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信刚钻进那道混杂着铮铮铁骨声与绵软讨饶声的漩涡,就被一堆规章制度和求情信埋到了腰间。左手紧攥的《风险与机遇》正和某愣头青的 “绝不退让” 宣言缠成死结,挣扎间,书里掉出的 “第五章第三节” 飘落在脚边 —— 纸上 “能屈能伸” 四个字被人用红色马克笔涂改成了 “宁折不弯”,旁边还画着一个挺着脖子撞南墙的犟驴。
“这地方的刚柔熵比金融街的祸福混乱还离谱!” 乱信扒开粘在腿上的投诉信,指着前方乱糟糟的人群直咋舌,“你看那个穿制服的保安,只因业主晚了一分钟刷卡进门,就把人拦在门外吵了俩小时,还对着小区规定说‘规矩就是规矩,半分不能改’;隔壁菜市场更绝,小贩被收了五块钱管理费,当场给管理员跪下磕头,说‘您高抬贵手,我上有老下有小’!”
话音未落,社区服务中心广场中央那台 “规章制度牌” 与 “调解室” 的融合装置突然发出金属扭曲的刺耳声,险机绞缠带残留的能量裹着处罚决定书和求情信,在空中拧成道 “屈伸绞缠带”:左边飘着刻着 “刚” 字的铁尺,右边悬着标着 “柔” 字的绸带,带起的气流把祸福架起的祸福相倚桥吹得像条被狂风吹烂的处世指南。
“快把那台老式弹簧秤拖过来!” 祸福的青铜祸福秤突然发出秤杆弯曲的声响,秤盘上的硬气宣言和求饶信开始互相碰撞,“这绞缠带在篡改刚柔逻辑 —— 你看桥栏杆上的标语,上午还是‘刚柔并济’,现在直接改成‘要么硬到底,要么软到家’!”
话没说完,裂开的地面缝隙里冒出串带着铁锈和丝绸混合气味的气泡,泡中钻出来个拎着 “刚柔调和仪” 的老工匠。他穿着一件灰色的工装,袖口磨得发亮,左胸别着枚 “能屈能伸” 徽章,一半是坚硬的钢铁,一半是柔软的棉线,中间用一根铜丝拴着一个 “和” 字印章。最显眼的是他手里的仪器,左边显示屏滚动着刚直程度的数值,右边跳着柔韧指数的曲线,中间的 “刚柔平衡点” 正像个弹簧似的伸缩摇摆。
“你们踩碎的是 2019 年那家因管理过严倒闭的工厂的规章制度。” 老工匠突然按住乱信挥舞的手臂,用手指着地面 —— 原本平整的地面竟浮现出淡红色的刚柔界限线,“瞧见没?这地面上的线在不断变形,刚的区域变得像块铁板,一碰就碎,柔的区域变得像滩烂泥,扶不起来,说明有人把‘刚愎自用’和‘软弱可欺’搅成了一锅粥,就像把钢筋和棉花绑在一起建房子,要么塌要么散。”
乱信突然指着屈伸绞缠带中心:“那团彩色雾气里有个会自己变形的金属条!” 果然,雾中悬浮着一根金属条,一会儿变得笔直坚硬,用锤子都砸不动,一会儿又变得柔软无比,能随意打结,上面还刻着 “要么硬要么软” 的字样,看着格外荒诞。
“典型的刚柔认知失调症。” 调和师从工装口袋里掏出一副放大镜,往鼻梁上一架,点开调和仪的投影功能 —— 左边画面里,某公司老板在谈判桌上寸步不让,明明对方已经做出很大让步,他还坚持要对方全盘接受自己的条件,最后谈判破裂,公司损失了一大笔订单,对着下属怒吼 “是他们不识抬举”;右边画面中,某小贩在市场里被其他摊位挤占了位置,不仅不据理力争,还嬉皮笑脸地给对方递烟,结果自己的摊位越来越小,连本钱都快赚不回来了,对着空荡荡的摊位说 “忍一时风平浪静”。黑色能量从两个画面里渗透出来,在祸福相倚桥上凝成一层黏糊糊的东西,凑近一看,竟是混合着铁锈和棉絮的污垢。
“给你看个新鲜的。” 调和师突然调出一组数据,左边的饼图显示某企业因管理过于严苛,员工流失率高达四成,生产效率大幅下降;右边的柱状图里,某商店老板既坚持原则,对假冒伪劣商品坚决说不,又懂得灵活变通,遇到顾客合理的要求会适当让步,生意越做越红火,“这叫‘刚柔颠倒’,就像把钢板弯成麻花当绳子用,把棉线当成钢筋建大桥,根本不合时宜。” 他突然把刚柔调和仪往地上一顿,周围乱飞的刚柔文件顿时落了地,“解决这问题得用‘刚柔并济法’,老祖宗早就懂 —— 过刚易折,过柔易屈,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才是处世之道。”
这时,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人举着一份合同冲过来,合同上的条款苛刻得让人咋舌:“大师您看,我这合同滴水不漏,谁也别想占我半点便宜,这叫有原则吧?” 话音刚落,一个穿着休闲装的中年人拿着一份道歉信挤进来,信上把自己骂得一文不值,就为了让对方原谅自己的一点小过错:“我这叫以和为贵,低头认错不丢人,总比闹僵了好,对吧?”
