会在仙界继续追查当年与下界勾结的仙人的消息。
他还特意嘱咐我,一定要告诫门下弟子,如果将来不幸再次遭遇魔族,切不可掉以轻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绝对不能对魔族心慈手软。
无虚子絮絮叨叨,将灵虚道君的飞升过程讲了一遍。
胡黄两位长老早知晓此事,现在只是重听一遍,反应平平。
其他弟子却听得目瞪口呆。
没想到,他们师祖还有这样的际遇。
尤其是阴灵根,他们均是头一次听说。
“掌门师伯,有阴灵根,是不是还有阳灵根?”罗章一脸憨厚地问道。
无虚子颔首,“确实,除了咱们平常所知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灵根,及雷、冰、风变异灵根外,还有阴灵根、阳灵根和光灵根。
只不过,这些灵根比变异灵根更为罕见,数量极其稀少。”
而且这些灵根很可能以隐灵根的形式出现,除非遇到天大机缘,否则根本无法察觉他们的存在。
宋小月则暗中与萧俊辰传音道:“既然太虚尺对对付魔族有用,咱们下次再去西大陆,不如将其夺回来。”
萧俊辰表示,这事,要等他们下次去西大陆,再详细计划。
说完那些忧关南大陆的大事,顾轻舟将他们这两年的账本翻了出来。
这两年无行宗的店铺开了好几个,都是与天机宗合作,灵石虽在账上,但真没少挣。
经过再三思索,及与师尊、师叔们商议,顾轻舟在生意开始之初便设立了账本,除了三成划入宗门账上,剩余的,根据每个人的贡献,将收益划归每个人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