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流宴开办在即,琅绛那边的使者已经准备好过两日就动身来大虞了,萧清顾也找机会和百里蒲说清了她想要封王参政的缘由。
虽然百里蒲半信半疑,但还是尽心尽力的完成自己该做的事。萧清纪和萧桐诡异的安静,尚榆晚和萧清序一边盯着萧清顾的考核,一边盯着东宫和长公主府那边。
经过百里蒲将近一个月的锤炼之下,萧清顾虽然日子过得不怎么舒坦,但也受益颇丰。
时光飞逝,很快就迎来了萧清顾的第一次考核,琅绛使者也将在明日顺利抵达京都。
萧清顾无比紧张,因为这第一次考核,百里蒲请来了承明帝。
不仅是承明帝,礼部的人,翰林院的人,还有长公主和祈王也来了。
简单的行礼之后,百里蒲请承明帝和长公主他们移步前厅喝茶吃糕,他让萧清顾在后院于半柱香过后开始闭卷考,由礼部和翰林院的人进行监考。
萧清顾走之前望了望萧清序所在的方向。
尚榆晚就站在萧清序的身旁,朝萧清顾眨了眨眼睛,轻轻笑了笑。姬素闲站在萧清序的另一边,看着萧清顾点了点头,萧清序看她亦是目光柔和。
萧清顾瞬间觉得心里卯足了一股劲儿,昂首挺胸的去后院了。
因为鲁州城闹了水患,承明帝为了照顾鲁州城的考生,殿试被推迟到了四月二十五才结束。如今殿试的放榜已经于四月二十七日公开,萧清顾在二十八日就已经把今年科考过的所有题目都刷了八九遍。
面对百里蒲和礼部、翰林院那些人出的考题,萧清顾还是有些信心的。
有了尚榆晚和萧清序等人的鼓励,萧清顾也不怕什么礼部还是翰林院了。要看就看呗,还能撕了她不成?
半柱香后,萧清顾顶着眼下的青黑,瞪大眼睛仔细览题,下笔如有神,笔尖就没有停顿过。
礼部的张大人把自个儿往翰林院的李大人那边歪了歪,悄声说道:“百里御史是阻拦还是帮忙啊?我看殿下写的颇为顺畅呢。”
百里蒲请他们帮忙一起出考题和监考,里边一半是他们自编的题,另一半是今年科考过的题目,从童试到殿试四轮考试,他们都把题目变着法的揉成了一整套题,里边还被百里蒲亲手加了不少“料”进去,按理说萧清顾一个在民间游历多年的公主不该会写得如此顺利啊?
李大人沉默的看了他一眼。
“......”张大人知道自己讨了个没趣,默默闭嘴。
李大人目光沉沉,望着聚精会神的萧清顾,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他心道,若非是御史台出面阻拦,圣上或许直接将公主封王之事一锤定音了。
宁愿冒着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如此偏袒,大虞内的流言蜚语都暴增了不少,圣上如此行事,莫非是公主有什么其他的用处?
还是东宫,当真要易主了?
思及此,李大人立即想到了内乱不止的琅绛国,下意识皱了皱眉。
萧清顾赶在规定时间内写完了这一整套题,恰好这时,手里捧着一张宣纸的康公公便来了。
他给礼部和翰林院的人看过之后,便匆匆转身走向萧清顾。
萧清顾见礼部和翰林院的人都变了脸色,心里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公公,这......”
康公公直接打断她的话,“殿下,圣上那儿有一道题,还需要你解呢。”
听语气,似乎不是什么好解的题。
一名侍从极有眼力见的上前取走答卷,置于托盘中后便交给了翰林院的张大人。
李大人粗粗看了几眼,眼底闪过一抹毫不遮掩的讶异和惊喜,但很快,那些惊喜之色便被遗憾所替代。
萧清顾看他那神情,心里愈发打鼓,但她无论如何也要接下那张由承明帝亲自出题的宣纸。
康公公转身走到张大人等人的身旁坐下去,因为承明帝下了令,要他亲自盯着萧清顾答完那道题。
萧清顾看了看康公公,见他一脸淡然,看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便只能小心翼翼的打开那张卷起来的宣纸。
题目映入眼帘,萧清顾险些以为是自己眼花了,打起精神定睛一看,额头唰的一下开始冒冷汗。须臾,汗水便滴在了宣纸上。
康公公心里叹气,但面上还是淡淡的,他抬手招来一个侍从。
“去给公主殿下添纸。圣上说了,百里御史的答卷在固定时间内写完了,这一次考核就算是考完了,但通没通过另说。那宣纸上由圣上出的题,不管殿下用多少时间,只要她写的出来,写的完,时间都不限。”
“谁要是敢催,就等着挨板子吧。”
康公公毕竟是伺候在真龙身侧的老人了,身上难免沾了龙气,说话也不自觉的带上些不怒自威的气势。
礼部和翰林院的人哪敢说一个“不”字?自然都连连应是。
萧清顾默了须臾,最终还是有些战兢的开口:“公公,请容我问一句,这题可关乎考核成败?”
“殿下放心,此题不在考核范围之内。”
“那就好,那就好......”
今日是四月三十,明天便步入了五月,明明是暖和的季节,萧清顾的后背却冷汗涔涔,额头也止不住的流冷汗。
[尚家灭门,是对?是错?谁对?谁错?]
宣纸上那一行字宛若尖刀一般刺入萧清顾的双目,让她恨不得把这纸撕碎了才好。
这个题她能答吗?她敢答吗?答错了,考核便败了,尚榆晚和萧清序私底下一直偷偷帮助她陪她一起熬的夜都白费了!他们以前做出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答错了还有可能会波及尚榆晚和萧清序的性命!!
万一要是答对了......这种题怎么答才能对啊?!!!!
萧清顾的眼睛冒出血丝,双目酸胀,但她还是死死盯着这道题,内心惊疑不定,脸色惨白,手里的笔尖开始发抖,喉咙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了,让她喘不过气。
一炷香的时间转瞬即逝,萧清顾因为一直抬着笔,墨汁蘸了一次又一次,次次都滴落到纸上,她都忘了自己换了多少张宣纸。
另一边,前厅内静得可闻落针之声。
姬素闲垂着头,以免自己恨恨的目光被萧桐发现。
她将双手背在身后,十指搅在一起,心道:估计多端的老女人!明明百里蒲没有请她来公主府,偏要来!果然是来使绊子的!
萧清序默默喝茶,不言不语。尚榆晚站在他身旁,垂眸沉默。
百里蒲坐在萧清序身侧,一动也不动。
承明帝坐于主座,嘴边挂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
“哎呀,怎的都不说话?”萧桐笑着打破了前厅里的死寂,“大家可是怪本宫多管闲事了?”
百里蒲默了默,想着他是封王考核的主考官,于是便第一个站起来回道:“长公主殿下言重了。”
萧桐笑着嗯了一声,“那就好,还以为百里御史对本宫颇有成见呢。”
此话说得刺耳,连一向装得住的尚榆晚都抽动了两下眉头。
百里蒲心生怒气,但顾忌后院的萧清顾还在答题,也不好闹得难看,只能忍下这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