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线索追寻
飞空梭的能量帆划破晨雾,在中原腹地的山峦间留下淡金色轨迹。苏璃月展开最新绘制的异象分布图,图上用朱砂标注的异常点已增至二十七处,像撒落在大陆版图上的火星。墨寒渊的断剑悬在地图中央,剑穗上的灵脉珊瑚随气流轻摆,指向东南方一片被晨雾笼罩的山谷 —— 那里是今日的目的地,也是所有异常点中能量波动最微弱,却最诡异的一处。
一、中原古镇:时间碎片的低语
洛阳城以西的 “落霞镇”,是首个被走访的异常点。这座以晚霞闻名的古镇,如今却被时间的迷雾笼罩:镇东头的包子铺,蒸笼里的白面馒头半个时辰就会发霉变黑;而镇西的老槐树,飘落的叶子竟能逆向飞回枝头。
“七日前,镇中心的钟楼突然停了。” 镇里的老掌柜抚摸着柜台前的铜秤,秤砣上的铜绿在晨光中忽明忽暗,“从那以后,怪事就没断过。我这铺子的算盘,夜里会自己算账,算的都是二十年前的旧账。” 他掀开账本,泛黄的纸页上,墨迹在众人眼前缓缓褪去,露出底下另一行截然不同的记录。
苏璃月让阿杏取出 “时间共振仪”,仪器的水晶屏上立即浮现出无数细小的光斑 —— 那是游离在空气中的时间碎片。当她将手贴近老槐树的树干,指尖传来刺痛感:“这些碎片带着强烈的情绪印记,像是…… 恐惧和绝望。”
在镇外的乱葬岗,他们发现了更惊人的景象。新坟上的纸钱在逆风飞舞,坟头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荣交替。墨寒渊用断剑挑起一张纸钱,纸钱上的字迹突然扭曲成一行血字:“它在啃食时间”。这行字很快消散,却让众人脊背发凉 ——“它” 究竟指什么?
离开落霞镇时,老掌柜塞给苏璃月一包用红布包裹的东西。打开一看,是七枚不同时辰的铜钱,铜钱边缘都有细微的齿痕。“这是从钟楼的齿轮里找到的,” 老掌柜的声音带着颤抖,“每枚铜钱,都对应着一个消失的镇民。”
二、北境山村:空间褶皱的印记
北境冰封城附近的 “石洼村”,藏在雪山与密林的夹缝中。村子不大,三十余户人家却有近半房屋空着,门框上挂着的避邪符纸,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倾斜 —— 那是村后的黑风谷。
“进过黑风谷的人,就没全须全尾出来过。” 向导是个跛脚的猎户,他指着自己的瘸腿,“我三年前在谷里追一只雪狐,明明看到它钻进了左边的山洞,进去后却发现是右边的悬崖。等我爬上来,村子里的日头竟还是我进山时的模样。”
阿澈用激光测距仪扫描黑风谷,仪器显示谷内的空间距离在不断变化:有时测得深百丈,有时却只有十丈。更诡异的是,谷口的地面上,布满了与归墟祭坛相同的螺旋印记,只是这些印记是倒过来的,像一个个吞噬空间的漩涡。
“这些印记是新刻的。” 墨寒渊蹲下身,指尖抚过印记边缘的冰碴,“冰面的冻融痕迹不到三日,有人在刻意维持空间褶皱。” 他让弟子们在谷口布下 “空间锚”,当锚钉刺入地面时,周围的空气发出玻璃破碎般的脆响,远处的密林里传来几声非人的嘶吼。
在村头的老榆树下,几位老人围着火塘烤火。其中最年长的婆婆,从怀里掏出一块裂成三片的玉佩:“这是我儿子的,他进谷后就没回来,玉佩却在三天前自己从土里冒出来。” 玉佩的裂痕中,卡着一丝银色的纤维,与机械医者的纳米材料完全一致。
三、归墟渔村:能量漩涡的呢喃
归墟边缘的 “望海村”,是个世代以打渔为生的村落。与其他异常点不同,这里没有明显的时间或空间错乱,却弥漫着一股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连最勇猛的渔民都不敢出海。
“海里的影子越来越多了。” 老渔民枯瘦的手指指向迷雾海域,“那些影子不像是鱼,倒像是…… 人。有好几次,我看到影子里有人挥手求救,划过去却什么都没有,渔网反而会被一种黏糊糊的东西缠住。” 他展示着一张破损的渔网,网眼上残留的银色粘液,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阿澈用 “能量分析仪” 检测粘液,屏幕上的波形与归墟祭坛的能量图谱高度吻合,只是频率更低沉:“这是混沌之眼的能量,却被某种力量稀释了,像…… 被掺了水的毒药。” 他将一小滴传承能量滴入粘液,粘液立即沸腾起来,化作一缕黑烟,在空中凝结成螺旋状。
