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碧玉初妆牵丝戏(拾玖)
part Ninteen:诗宴惊雷显气节 桑荫十亩证鸳盟(肆)
书接上回!
司马亮离京那日,天色阴沉,车马简朴,送行者寥寥。
与昔日王府门庭若市相比,可谓凄凉。许多往日趋炎附势的亲朋故旧,皆避之唯恐不及。那些泛泛之交的人,更是不愿意赶这一蹚浑水,躲在远处冷冷地看着。
倒是碧玉,仿佛早已将一切看淡。
早在半年之前,她就从容地变卖了大部分华服珠宝,仅留下几件素雅之物和心爱书籍,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粗布衣裙,亲手为司马亮整理好简单的行装。
见司马亮进房,嫣然笑道:“王爷,且看妾身这身打扮,可还似当年沁水河畔那个采桑养蚕的刘家女?此番离去,恰似倦鸟归林,鱼儿入海,正是你我所愿。”
司马亮见爱妻在此逆境中犹能谈笑自若,心中酸楚与感动如洪水般泛滥,在眼底生成了泪花。司马亮紧握住碧玉的手,千言万语化作一声轻唤:“碧玉……”
碧玉反握住他微颤的手,目光温暖而坚定的说道:“此生,能与君同行,便是人间至乐。人间至乐是清欢,无欲无求的人生,才是最美好的人生。”
就这样,司马亮带着碧玉雇了一辆大车,带上几名侍从,晃悠晃悠朝着弘农方向而去。
七日之后,一行人到达弘农。
弘农虽为穷乡僻壤,但见山峦叠翠,民风淳朴。
碧玉见此地土地贫瘠,百姓生活困苦,便拿出昔日的积蓄,购得十亩坡地,亲自带着那几个忠心耿耿、甘愿跟随的旧仆,一起开垦荒土,种桑植麻,引水修渠,忙得不亦乐乎。
她将记忆中先进的农桑技艺与在王府时学到的纺织改良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邻。又仿照洛阳“碧玉清韵”茶肆,在村口大树下设一草庐,置备粗茶,与过往乡民闲话桑麻,排解纠纷。
司马亮见碧玉于此间如鱼得水,将清贫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深受感染,心中块垒渐消,时而与碧玉一同下田劳作,体会耕耘之乐。时而与当地几位淡泊名利的隐士文人诗酒唱和,竟也品味到这乱世中难得的安宁、踏实与惬意。
转而春日融融,桑叶沃若。碧玉于桑林深处置一竹几,摆上自酿的桑葚酒与山野清茶,与司马亮对弈。阳光透过层层桑叶,洒下斑驳金光,微风拂过,带来泥土与植物的芬芳。
司马亮执着一枚黑子,良久未落,望着眼前景象,悠然叹道:“回想半生,戎马倥偬,宦海浮沉,争名逐利,竟不如当下与你在此桑荫之下,一局棋、一杯酒来得逍遥自在,心神俱宁。”
碧玉从果盒中,拈起一枚紫红的桑葚果干,轻轻送入司马亮的口中,笑意盈盈说道:“妾身早已言明,布衣桑饭,可乐终身。王爷如今,可曾真正体味到这田园之乐了?”
碧玉说完,两人相视而笑。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