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一道谕旨从紫禁城传遍全国:“古今图书,皆朕海内赤子所当共有的。令直省督抚,会同学政,购访遗书,汇送京师,以彰稽古右文之盛。”(《清高宗实录》卷九百二)这道看似寻常的求书令,实则揭开了中国古代最大文化工程——《四库全书》纂修的序幕。此时的乾隆帝,已不满足于军事上的开疆拓土,更渴望在文化领域树立超越前代的丰碑。

自秦汉以来,“盛世修典”便是历代王朝的传统。汉武帝广集图书,编定《七略》;唐太宗设弘文馆,校理经史;宋太宗命李昉等编《太平御览》《文苑英华》,皆为一时盛事。乾隆帝对此早有向往,继位之初便曾谕令整理内府藏书,但其真正动意纂修巨型丛书,源于两件事:一是乾隆三十七年安徽学政朱筠的奏折,建议“校勘《永乐大典》,辑录散佚古书”;二是对民间藏书的担忧,认为“有些书籍或议论乖谬,或纪载失实,若任其流传,恐惑乱人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凡例》)。

朱筠在奏折中指出:“《永乐大典》虽存,然散佚颇多,其中收录的宋、元诸儒着作,今多已失传,若能辑录,可存古籍之精华。”(《清史稿·朱筠传》)这一建议正中乾隆帝下怀——既可调集全国图书彰显文治,又可借机审查典籍、规范思想。于是,他当即命军机大臣刘统勋、于敏中等人议奏,最终决定“设四库全书馆,辑《永乐大典》之佚,收天下之书,编为《四库全书》”。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四库全书馆正式在翰林院成立,地点位于今北京故宫文华殿东侧的内阁大库附近。这座临时搭建的机构,汇集了当时全国最顶尖的学者,形成一套严密的编纂体系,其规模之庞大、分工之精细,在中国文化史上前所未有。

四库全书馆的管理层堪称“全明星阵容”:正总裁由皇六子永瑢、大学士刘统勋、于敏中等16人担任,负责统筹全局;副总裁由侍郎纪昀、陆锡熊等10人担任,分管具体事务;下设总纂官、总校官、纂修官、分校官等职,各有专司。其中,纪昀(晓岚)以总纂官身份实际主持编纂工作,“凡六经传注之得失,诸史记载之异同,子集之支分派别,罔不抉奥提纲,溯源彻委”(《清史稿·纪昀传》)。

编纂流程分为六步:第一步“征集”,由各省督抚负责搜集民间藏书,内府藏书则由总管内务府提供;第二步“校勘”,将征集到的书籍与《永乐大典》等善本比对,订正讹误;第三步“分类”,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部下再分小类;第四步“提要”,为每部书撰写提要,介绍作者、内容、版本及评价;第五步“誊抄”,由书法工整的誊录官抄写,每人每日限定字数;第六步“校对”,由总校官、分校官层层审核,确保无误。

据《四库全书纂修考》记载,参与编纂的学者达360余人,誊录官1500余人,校对官近400人,总参与人数超过3600人。仅誊录一项,便规定“每日每人写1000字,写错一字罚俸一月”,严苛的制度保证了全书的质量。

《四库全书》的编纂,首先面临的是图书来源问题。乾隆帝采取“官府征集+民间献书”双轨制,规定“各省督抚须将所辖地区的古今图书,无论刻本、抄本,悉数购访,汇送京师”,同时承诺“献书多者,朕必加恩奖赏;书中有忌讳者,亦不加罪”(《清高宗实录》卷九百七)。

为鼓励献书,清廷推出多项激励措施:献书500种以上者,奖《古今图书集成》一部;献书100种以上者,奖御制诗一首及“书香世业”匾额。江南藏书家响应最为积极,如宁波范氏天一阁献书638种,杭州鲍氏知不足斋献书250余种,获得朝廷嘉奖。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征集到的图书已达3.5万余种,远超预期。

图书征集的背后,是严厉的思想审查。乾隆帝密谕各省督抚:“凡书中有诋毁本朝、违碍圣贤之义者,须一律查出,或删改,或抽毁,或全毁。”(《办理四库全书档案》)审查标准极为严苛,凡涉及反清思想、民族矛盾、华夷之辨的内容,均在禁毁之列。据统计,整个纂修期间,全毁书籍2400余种,抽毁书籍400余种,销毁书版50余种,“其数量几乎与《四库全书》收录的书籍相当”(《清代禁书总述》)。

