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晨雾带着草原的凉意,漫过燕云边境的 “榆关集结点”。李二郎望着远处渐渐清晰的边境线,身后的联防队员们已收拾好帐篷 —— 经过三日巡查,他们从居庸关到榆关,全程两百里,未发现任何异常,此刻正准备返程。耶律帖木儿的牧民们牵着雪蹄马,马背上驮着剩余的干粮和草药,萧斡里则在清点 “信号箭”,确保出发时带的三十支箭一支不少,每支都用布包好,防止受潮。

“最后检查一遍装备,尤其是《巡查日志》,要详细记录这三日的情况,” 李二郎对身旁的边军小校周峰说,“回去后要交给范大人审阅,这是咱们首次联合巡查的成果,不能有半点疏漏。” 周峰点头,翻开日志,上面详细记录了每日的巡查路线、发现的痕迹、哨卡汇报内容,甚至包括给守兵送草药的细节,字迹工整,一目了然。

晨雾中,返程队伍有序出发。耶律帖木儿依旧带牧民探路,不过这次多了个任务 —— 标记 “适合设临时哨卡的地点”。“这里地势高,能看到三里外的动静,” 他指着一处小山丘,对周峰说,“下次可以在这里设个临时哨卡,派两人值守,能缩短巡查的响应时间。” 周峰立刻在日志上标注 “榆关以西五里,小山丘,建议设临时哨卡”,还画了简单的地形草图,方便后续施工。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穿透云层,照在返程队伍的铠甲上,反射出淡淡的光。行至 “野狼谷” 时,萧斡里突然勒住马,指着谷内的一处痕迹:“这里有新的马蹄印,像是昨日留下的,方向是辽境,” 他弯腰查看,“蹄印间距均匀,应该是牧民的马,不是盗匪。” 李二郎让人停下队伍,派五名边军去谷内侦查,半个时辰后,侦查士兵回报:“谷内有牧民留下的篝火痕迹,没有异常。” 队伍继续前行,午间的阳光越来越暖,队员们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难掩完成任务的轻松。

午间的日头正暖,蓟州城外的 “新荒开垦区” 已变成 “播种区”。王阿福带着农技师林小满,正在指导农户们播种晚粟 —— 经过十日开垦,五万亩荒地已全部清完碎石、翻好土,望川渠的水也通过支渠引到了田间,按 “晚粟播种技术”,需在土壤湿润时播种,行距一尺,株距五寸,每亩播三升种子,才能保证苗株不密不疏,产量最高。

“大家看好了,用点播器按这个深度插,” 王阿福拿着点播器,插入土中三寸,提起时带出一个小坑,将三粒粟种放入坑中,再用脚轻轻踩实,“种子不能埋太深,不然不容易发芽;也不能太浅,会被鸟啄走。” 汉人农户陈老栓跟着示范,点播器刚插入土,就听到身旁的耶律娜喊:“陈叔,您的株距太近了,要再放宽些!” 陈老栓赶紧调整,两人相视一笑,手上的动作却没停 —— 按这速度,今日就能完成自家两百亩地的播种。

归降的残匪耶律石负责 “种子分发”,他推着装满晚粟种的牛车,按每户的开垦面积分发种子,每户两百亩,发六斗种,还额外多给半斗,防止播种时浪费。“耶律师傅,这种子是新的吧?比去年的饱满多了,” 一名契丹农户接过种子,放在手心查看,种子颗粒圆润,泛着淡淡的光泽。耶律石点头:“这是李四师傅从泗州送来的‘晚粟良种’,产量比普通晚粟高两成,只要好好种,秋收肯定能有好收成。” 农户闻言,小心翼翼地将种子装入布袋,生怕撒掉一粒。

午间的阳光晒得地面发烫,王阿福让人送来 “解暑汤”,还在田间搭了临时的 “遮阳棚”,供农户们休息。陈老栓坐在棚下,喝着汤,看着自家田里刚播好的种子,忍不住对耶律娜说:“等秋收了,我用新粟米给你做粟米粥,再让我家老婆子做你爱吃的粟米糕。” 耶律娜笑着回应:“我也给你带草原的奶豆腐,咱们换着吃,比光吃一种强。” 棚下的农户们纷纷附和,笑声在新荒地上空回荡,与播种的锄头声、牛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格外热闹。

黄昏的风带着暖意,吹得榆关城外的 “榆关补给站” 旗帜猎猎作响。张三带着工匠们,正在做最后的验收 —— 补给站的茅草棚、货物仓库、医工房、马厩已全部完工,按 “驿站验收规范”,需检查屋顶是否漏雨、仓库是否防潮、马厩是否通风,每一项都要达标才能投入使用。

