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年纪尚轻,心态尚未完全成熟,偶尔表现出一些孩子气的行为也属正常。
但这些话徐晓只能藏于心底,绝不会当面提及。
至于林枫为何如此,原因在于他的经历与众不同。
普通穿越者初来乍到时往往处境艰难,需历经磨砺才能蜕变。
然而林枫一开始就拥有强大力量,甚至从未面临过真正的挑战。
从头到尾,他的成就多依赖系统支持,几乎未曾真正成长。
正因如此,他的性格始终如一,唯一变化的是长期处于高位让他多了几分上位者的气质,但本质未改。
对此,徐晓认为有利有弊,好在有“逆天系统”
护佑,他无需过多忧虑。
听完汇报后,林枫再次询问西凉军情,徐晓恭敬回应,表示随时听令。
西凉现拥有近两百万兵力,其中骑兵六十万,弓兵三十万,步兵一百一十万。
精锐部队包括大雪龙骑、陌刀军、铁鹰锐士和陷阵营等,均已准备就绪。
林枫听后震惊不已,他原以为已动用了大部分家底,但事实证明这只是冰山一角。
这一切得益于系统,他的自有力量极为有限,仅有几位名将及少量本地军队。
此外,他的妻妾也来自本土,系统并未提供此类功能。
得知此消息后,林枫信心倍增,决定不再顾虑西凉防御问题,着手筹划对董卓的军事行动。
即便兵力稍有减少,三十万足以应对。
林枫计划出动百万大军进攻关中,这让属下徐晓十分震惊。
他原本以为对付董卓几十万兵力就足够了,没想到林枫竟要调动如此庞大的军队。
即便西凉拥有近三百万兵力,这样的部署依然显得过于奢华。
林枫不仅要求所有在西凉的金榜武将随行,还额外带上张辽和高顺。
尽管徐晓心怀疑虑,但林枫的决心已定,指挥体系就此敲定。
百万大军出征,规模之大,堪称史无前例。
徐晓对此既震惊又释然,他深知主公向来行事高调,这样的兵力投入或许只是为了展现实力。
随行将领皆为顶尖武将,让其留守后方未免可惜。
徐晓认为战场才是他们施展才华之地,久居营地毫无意义。
林枫下令后,徐晓立即领命而去。
他明白筹备如此庞大的军队绝非易事,从武器到粮草,每项工作都需要细致规划。
临走前,林枫还特意嘱咐要邀请各位谋士参与讨论,以选出最佳随军军师人选。
章节提到的百万大军远征计划,不仅展现了决策者的雄心壮志,也为后续剧情埋下伏笔。
这一行动或将改变当前局势,值得期待。
徐晓深知与张居正沟通的重要性,这关系到诸多事务的顺利推进。
作为三军主帅,他对整体布局负有全责,包括各部兵马及将领的调配。
百万大军的管理并非易事,所需将领数量庞大,不仅限于那些知名的金榜武将或如张辽、高顺这样的名将,更多的是籍籍无名但不可或缺的二流、三流甚至更低级别的将领。
通常而言,每三千人需配备一名将领,百万大军则需要三百多名基层将领。
此外,校尉和百夫长等职位同样重要,人数更为众多。
尽管这些低级职务不必由徐晓亲自挑选,但他仍需确保各级军官都经过严格审查,以免出现疏漏导致问题丛生,影响大局。
即便这场讨伐董卓的战役看似胜券在握,徐晓依旧坚持严谨的态度,力求完美无缺。
林枫选择徐晓作为西凉军总负责人,正是看中了他的细致与稳重。
在复杂的内外局势中,徐晓依然能保持从容,展现卓越的军事才能。
他能完成“马踏六国”
的壮举,足以证明其卓越的指挥能力。
因此,他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全局的把控自然令人信服。
看着徐晓离去的背影,林枫不禁感叹其非凡的领导力与责任心。
“躺着就能解决问题,真是太棒了!”
“不用操心任何事情的感觉简直太美妙了!”
“好舒服啊!”
---
徐州小沛,刘备经过几日昏迷后,终于慢慢苏醒过来。
刚一醒来,他就激动地大喊:“这绝对不可能!这是假的!我不信!”
门外的关羽和张飞听到动静,急忙推门而入。
“大哥!”
刘备听到兄弟们的呼唤,立刻想要起身,但因为卧床太久,身体僵硬,一个不慎竟重重摔倒在地上。
“大哥!”
