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214章有改动,已经在纵横订阅的读者可以重新看下,给您造成不便,雪花深感歉意!)
徐寿元缓缓开口道:“你有所不知,当时东瀛不过是个弹丸小国,那些浪客倭人时常抢劫入关商队,无恶不作,陛下这才下令征伐。”
“就算这天枫十三郎敢带兵穿过穿阳谷袭击,顶多是东州军多损失点将士,绝对的人数碾压下,顷刻就会土崩瓦解。”
“本来当时就算不走穿阳谷,要不了多少时间也能剿灭东瀛,我当时确实急功近利,也是想因此东州将士也能少些伤亡,没想到穿阳谷一把大火,哎——”
他重重叹了口气,神色无限惋惜。
宋凝霜随后道:“现在看来,左岳峰当时被傅阮策反,故意将穿阳谷的密道告诉了徐将军,然后让他带着东州军去送死么?”
陆羽摇了摇头:“你说的不完全对,如果真是这么简单,左岳峰就没有必要再带人去营救。”
“他这个人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阴险的多,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徐寿元神色晦暗道:“陆同知既然都已经知道了,直接去抓左岳峰便是,费尽心思的演这么出大戏有何用意?”
陆羽道:“这些都只是陆某的推测,你证明不了玉佩是他放进你营帐里,至于演戏则是为了钓更大的鱼。”
徐寿元问道:“你是说左岳峰要开始行动了?”
陆羽目光如炬道:“他栽赃你有三个目的。”
徐寿元问:“哪三个?”
陆羽道:“一来将你陷害成内奸,好让六殿下和我放松警惕。”
“二来声名显赫的剽骑将军被羁押,军心势必会受到影响,天枫十三郎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进攻边关!”
“三来前军交战,此地的营帐就会空虚,左岳峰也会趁此带着东瀛杀手潜入,救走柳生七兵卫!”
一字字,一句句,激昂有力地传进三人耳中,顿时僵在原地。
他们没有想到这左岳峰城府如此之高。
但更佩服的,还是陆羽的缜密心思,仅从一番对话,一些几乎很难被察觉到的线索,逐层地抽丝剥茧,将三条毒计直接扼杀在了襁褓之中!
平静下来,萧楚衍问道:“陆同知既然能发现左岳峰的阴谋,想必也已经想好了应对之法。”
陆羽道:“只需做好两个部署,天枫十三郎之所以会在此时进攻,正是因为徐将军被羁押,军心涣散,所以武将对战时,一定要赢,士气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我看过边境的地势,其中以千山岭和飞鸟岭最适合埋伏军队,六殿下只需让两个得力干将各率五千精兵蛰伏此处,届时三路夹击,东瀛军必备无疑!”
“好!”
萧楚衍心中也为之一振,又问道,“这另外一个部署是什么?”
陆羽道:“两军交战之时,左岳峰一定会趁机带着东瀛武者杀进来——”
话还没有说完,徐寿元便道:“我此时正被关押军中,正好带着将士去阻击!”
“不必。”
萧楚衍摆了摆手道,“半路阻击或许还能跑得了一两个,先放他们进来,届时再一网打尽!”
徐寿元应道:“是。”
萧楚衍拍着他的肩膀道:“徐将军,你是我大夏朝的忠臣良将,不过还是得委屈先顶着内奸的骂名,羁押在大营中一段时间了。”
听到“忠臣良将”这四个字,徐寿元内心五味陈杂,默然半晌,终于还是开口道:“六殿下,我乃是有罪之人,实在担不起此般赞誉,江夏屠镇一事,乃是我指使冯进所为!”
“哦?”
萧楚衍沉吟一声。
徐寿元继续道:“我当时确实带着对傅阮的恨意,以及担心江夏镇中还有其它东瀛细作才下令屠杀,但我也有自己的私心,便是担心穿阳谷大败的隐情泄露,仕途受损。”
“不过我现在已经明白了一点,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但还是希望殿下能先留着罪臣这条性命,等将这帮东瀛狗尽数杀尽之后,我自会以死谢罪,以慰告数千条无辜枉死的冤魂!”
萧楚衍怅然道:“等战局平定,本王自会将徐将军的功劳和罪责如实禀告朝廷,是非论证,自由陛下决断。”
徐寿元道:“多谢主帅!”
说完,他又深深朝陆羽躬了一礼,随即被锦衣卫押走,和假装成柳生七兵卫的陈广关在了一起。
萧楚衍回到案桌:“召王得胜和范挺前来觐见!”
须臾功夫,两名身躯魁梧,虎背熊腰的大将走进:“参见主帅!”
萧楚衍按照陆羽的计策发号施令道:“命你二人立即领五千精兵出关,埋伏在飞鸟岭和千山岭中,准备合歼东瀛军!”
“切记,动作一定要轻,速度一定要快,走漏了任何风声,提头来见!”
“遵命!”
两人齐声应道,旋即走出了大帐。
萧楚衍随后道:“现在万事俱备,陆同知,接下来咱们便静静等着鱼饵上钩吧?”
“六殿下所言甚是。”
陆羽行了一礼,转身离开。
“这左岳峰不仅是东州军的内奸,同样还是傅瑜楼的亲生父亲,他要是知道了此事,心中不知又会作何感想。”
宋凝霜不由得叹了口气。
心想这傅瑜楼全镇被屠,母亲被杀,若是再得知亲生父亲还活着,却是个恶贯满盈之人,估计随时都会崩溃。
陆羽眺望着远方,淡淡道:“人总是需要成长的。”
……
翌日。
主帅营帐内已经聚集了大批将士。
“主帅,徐将军到底犯了什么罪,为什么会被看押起来?”
“徐将军战功显赫,劳苦功高,属下愿为将军作保!”
“属下也愿作保!”
众将军跪地求情道。
萧楚衍眼角一瞥,不动声色道:“诸位将士稍安勿躁,徐寿元现在只是处于接受调查的阶段,如果证实他没有问题的话,马上就会被官复原职。”
“这——”
得到这么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众人自是心有不甘,但又不好再说些什么,只能闭口不言。
正在这时,一声急切的叫喊打破了这种宁静。
“报!东瀛军已抵达城下,正在叫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