“张师傅,您看这仓库的地面,我铺了三层油纸,再垫上木板,肯定防潮,” 一名工匠指着仓库地面,自豪地说。张三蹲下身,用手摸了摸地面,干燥无潮气,又检查屋顶的茅草,铺得整齐厚实,还加了一层油纸,点头道:“不错,再在仓库门口装个‘挡水板’,下雨时能挡住雨水,就更完美了。” 工匠们立刻行动,用松木制成挡水板,安装在仓库门口,还刷了一层桐油,防止腐烂。

医工周松正在检查医工房的草药,将外伤药、内服草药分类摆放,标签贴得整齐,还用红笔标注 “紧急用药”,方便快速取用。“这医工房比居庸的还大,能同时给五人看病,” 周松对张三说,“马厩也不错,能养二十匹马,地面铺着干草,还通风,战马住在这里肯定舒服。” 张三笑着说:“咱们按同一个标准建的,居庸的好,这里也不能差,商队走哪都能有个舒服的落脚点。”

黄昏的余晖渐暗,第一支商队抵达榆关补给站。正是从汴京来的赵和,他刚从榆关卖完笔墨纸砚,听说补给站今日完工,特意来体验。“张师傅,这补给站建得真好,” 赵和走进仓库,查看自己存放的十匹丝绸,丝绸用油纸包着,没有受潮,“以后走商道,再也不用怕货物没地方放了,也不用怕伙计生病没人看。” 张三让人给赵和端来热水,又领着他参观马厩,赵和的战马已被牵到马厩,正吃着干草,不时抬头嘶鸣,像是对新环境很满意。

深夜的幽州议事厅,灯火通明。范仲淹、王晏之、李二郎围坐在沙盘旁,李二郎正汇报边境巡查的情况:“三日巡查,共经过五个哨卡,发现辽境牧民蹄印三处,均无异常;给守兵送去草药十包,补充干粮二十斤;还标记了两处适合设临时哨卡的地点,已记录在日志里。” 范仲淹接过日志,仔细翻阅,不时点头:“首次联合巡查很成功,说明汉契联防是可行的,以后每月都要坚持,还要扩大巡查范围,确保边境万无一失。”

王晏之则汇报了新荒播种的情况:“五万亩荒地已全部播种完毕,共使用晚粟种十五万石,农技师们会定期巡查苗情,确保出苗率;农户们的积极性很高,还有不少人申请明年再开垦新荒地,预计明年能再扩种三万亩。” 范仲淹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粮食是根本,新荒播种得好,明年燕云的粮食就能自给自足,不用再从中原调运,这是大好事。”

李二郎又补充了榆关补给站的情况:“张三师傅已验收完毕,今日已接待第一支商队,反响很好;接下来要培训补给站的工作人员,包括仓储管理、草药存放、马匹照料,确保运营规范。” 范仲淹点头,对三人说:“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不过燕云的治理还远没结束,接下来还要筹备秋收、完善联防机制、扩大互市规模,咱们得一步一个脚印,让燕云真正成为大宋稳固的北疆。”

天快亮时,晨雾再次笼罩燕云大地。边境的巡查队伍已安全返回居庸关,队员们正在向家人报平安;新荒播种区的农户们已开始巡查苗情,陈老栓蹲在田边,轻轻拨开泥土,期待着种子早日发芽;榆关补给站的工作人员已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周平(从居庸调派来的)正在登记新到的商队信息,动作熟练,与在居庸时一样认真。

晨雾散去,阳光普照,燕云的土地上一片生机勃勃。边境的界碑在阳光下矗立,新荒地里的种子孕育着希望,补给站的商队络绎不绝 —— 这是燕云光复后的第一个春天,也是治理成果不断积累的开始。在虚构的人物群像中,汉契百姓携手守护边境、播种希望、服务商旅的场景,正是燕云长治久安的最好证明,也为大宋北疆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场巡查返程、新荒播种与补给站验收,是燕云治理从 “阶段推进” 向 “成果沉淀” 的关键一步。它将边境安全、农业生产、商业流通三大领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验收,证明了前期规划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燕云已从战乱后的恢复阶段,稳步迈入稳定发展的新阶段,成为大宋北疆一颗璀璨的明珠,书写着民族融合与边疆繁荣的崭新篇章。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
UU阅书最新小说: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