调和师突然笑了,从随身的工具箱里倒出一堆钢筋和棉线,在地上摆出一个太极图:“小伙子你这叫‘刚愎自用’,就像把所有的路都堵死,只留自己一条道,最后很可能自己也走不通;中年人你这叫‘软弱无能’,把自己的尊严踩在脚下,别人只会得寸进尺,不会真的尊重你,图啥呢?” 他用手指敲了敲两人的东西,“这俩加起来,就是绞缠带的能量源。”
乱信突然被脚边的一个东西绊了个趔趄,低头一看,是一本《强硬到底成功学》,封面上用烫金大字写着 “绝不退让半步”,里面夹着的某经理的笔记上还写着 “对下属就要狠,不然镇不住他们”。调和师踢了踢那本书:“这叫‘极端处世论’,把强硬当本事,把退让当懦弱,最后只会把自己逼到绝路。”
正说着,屈伸绞缠带突然甩出一道彩色光带,把调和仪的屏幕砸出了裂纹。众人只见屏幕上的刚柔曲线突然缠绕成一个死结,现实中某员工在工作中对领导的错误指令坚决不从,哪怕被穿小鞋也不低头,结果被边缘化,一身本事没处使;隔壁小区的物业面对业主的不合理要求,一味退让妥协,最后连正常的管理工作都无法开展,小区乱成一团。
“该拿出真本事了。” 调和师突然扯开工装的扣子,露出里面印着 “刚柔并济” 的白色背心,从怀里掏出一把锤子和一团棉线,“古代的蔺相如能屈能伸,既敢在秦王面前据理力争,又能为了国家利益对廉颇退让;现代的优秀管理者,既坚持原则底线,又懂得灵活变通,这才是处世的正道,不是一味强硬,也不是一味软弱。”
他把锤子和棉线往空中一抛,瞬间化作无数个弹簧,在空中连成一道刚柔并济桥。奇妙的是,绞缠带里的 “刚” 字铁尺和 “柔” 字绸带碰到这道桥,突然变得温顺起来,像两个配合默契的伙伴,乖乖地待在刚柔平衡点两侧。
“记住喽,” 调和师把刚柔调和仪塞进乱信手里,“该刚时就要坚守原则,该柔时就要懂得变通。就像老木匠做家具,既要有坚硬的框架支撑,又要有合适的榫卯结构连接,能屈能伸才结实耐用,既不能把所有部件都做得硬邦邦,也不能全用软材料。”
乱信刚接过仪器,就听见远处传来争吵的声音。扭头一看,一个人在谈判中无论对方说什么都不肯让步,最后谈崩了还说 “是他们没诚意”;旁边一个人在与人合作时,为了能达成协议,不断降低自己的底线,结果亏得一塌糊涂。
“那是‘直曲’遗址的方向。” 老工匠眯起眼睛,指了指天边的漩涡,“听说那儿的人,要么说话太直得罪人,要么拐弯抹角让人猜不透,比搞不清刚柔的还让人头疼。” 他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本《刚柔处世手册》扔给乱信,“拿着,下次遇到把‘强硬’和‘软弱’当能耐的,翻第四章第四节。”
乱信接住书时,发现扉页夹着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刚与柔如同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只有配合得当,才能行稳致远。” 正想问问是什么意思,老工匠已经背着工具箱钻进了人群,背影很快消失在恢复秩序的社区里 —— 此刻某公司的老板正在和员工们讨论如何灵活处理问题,既坚守原则又不失变通,旁边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 “刚柔并济,方能成事” 的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