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玉米地里。
眼瞅着快晌午了,大家干活的劲头越来越差,隔一会儿就朝小路张望。
直到看见林淑芬提着水壶走远,才都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儿了。原来仙女今天不来了啊!
杜小云来送饭时,看见爹妈唉声叹气的样儿,纳闷地问:\"娘,你们这是咋了?从昨儿个就魂不守舍的。\"
\"唉,你不懂。\"杜母摆摆手。
杜父突然一拍脑门:\"小云啊,你不是跟那姑娘差不多大吗?没事多去找她玩儿,帮着干点活儿。\"
\"就是就是,\"杜母赶紧接话,\"仙...小姑娘柔柔弱弱的,哪能干粗活。”
杜小云听得一头雾水:\"爹,娘,你们说的是谁啊?\"心里还嘀咕:凭什么让我给她干活?
?
杜母这才想起闺女还没见过那小仙女,压低声音说:\"村东头李老拐家新搬来那户,你知道吧?\"
\"知道啊,下放来的。\"
\"那他家闺女你见过没?\"
\"见过啊,\"杜小云点头,\"昨天崔柱子带人欺负她,还是我帮着解围的呢。\"
\"啥?!\"杜父嗷一嗓子蹦起来,把周围人都吓了一跳。
旁边崔柱子的爹崔建国正蹲着吃饭呢,被这嗓子吓得筷子都掉了:\"杜老二你发啥癔症呢?\"
杜父指着崔建国的鼻子就骂:\"你还有脸问?你家那小兔崽子除了欺负人还会啥?十二岁的半大小子,活不干整天耍混蛋!\"
崔建国刚要还嘴,就听杜父接着说:\"你家那小混蛋昨天欺负程家闺女,要不是我家小云拦着,指不定出啥事呢!\"
崔建国一下子懵了,转头看见不远处的树下,程志远两口子正冷着脸往这边看。
他脸上顿时火烧火燎的,四周先是一静,紧接着乡亲们也开始对着他指指点点。
\"这小王八羔子!\"崔建国抄起根柳条就往家跑,\"看我不抽烂他的屁股!\"
几个年轻后生互相使了个眼色,心里都盘算着:等收工了非得找机会揍那小子一顿,给仙女出出气。
杨思思最近总觉得向阳大队处处透着古怪,就连她最看好的郑向阳也变得不对劲起来。
向阳大队有南北两片玉米地,新来的知青们被安排在北边上工,和老知青们分开居住。
正因为这样,见过姮妜的,只有郑向阳这批新来的知青。
那天杨思思特意精心打扮后\"偶遇\"了郑向阳。
她能感觉到,这个男主对她是有好感的。可昨天再见面时,郑向阳竟然对她视而不见。
更让她恼火的是杜小云。这几天她每次想找这个气运之子,对方总能找借口溜走。
从小到大顺风顺水的杨思思,头一次遇到这么不顺心的事。
她甚至怀疑自己的系统是不是出了问题。
按照系统的规则,要夺取气运之子的气运,必须频繁接触。
虽然普通人的气运也能获取,但量太少。而且一旦多取一点,那些人就会倒大霉。
所以杨思思向来只敢在多人身上各取一点点,就像薅羊毛一样,生怕把羊给薅死了。
与此同时,另一边。
林淑芬家的院子在这短短一周里焕然一新。
原本破败的院落变得整整齐齐,屋里添置了全套家具,两间屋子的火炕也都盘好晾干了。
大队长赵卫国甚至暗示可以给他们换个更好的住处,不过被程志远婉拒了。
而在向阳大队最偏僻的山脚下,几间摇摇欲坠的木屋组成了所谓的\"牛棚\"。
这里住着好几户被下放改造的人家。有曾经的大学教授,也有往日的领导干部。
如今他们都成了\"阶级敌人\",连监狱里的犯人都比他们强。
至少犯人还知道自己的刑期,而他们眼前只有望不到头的黑暗。
说是牛棚,倒不是真的和牛同住。
只是这些简陋的木屋连火炕都没有,在东北的寒冬里,住在里面简直是要人命。
能熬过上一个冬天的几户人家,都是靠着顽强的意志力硬撑下来的。
但下一个冬天会怎样,谁也不敢想。
这几天正好是农闲时节,拔完草后要等三天才能间苗、追肥。
牛棚里的人除了上山捡柴,总算能喘口气了。
山坡上,姮妜静静地坐着,目光落在坡下那几个佝偻的身影上。
灾荒年刚过去没几年,村民们日子虽然清苦,但和这些人比起来,简直算得上幸福了。
\"你在看什么?\"一个低沉的男声突然响起。
姮妜微微侧头,看见不远处站着一个年轻男子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
少女的目光又转回牛棚,声音轻柔得像山间的溪流:\"在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