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该啊,真是活该,他美国不是牛吗?哼,牛还让人家给炸了。”文胜幸灾乐祸:“炸了也白炸,找到人了吗?叫什么,什么登?人家炸完了你,不还是抓不到?这个就叫厉害,什么登来着?”
“四叔,是本拉登。”国新连忙补充,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又到了年初一的晚上,刘氏宗族的男人们,都聚在文珍家,开始天南海北,谈天说地的时候了。文胜刚才说的,是发生在去年九月十一日的那档子事。美国遭受恐怖分子,劫持了民航客机,撞了美国世贸中心,还有五角大楼,史称“911事件”。
“四叔,911这件事吧,是国际恐怖主义袭击,咱们全人类应该联合起来,一起打击恐怖主义。咱虽然跟美国政府,关系不好,但美国人民是无辜的吧?咱不应该幸灾乐祸。”国岗道。
“你看,国岗这老师没白当,跟咱不一样,觉悟就是高。”文彬道:“老四,你别每天就知道打打杀杀,要是恐怖分子开着飞机,撞你家那五间房,你高兴啊?”
“切,他敢,看我不一泡尿,把他给呲下来。”文胜道。
众人又哈哈大笑起来。
“要不是美国的911,美英联军也不会打阿富汗吧?弄的阿富汗现在,老百姓可是跟着遭殃了,成天的打来打去。”文珍若有所思:“还是咱们国家太平,咱现在的安稳日子,可都是老一辈的解放军,他们辛辛苦苦,给咱打下的太平天下。”
“就是,这个美国,英国,可不是东西了,净是到处欺负人,要不我说,美国活该被炸呢。”文胜道。
“海湾那旮沓挺闹心,美英合伙欺负人,谢谢。”一旁的国长,想起了大前年,赵本山和宋丹丹,在春晚上演小品的台词。
“他欺负人,现在也不敢欺负咱了。”国新道:“要我说,去年咱国家,最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就是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咱容易吗?跟人家谈了15年,最后终于进了wto的大门。”
“是啊,是啊,咱们国家,现在越来越强大了。”众人随声附和。
“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咱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得强大,那是世界各国,都有目共睹的。连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这些发达国家都承认。要不然,去年的十月底,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在咱上海开吗?”国岗道:“这就是别的国家认可咱。”
“是啊,是啊。”众人又点了点头,无不为国家的富强,而感到自豪。说完了国际大事,众人又七嘴八舌,开始说各自的小事。
文珍一直很关心,哥哥文春,在天津军粮城的情况,便问国喜和国安:“军粮城,你春大爷,还有国忠,国兴他们的厂子,怎么样了?”
国喜道:“去年效益挺好的,都发了财。”
国安道:“我现在自己单干了,弄了个皮包公司,有时候,也接一些兴哥,忠哥给我的活。”
文珍自然早就听说了,国安现在自己单干了。文珍会时不时的,跟哥哥文春打电话。老家在天津的这几个人,在天津发生了什么事,老家这边,有什么事,兄弟俩之间互通有无。
“干的行吗?”文珍叮嘱:“国安,你好好干,有用的着你春大爷的地方,就说话。”
“知道,大爷。”国安道:“去年接了一些活,多多少少,赚点。”国安一直很谦虚,自己单干后,挣的钱自然是比在别人手下打工,要多的多。
“赚了多少啊?”一旁的国旗问:“都说你去年,可是发财了。”
“哎呀,哪有哪有,刚好够媳妇孩子花销。”国安道。
“我才不信呢,你小子,闷声发大财。”国旗很是羡慕国安,当初,他,国安,国增,仨人一起在王文中学上初中,每天一起走,一起回,如今岁月一晃,都二三十年了,他们这哥仨,可真是天壤地别。现在,顶数他自己混的最差了,还是跟在春大爷一家手下打工,他也想自己干点什么,可他能干什么?只是有心无力。不,自己连那个单干的心都没有。
“国增,你呢,去年在餐具厂,也没少赚钱吧?”国旗又想到了国增。
“我,我还行。”国增也是谦虚,去年自己跑业务,着实赚了不少钱,但这些钱,也没剩下多少,拿出了至少一半多,都用到给大舅子景明治病了。
“对了,你家大舅子,那个马景明,怎么样了?”国旗忽然想到,自己还曾经和景明一起玩过,还去过他家吃饭呢:“不是说,是癌症晚期吗?”
“嗯。”国增点了点头:“年前,我去看他了,人都瘫了半年多了,唉,活受罪啊。”
“景明这个人不错。”国旗道:“仗义。你说,年纪轻轻的,唉,真是可惜。”
文店,文信,文利,兄弟三人,坐在角落里,只是听着大家说话,却不怎么吭声,这种场合,他们现在年龄大了,越来越变得不爱说话。
文珍的三儿子国胤,和国长坐在一起,俩人嗑着瓜子,说着业务上的事,如今,他们都在国兴的厂子里干,平日里就抬头不见低头见,俩人的关系更亲近一些,国长道:“我看,你早晚也得自己单干。”
“时机还不成熟。”国胤道:“要是我单干了,你要不也入个股?”
“我可没那么多本钱。”国长笑了笑:“也没你们那么多想法,我就在兴哥的手底下,老老实实的打工吧。”
“国邦,你什么时候结婚啊?”国旺挨着国邦,见国邦今天,却不怎么说话。
国邦中午,跟县里的几个小混混,刚喝完酒,下午虽然睡了一觉,但现在,酒劲还没醒呢,还稀里糊涂的头昏脑涨,所以这才没怎么说话:“快了,快了。”
“今年结啊?”国旺道。
“嗨,还不是下面,一进一出的事?咱想什么时候结,就什么时候结。”国邦笑了笑,女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如今,自己正和县城北边的一个村,一个姓程的姑娘在搞对象。
“你,你瞎说什么呢,还有孩子呢。”国旺望了望那些小孩,刘旭,刘路,海朝,海伦,海振,海超等。
说到孩子,文珍望了望这些孙子们:“刘旭,你过了今年麦秋,上几年级了?”
刘旭道:“爷爷,我就上三年级了。”
“嗯,真快啊。”文珍点了点头:“我听说,你过年考试的时候,又考了个全班第一?”
“嗯。”刘旭点了点头,表情倒是很轻松。
“海朝呢?”文珍又把目光,看向了比刘旭,小一岁的海朝:“你呢?”
“我也是第一。”海朝看了看文珍爷爷,又看了看刘旭,哥俩一个一年级,一个二年级,都是学习好的苗子。
“海伦呢?”文珍又看了看海伦。
“我第二。”海伦笑了笑:“就比旭哥哥差两分。”
“都是好孩子啊,你们都好好念书,咱老刘家,海字辈里,就指着你们几个,出大学生了。”文珍这话,是恨铁不成钢,自己的两个亲孙子,国新家的海丰,国伟家的海江,他是指望不上了。这俩亲孙子,能安安稳稳的念完初中,他就烧高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