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臧荼终究平复下了心情,抬头对大臣说道:“召见诸文武入大殿商议。”
我家大王也是豪杰.......大臣心中一定,躬身应道:“是。”
大臣走后,臧荼让太监去叫更多太监进来,穿戴上了燕王冕服,坐等消息。
等太监回报文武到齐之后。臧荼这才在太监、护卫的簇拥下前往大殿,再经过便门进入大殿来到御座上坐下。
“大王。”群臣躬身行礼道。
“免礼。”臧荼沉声说道。顿了顿,他把事情说了一遍,问道:“诸卿。韩王自恃才力,欺凌诸侯。匈奴残暴不仁,恐怕怨恨燕国。局势艰险,诸卿可有策谋,解燕国之难?”
都是燕国重臣,事情他们都知道了,因而都比较平静。
燕丞相张胜躬身行礼道:“大王。燕弱小,应该侍奉大诸侯。但韩王狼子野心,无能为也。臣以为向北应该对匈奴人顺从。遣使臣带着珍宝前往匈奴。”
“向西与赵国一起抵抗韩国。在内修葺城墙、关隘。训练甲兵,建造弓弩以为守备。”
顿了顿后,他又说道:“请大王马上派人前往赵国,与赵王商议对策。”
臧荼很无奈,燕赵早就已经联盟。城墙、关隘他也一直在修建,精兵也训练不停。
只有派遣使臣带着珍宝去匈奴才是新主意。而且也不是什么好主意,毕竟是卑躬屈膝。
这偌大的殿宇内,燕国的诸大臣却没有一个好的策略。
燕国人才少啊......臧荼深深无奈,呼吸了一口气后,点头说道:“善。”
然后他又满眼希冀的看了一眼群臣,问道:“诸卿还有建言吗?”
群臣互相看了看后,都是一言不发。
臧荼越发无奈,只得依计行事。
..........
邯郸。
经过无数次厮杀,邯郸残破。城中人口少,但因为赵王歇、陈馀都在邯郸。
兵马却不少。
城上城内兵卒横行,肃杀之气盈满天空。
代王官邸,书房内。
代王陈馀正在处理公文。赵国初定,事情极多。他擅长带兵打仗,而不是处理朝政,不由有些焦头烂额。而且当下的局势,也让他坐立不安,无法专心处理朝政。
“冒顿。你可一定要攻入长城,重创韩婴。这样我才有时间来稳定赵国,积蓄力量。”
陈馀终于看不下去,放下了竹简,捏着胡须长叹了一声。
他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击败了张耳,夺回了赵国全境,不是因为他的军队强大,而是张耳不擅长军事。
赵国的军队人数虽然多,勇士也强壮,但甲胄少,训练不足,军纪一般。
他需要时间。
原本他派遣赵夕前往太行与韩婴争夺太行山以争取时间,局势的发展让他欢喜。
赵夕围困夏说占据上风。
韩婴不知道是自大狂妄,还是有人给韩婴出了一个馊主意,竟然杀了白羊王子。同时与匈奴、燕赵为敌。
他大喜之下忙派人去与白羊、楼烦联络,端正坐姿,准备看热闹。结果.......
白羊、楼烦被韩王婴击破,赵夕被杀。
数万匈奴勇士,被彭越制作成京观。这件事情不仅没有对韩国造成伤害,反而更加增添了韩婴的威势。
增强了韩国的声望。真当之无愧的强国。
幸好冒顿南下,再次给了他希望。
尽管他知道希望不大。韩王婴占据表里山河,东边太行已经稳固,南边黄河天堑。
最主要的是秦王嬴政掏空秦国,为韩王婴建造的长城。
他内心知道,就算冒顿有数十万铁骑,也很难越过长城一步。
就在这时,一名心腹从外走了进来。疾步来到了他的身旁单膝跪下,附耳说了几句。
陈馀看到心腹脸色阴沉,便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当他听心腹说完后,还是忍不住发了一会儿呆。
他知道希望不大,但也没想到冒顿打也没有打就放弃了,甚至还与韩婴开边市,互通有无。
韩婴从冒顿手中获取战马、牛羊、皮革、河套夏人。这一战中,韩婴又从白羊、楼烦手中获取了大量的妇人,以配给将士、民壮。
韩氏的实力会越来越强。
而赵国呢?土地虽广,虽然肥沃,但人口经过战争的杀戮,实力其实已经很弱了。
许久后,陈馀才从发呆的状态中脱离出来,抬头对心腹道:“准备车马,我要入宫见大王。”
“是。”心腹躬身应是,转身离开了。
“楚王无法攻陷河内,冒顿无法突破长城。韩王占据表里山河,势大兵强,威震天下。我与他敌对,难,难,难。”陈馀摇了摇头整理了一下仪容,等心腹来报车马已经准备好了,他才起身离开书房,乘坐上帷车前往王宫。
一座温暖的小殿内。赵王歇与代王陈馀面对面跪坐。
赵王歇脸色憔悴,满脸希冀的问道:“卿。韩王婴自恃文武之才,欺凌燕赵。与匈奴、楚王激战。威震天下。燕赵衰弱,卿计将安出?”
来之前,陈馀已经有了腹稿。对赵王歇行礼道:“大王说的是。韩王强横叵测,绝非等闲之辈。为今之计,赵国应当内修政理,训练精兵。外合纵连横。”
顿了顿后,陈馀目中泛起精芒,说道:“现在燕赵是唇齿,燕国自不必说。”
“楚王恨不得吞噬韩王婴血肉,与燕赵是盟友。也不用说。不如争取齐国。”
赵王歇微微一愣,很是惊讶道:“争取齐国?”
楚王数次入寇齐国,屠杀齐国百姓。赵与楚结盟,赵国怎么能争取齐国?
陈馀目中泛起精芒道:“诸侯合纵连横,今日你背叛我,明日你背叛我。韩王婴不就背叛了楚王吗?”
“因为齐国与韩国结盟。所以现在楚王不断派兵疲惫齐国。齐国疲于奔命。赵可以派遣能说会道的使臣前往齐国,游说齐国与楚国停了干戈。这样一来楚国就能从齐国抽调力量,专心对付汉王、韩王。而且只是停了干戈,不是结盟。齐国不用有负担。”
赵王歇的眼睛一亮,欣然点头道:“善。”
赵国依计行事。
内修政理,训练精兵,合纵连横。以抗衡越来越强大的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