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您清廉!”简丽瞪他一眼,“您是东家,留间上房怎么了?从红利里扣便是。对外只说您租的,月钱三两银子可好?”
想到驿站确实简陋,林彦秋勉强应下。推门入内,但见陈设简朴:一张榉木拔步床,青纱帐幔低垂;靠窗摆着书案,笔墨纸砚俱全;角落里还有个柏木浴桶。
简丽倚着门框道:“已吩咐过了,换洗衣物搁在藤箱里自有人浆洗。用膳时使唤小二传话便是。只一样,夜宵只有阳春面。”
听到“阳春面”三字,林彦秋连连摆手:“快别提这个!当年赶考时不知吃了多少,如今听着就反胃。”
说着瘫倒在床,竟朝简丽招手:“过来,给本官捶捶腿。”
简丽没料到他突然这般放肆,其实林彦秋只是腿酸得厉害。她做贼似的回头张望,飞快掩上门,坐在床沿替他脱了皂靴。
“要死了!青天白日的...”简丽红着脸嘀咕,手上却不停,轻重有度地捶打起来。林彦秋实在乏极,竟在这捶打声中沉沉睡去,连她后面说了什么都没听见。
简丽低头捶了半晌,见林彦秋毫无动静,侧首一瞧,发现他已酣然入睡。不由轻咬朱唇,心道这人倒睡得安稳。转念又想,这为官之人表面风光,实则也是劳心劳力。
一觉醒来,已是暮色四合。这厢房位置甚好,二楼窗外并无遮挡,但见天际残阳如血,最后一抹霞光正与夜色纠缠。山风穿窗而入,带着松柏清香,令人神清气爽。
林彦秋正欲沐浴,却发现换洗衣物俱在驿站。刚推开门,便见廊下当值的青衣婢女盈盈起身:“林大人,您的行李掌柜已命人从驿站取来,可要现在送入?”
闻言林彦秋面色一沉,强压怒火道:“取来与我。”又添了句,“唤你们掌柜来见。”
其实行李不多,不过一个樟木衣箱并一筐书简。原想着闲暇时读些闲书,岂料到任后案牍劳形,连公文都批阅不完。
林彦秋坐在床沿抽着旱烟,思忖着该如何训诫简丽。这般擅作主张的毛病断不能纵容,齐芝怡自作主张尚惹他动怒,何况区区一个掌柜?
不多时,门上铜环轻响。开门见简丽笑吟吟立在门外:“大人寻我?”
林彦秋瞥见廊下已无那婢女身影。简丽会意道:“打发她去后院晾衣裳了。”
“进来说话。”林彦秋侧身让开,声音里带着山雨欲来的寒意。
林彦秋将简丽让进厢房,刚掩上雕花木门,转身便见简丽已打开他的樟木衣箱,正将一件靛青直裰往衣柜里挂。他不由苦笑摇头。
“可知未经许可擅动他人物事,是为失礼?”林彦秋语气微沉。简丽背影一僵,手上动作顿了顿。“午后见大人酣睡,恐您起身需更衣盥洗,便去驿站讨要。妾身假托是大人差遣...”她转身福了福,“到了才知您行装简素,索性都取了来。下不为例。”
这番解释让林彦秋准备好的训诫无处着落。他暗自诧异,这妇人竟如此机敏,怕是午后取行李时便已想好这番说辞。
见林彦秋沉默,简丽继续整理衣物。最后取出一套素纱寝衣铺在拔步床上:“大人可还有吩咐?”
林彦秋忽想探探这妇人的底细,便指了指玫瑰椅:“坐下说话,且说说你的过往。”一个下属是否愿坦白过往,在他眼中亦是忠心的试金石。
简丽怔了怔,眼中掠过一丝黯然:“原当大人不稀得听这些...”她不安地绞着帕子,“妾身本是商贾之女,嫁过人又和离了。后来在兄长经营的‘曲径轩’帮衬...”
听出她语焉不详,林彦秋料想其中必有隐衷。既然不愿多说,他也不勉强,起身道:“且去吧,本官要沐浴了。”
简丽却突然咬唇道:“妾身...非是贞洁烈妇。”她声音渐低,“先夫...不能人道,求医问药皆无果。后来他自请下堂,远走他乡...”说到此处竟抬起头来,“直至遇见大人这般英伟男儿,才知何为心动。”
她越说声越小,最后几乎将脸埋进衣襟。待抬头时,却发现林彦秋早已转入屏风后的浴间,只余一扇云母屏风微微晃动。
简丽羞愤难当,一头扑在锦被上,攥着绣花枕连连捶打,口中不住低骂:“不知羞的蹄子!”
正巧林彦秋从屏风后转出取换洗衣物,见状诧异道:“这是骂谁?”简丽闻声抬头,霎时面红耳赤,慌得连绣鞋都来不及穿好,提着裙角夺门而逃。
望着她仓皇的背影,林彦秋不由失笑。沐浴更衣后神清气爽,他倚在湘竹榻上翻着新到的邸报。难得偷闲片刻,却不过半盏茶工夫,门上铜环便清脆作响。
“何人?”林彦秋叹着气起身开门,只见风尘仆仆的年桦与陈振立在廊下,衣摆上还沾着驿道尘土。
“快进来!”林彦秋将二人让进屋。随行的小厮手脚麻利地奉上明前龙井,又悄然退下。
见二人精神尚佳,林彦秋笑问:“此番招募如何?”
“共得五百余名士子投帖!”年桦兴奋地搓着手,“连《江南邸报》的笔政都来采风了!”陈振忙不迭展开最新邸报,两人紧张得坐立不安,生怕漏看半个字。
但见邸报上写道:“布政使方大人今日亲临贡院,盛赞此番乡学塾师招募乃‘顺应朝廷教化万民之策’...”读至此处,二人已是汗透重衫。
“万幸未曾失仪。”陈振拭着额角冷汗。
“方大人来得突然,我等全无准备。”年桦后怕道。原来方布政使微服私访,幸而平日功课做得足,不过发放名帖、解答疑问等常例,倒也未出纰漏。
林彦秋捻须沉吟,没料到方裕同动作如此迅捷。看来推行新政之事,朝廷怕是近日就要明发谕旨了。窗外暮鼓声声,惊起檐下一对栖鸽。
李树堂每日必览《江南邸报》,今日得闲,正襟危坐于书房,就着烛光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