关羽和张飞赶忙上前扶起他。
他们一边一个搀扶着刘备,让他缓缓回到床边坐下。
然而,刚坐定,刘备又急切地开口:“二弟,三弟,我刚才做了个梦……”
他神色凝重地说:“梦里说,天道金榜把西凉王林枫评为‘天下第一武者’!你们觉得这合理吗?”
说到这儿,刘备自己先笑了起来,“最夸张的是,我觉得这个梦特别真实!哈哈哈!快告诉我,这只是个梦,对吧?”
看着刘备依然难以接受现实的样子,关羽和张飞交换了一下眼神。
他们明白,之前试图安慰大哥的行为根本不起作用——刘备甚至因此病倒。
于是,两人决定直截了当地回答:“大哥,这确实不是梦。
天道金榜上的排名是真实的。”
刘备愣住了,脸上的表情由震惊转为失落。
最终,他叹了口气,喃喃自语:“原来如此……”
关羽和张飞对视一眼,最终还是由关羽开口。
“大哥,您不必再逃避现实了。
这一切是真的,不是梦。
您应该正视这个问题,纠结于此毫无意义。
即便西凉王是天下第一强者,天下也不是只靠力量就能掌控的。
就像当年项羽,若非失败,也不会轮到刘邦建立汉朝。”
刘备听后没有立即回应,而是陷入沉思。
他难以置信,内心崩溃。
在他看来,天下第一虽然强大,却未必无法抗衡。
但如果这个位置属于林枫,他实在无法接受。
林枫是他最厌恶的人,让他难以面对这份荣耀归于仇人的事实。
这也难怪他会情绪失控,甚至吐血晕厥。
刘备得知自己最痛恨的西凉王荣登金榜榜首,心态瞬间崩溃。
金榜被视为天道的象征,西凉王位列第一,等同于得到天道认可,这让刘备难以接受。
许久之后,他无奈叹息,明白自己无法改变现状。
然而,关羽带来的一个消息却让他重新振奋——一个月后将发布华夏大地谋臣榜。
听到这个消息,刘备激动不已,感慨若非之前昏迷,就不会错过这一重要时刻。
他将责任归咎于林枫,认为是他的过错让自己陷入困境。
关羽和张飞对此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何西凉王的排名会牵连到林枫身上。
他们深知刘备的习性,知道这是他在推卸责任,但作为兄弟也只能无奈接受。
林枫因西凉边陲之地遭到嘲笑,被刘备讽刺即将在谋臣榜上出丑。
张飞提醒刘备自身也缺乏优秀谋臣,刘备这才意识到自家两位谋士不过二流水平,难以登榜。
他无奈感叹,由于自身实力不足,无法吸引顶尖谋臣相助。
相比起武将,谋臣需要更高的条件才能吸引到,而刘备目前的根基显然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在这个时代,若想成为一位出色的谋臣,首先得是一名饱学之士。
然而,在世家大族掌控着知识传播路径的情况下,普通寒门和平民几乎难以接触到足够的书籍资源。
即便偶有例外,他们往往也因依赖于提供书籍的世家而受到制约。
因此,大多数谋臣都出身于显赫家族,即使个别出身低微者,由于长期与世家互动频繁,其视野和格局早已超越常人。
这种背景让他们在选择主公时极为挑剔,弱小的诸侯根本无法入他们的法眼。
简雍和孙乾便是典型的例子。
若他们真的才华横溢,早该投奔实力更强的诸侯,而不是追随刘备这样一个寄居他人屋檐下的落魄领主。
至于通过花言巧语来吸引这些顶尖谋臣加入,则更是不可能的事。
即便是历史上的诸葛亮,最终选择刘备,也是基于对当时局势的考量,而非单纯的感性决定。
他深知,无论是曹操还是江东孙权,都无法为他提供施展抱负的最佳平台,唯有刘备,是他唯一的选择。
刘备初到徐州时,尚未与荆州刘表结缘,也未占据新野。
他心中理想明主唯有刘备一人,因此诸葛亮选择追随。
然而当前局势中,刘备尚依附于徐州牧陶谦,还未前往荆州。
刘备苦思之下,决定拜访陈登。
陈登以“徐州第一才子”
闻名,才华横溢,连刘备都对其有所耳闻。
于是,刘备邀关羽、张飞同行,欲前往下邳拜会陈家。
关羽忽然想起什么,猜测此行是为了结识陈登。
刘备承认,他认为陈登或许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兄弟三人随即准备动身,前往下邳。
“兄长此行,是为了那位‘徐州第一才子’陈登。”
“若论徐州之中,谁能在一个月后登上【华夏大地谋臣榜】,这人必然是陈登无疑!”
“我欲一试,能否将这位才子招至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