最具代表性的是对钱谦益、屈大均等人着作的禁毁。钱谦益因“仕明又仕清”,其《初学集》《有学集》被斥为“荒诞悖谬”,下令“全行销毁”;屈大均的《翁山文外》因有反清言论,不仅书籍被毁,连其文集的刊刻者、收藏者也遭株连。这种“寓禁于征”的做法,造成文化典籍的重大损失。

《四库全书》的编纂,本质上是对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一次系统梳理。其分类遵循西晋荀勖《中经新簿》确立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但又根据时代发展加以调整,形成更为精密的分类体系。

经部收录儒家经典及注释,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10类,体现“经为万世之纲”的思想;史部收录历史着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15类,涵盖了中国史学的全貌;子部收录诸子百家及科技着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14类,反映了古代学术的多元性;集部收录文学作品,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5类,汇集了历代文学精华。

每部书收录前,均由纂修官撰写提要,“论其得失,辨其真伪,定其版本”,最后由纪昀统一润色,汇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卷,成为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书目着作。纪昀在《总目提要·序》中阐述其编纂宗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使千百年之载籍,总汇于一编,以备稽考。”

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一部《四库全书》抄写完成,共收录书籍3461种,卷,分装册,总字数约8亿字,装订成黄色经折装,经部用青绢封面,史部赤绢,子部白绢,集部黑绢,象征“春夏秋冬”四季,极为考究。

乾隆帝深知“书成之后,当广存副本,以防散佚”,遂决定仿照宁波天一阁的建筑形制,在全国修建七座藏书楼,分藏《四库全书》。这七阁分为“内廷四阁”和“江南三阁”, 内廷四阁包括:

- 文渊阁:位于紫禁城内文华殿北侧,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藏第一部《四库全书》,供皇帝随时阅览。

- 文溯阁:位于沈阳故宫,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建成,藏第二部,象征清廷对东北发祥地的重视。

- 文源阁:位于圆明园,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成,藏第三部,毁于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之火。

- 文津阁:位于承德避暑山庄,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建成,藏第四部,现藏国家图书馆。

江南三阁包括:

- 文宗阁:位于江苏镇江金山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建成,藏第五部,毁于太平天国战乱。

- 文汇阁:位于江苏扬州大观堂,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建成,藏第六部,同样毁于太平天国战乱。

- 文澜阁: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孤山,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建成,藏第七部,战乱中部分散佚,后经补抄恢复完整。

七阁均“仿天一阁之制,前有池,后有山,阁分六间,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以避火灾”(《南巡盛典》卷三十一)。其中江南三阁允许文人入阁抄阅,“士子有愿读中秘书者,许其呈明,赴阁抄录”(《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一百七十九),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空前壮举,但其影响却具有鲜明的双重性。

从积极方面看,它系统整理了历代典籍,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献。许多失传已久的书籍,如《旧五代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均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得以重见天日。全书的分类与提要,为后世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清代乾嘉学派的兴起,便与《四库全书》的编纂有直接关联。历史学家陈寅恪评价:“《四库全书》的编纂,使中国传统学术得以系统总结,其功不可没。”

从消极方面看,它的思想审查造成了文化灾难。大量具有反清思想、民族意识的书籍被销毁,导致许多珍贵文献永久失传。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专制政策压制了思想活力,使清代学术逐渐陷入考据的窠臼,缺乏创新精神。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尖锐指出:“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随着最后一部《四库全书》抄成,这场历时18年的文化工程宣告完成。此时的乾隆帝已年过八旬,站在文渊阁前,望着堆积如山的典籍,或许会想起自己当年的谕旨:“朕欲俾古今图籍,荟萃无遗,永昭文治之盛。”(《清高宗实录》卷九百二)这一愿望在形式上实现了,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却远非一部丛书所能涵盖。

如今,幸存的四部《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在台湾,文溯阁本在甘肃,文津阁本在北京,文澜阁本在杭州)已成为两岸共同的文化瑰宝。它们不仅见证着清代盛世的文治雄心,更警示着后人:文化的繁荣,既需要系统的整理与传承,更需要开放的心态与包容的精神。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