苏璃月注意到村里的祠堂有些异样。祠堂供奉的海神像,底座上刻着的海浪纹竟是由无数细小的螺旋符号组成。她让阿竹拓印这些符号,拓片在阳光下干燥时,竟自动折叠成一艘小船的形状,船帆上的符号与神秘盛会上的邀请函如出一辙。
“祠堂的老神父昨夜疯了。” 村长搓着粗糙的手,“他说看到海神从海里出来,海神的眼睛是两个漩涡,漩涡里有无数人在挣扎。” 当众人赶到神父的住处,只看到墙上用血画满的符号,和一本翻开的《海经》,书页上 “归墟” 二字被反复圈点。
四、古老村落:尘封的日记
在连续走访七处异常点后,线索渐渐指向东南方的 “迷雾谷”。据当地县志记载,谷中有个与世隔绝的古老村落,村民自称是 “守谷人” 的后裔,世代守护着某种秘密。
进入迷雾谷的过程异常艰难。谷口的浓雾能吞噬光线,指南针在这里完全失效,连飞空梭的导航系统都频频失灵。墨寒渊让弟子们用 “空间锚” 在沿途做标记,锚钉刺入地面时,会发出清脆的鸣响,像在回应某种古老的呼唤。
村落藏在山谷深处的盆地里,几十间石屋错落有致,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苔藓,看起来已有数百年历史。奇怪的是,村里竟看不到年轻人,只有几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坐在晒谷场上晒太阳,对突然出现的众人毫不惊讶。
“你们终于来了。” 最年长的老者拄着蛇头拐杖,拐杖顶端的绿宝石与苏璃月的青铜钥匙产生共鸣,“先祖的预言说,当时空开始错乱,持有‘创世之钥’的人会来这里。” 他领着众人走进村中心的石屋,石屋的墙壁上,布满了与异常点相同的螺旋符号。
在石屋的地窖里,老者取出一个积满灰尘的木箱。箱子打开的瞬间,一股混合着霉味与檀香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几十本日记,最上面的一本封面已经残破,边角却异常光滑,显然被人反复翻阅过。
“这是‘守谷人’世代相传的日记,” 老者的手指拂过泛黄的纸页,“记载着混沌之眼的秘密,也记载着…… 如何阻止它。”
五、日记的秘密:真相的碎片
苏璃月翻开最古老的那本日记,墨迹是用某种植物汁液制成的,在灯光下呈现出暗绿色。开篇的日期已模糊不清,只能辨认出 “混沌元年” 四个字,内容却让众人呼吸一滞:
“今日,‘织网者’又在祭坛添加了新的符文。他们说,这是为了让‘天之眼’睁开,让时间和空间重归‘完美’。可我看到祭品的眼睛里,映出的是我们自己的脸。”
“空间开始出现褶皱,村西的井里,能看到三天后的月亮。长老说,这是‘天之眼’在呼吸,吸进的是现在,吐出的是过去或未来。”
“找到‘创世医师’留下的石碑,上面说‘天之眼’的核心是‘平衡’,过度唤醒会导致它吞噬一切。阻止它的方法,藏在‘十二灵脉’的节点上,需要‘同源之力’同时注入……”
日记的中间几页被虫蛀了,只剩下断断续续的字句:“星界的光…… 机械的影…… 两者交织…… 钥匙……” 最后一页的字迹格外潦草,像是在极度恐慌中写下的:“它醒了,眼睛里全是银色的线,那些线在编织…… 不,是在缝合…… 缝合我们的世界和……”
最后几个字被血污覆盖,看不清内容。但结合之前的发现,众人已拼凑出大致真相:星界医者与机械医者联手,试图通过十二座灵脉节点的能量网络,唤醒归墟底部的混沌之眼,而混沌之眼的能量,正在通过时空异象吞噬大陆的时空结构。
“‘同源之力’指的是传承能量。” 苏璃月合上日记,青铜钥匙在她掌心灼热,“日记里说的‘十二灵脉节点’,正是我们的十二座分院。” 墨寒渊的断剑重重砸在石地上:“他们利用我们的医学网络,作为唤醒混沌之眼的工具!”
离开古老村落时,老者将那本关键的日记赠予苏璃月:“先祖说,当日记被读懂时,‘守谷人’的使命就完成了。” 他指着村口的古树,树上的年轮竟呈现出螺旋状,“这棵树的年轮,会指引你们找到最后一个节点。”
飞空梭再次升空,苏璃月将日记摊在膝盖上,指尖划过那些模糊的字迹。她知道,这些碎片化的线索,正指向一个足以颠覆大陆的真相,而他们必须在混沌之眼完全睁开前,找到阻止它的方法。日记本的夹层里,掉出一片干枯的叶子,叶子的脉络,与归墟祭坛的能量流向图,完美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