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宗先是全神贯注地将《射雕英雄传》里的人物与场景细致地描绘起来。不多时,一张张画稿不仅铺满了书桌,就连书房里的茶几、凳子也都被画稿覆盖。
直至把砚台里的墨汁用得一干二净,他才终于完成画作,缓缓放下毛笔。
紧接着,他用一个专门用来洗砚台和毛笔的小铜盆,里面早早的装了一盆清水,就等着,清洗砚台和毛笔,易传宗仔细地清洗砚台和毛笔。
他一遍又一遍地清洗,直至洗净,才小心翼翼地将狼毫笔放置在笔架上,把砚台搁在一旁晾干,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一丝不苟。
此时,在柔和的灯光下,易传宗专注做事的模样显得格外帅气。
都说灯下看美人,其实灯下认真做事的帅哥也魅力十足,难怪张丽和秀芝会对他如此着迷,尤其是他认真时,那份多才多艺展露无遗。
易传宗没有丝毫停歇,紧接着,他拿起钢笔,吸满墨水,便开始着手把《射雕英雄传》中的经典曲目,如《碧海潮生曲》《铁血丹心》《华山论剑》《桃花岛》,以及意义非凡的《世间始终你好》,每一首的名字一张张写的出来。
不仅如此,他还逐字逐句地将《碧海潮生曲》《铁血丹心》《华山论剑》《桃花岛》这几首他尤为喜爱的知名曲子,记住几句这几句。
实际上,对于这几首曲子,他本就记得寥寥几句歌词,大部分歌词都是他自行填写的。
毕竟前世他一心扑在学医上,整日沉浸在大量的古书、古籍与药方的钻研中。虽说平日里也会涉猎一些其他内容,但对这些曲子并未过多留意。
至于《射雕英雄传》里的人物介绍,他也仅知个大概。许多场景和人物,都是他凭借自己的想象,结合当下时代的特点,再加以自我创作填充而成。
就拿《碧海潮生曲》和《铁血丹心》来讲,他也就只会哼唱寥寥几句,其他曲子更是所知甚少。所以,他不仅要谱写旋律,还得重新填词。
易传宗虽拿着笛子、箫或者古筝尝试弹奏,却始终不得要领。
不过,他还是试着吹奏了一曲《碧海潮生曲》。尽管只是吹出个大概的韵味,但从中仍能听出他在这方面颇具天赋。像他这般,无论身处哪个朝代,想必都能过得顺遂。
即便抛开爷爷留给他的那些财产,他凭借自身本事也能生活优渥。
毕竟他两世为人,两世的爷爷对他的教育都极为严苛,始终紧抓不放。每一世的爷爷都要求他对古代的君子六艺有所涉猎。
如今的学校教育采用固定模式,从幼儿园起步,历经小学、初中、高中,直至选拔性的大学高考。
大学学科繁多,而易传宗所在之地乃是高考大省,成绩备受重视。
爷爷并不遵循当下的教育模式,在学校,易传宗接受现代教育,回到家中,爷爷依旧按照古代教导家中嫡长子的方式,让他研习君子六艺。
易传宗想起爷爷所教的君子六艺,这是我国古代儒家要求君子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涵盖礼、乐、射、御、书、数。
先说“礼”,它指的是礼仪规范,其中包含吉礼,也就是祭祀;凶礼,即丧葬事宜;军礼,关乎军事方面;宾礼,用于外交场合;嫁礼,则涉及婚嫁等喜庆之事。
礼是古代社会伦理与行为的准则,体现着个人修养,维护着社会秩序。无论处于哪个朝代,礼仪规范都是做人的根本,它如同道德的约束,倘若人无法自我控制,那就与动物无异。
“乐”包含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例如《诗经》中的乐曲,以及祭祀舞蹈等。古人认为,“乐”能调和人心,与“礼”相辅相成,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
在古代,类似飞花令、唐诗、宋词用古琴来吟唱,以及各种演唱活动都与“乐”紧密相关,可见“乐”的重要性
易传宗时常想起君子六艺中的“书”。“书”涵盖书法、识字与写作,这些皆是文化传承的根基。
君子必须掌握文字的书写规范,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此展现自身的学识修养。在古代,考童生、秀才、举人乃至进士,书法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规范的书写与一手好字,往往能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毕竟自古以来就有“字如其人”的说法,字被视作人的第二张脸。
再看君子六艺中的“数”,它指的是数学以及天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其中涉及计算、阴阳五行、自然规律等内容。
无论是在日常计算,还是对复杂自然现象的认知,亦或是哲学思想的构建中,“数”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像算盘、算式等,都是古代科技与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基础。
这君子六艺融合了品德修养、艺术素养、军事技能以及文化知识等多个层面,它是古代针对家中嫡长子、嫡子或者期望成为君子的男子,以如玉般君子的标准,要求其全面发展的重要依据。
以古代考中的状元、探花、举人为例,他们哪一个不是多才多艺呢?在古代,男子所跳的一些舞蹈,十分考验毅力。不仅如此,在音乐方面,诸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回来》等唐诗宋词,常以古琴来配乐吟唱,还有民间小调等,会用到琵琶、笛子、箫、箜篌等乐器演奏。
这些才艺,对于古代男子而言都是必备的。毕竟在聚会之时,大家一同喝酒唱歌、弹琴吟诗,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拿手绝活。
易传宗心想,在前世,常听人说大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无论是工作压力还是家庭压力,尤其是高考学子,他们面临着对分数极为苛刻的要求。
实际上,古代人一旦进入学堂求学,许多人的压力比现在还要大。在古代,识字绝非易事,往往一家人竭尽全力,也仅能供得起一个孩子读书。
而且,除了识字,在书写、绘画等方面,学子们都需要全面发展。就拿古代考童生、秀才、举人来说,这绝非一般人能够轻易熬过来的过程,长时间的苦读还容易导致近视。
所以,不管处于哪个年代,读书写字都是必不可少的。若想生活富足,或者在社会上获得一定地位,都得依靠读书这条路,尤其是对于家境普通的家庭而言,很多都是通过读书来改变家庭状况。
易传宗想起前世听人说过,一个人若想要成功,往往需要一个家庭三代人的托举,才有可能改换门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