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秋意微凉,不冷不热,令人舒适。
户部郎中兼文坛后七子之一张佳胤悠闲的走出家门,前往户部上衙。
他感到,在这个时代做京官实在太幸福了,因为不用每天凌晨摸黑起床。
也不用摸黑去宫城里上朝,等到天亮后在奉天门外的广场露天朝见皇帝。
自从嘉靖二十九年他中进士做官以来,就没上过一次朝,也没见过一次皇帝,至今都不知道万寿帝君长什么样子。
张佳胤一边走着,一边琢磨着中秋季的文坛活动,对此他有点小得意,因为好几场大规模雅集都要请他去主持。
毕竟文坛大势组合“复古派后七子”眼下只有他张佳胤在京师,没有人能抢风头。
每天都会有一批人登门拜访,但他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见谁不见谁要经过一番艰难的选择,甚至比作诗更难。
想到这里,张佳胤不知为何,想起了一个打着“陈以勤学生”旗号的白姓锦衣卫官。
好像只投了一次拜帖,然后就没再来过了,这毅力和诚意也不大行。
年轻人一点耐性都没有,缺乏锲而不舍的精神,怎么能成功呢?
既然他主动放弃,不来也好,省得自己造难,毕竟此人的锦衣卫官身份也太尴尬了。
到了青龙街,张佳胤穿过户部大门,然后在告示墙上面瞄了一眼。
让他惊讶的是,告示墙上居然贴了一大张诗稿,也不知道是谁干的。
张佳胤作为文坛弄潮儿,饶有兴趣的仔细阅览起来,只见得题目是《诗论》。
对这个题目,张佳胤只能说非常大胆,或者说很狂妄。
一般人或许可以像模像样的用诗写景,也可以像模像样的用诗抒情,但是肯定作不出像样的诗论。
诗论的意思就是诗词的道理,是诗中之诗,这种主题岂是一般人能驾驭的?
张佳胤向来认为,当世文人有资格写诗论的人只有两个,那就是李攀龙和王世贞,他们复古派的两大领袖人物。
别说其他人了,连他张佳胤自己都不配写诗论。
然后张佳胤继续往下看,内容正文是三首绝句。
第一篇是:“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张佳胤点点头,无需细品就能看出,起手这首诗相当不错,立意极高,配得上《诗论》这个题目。
而后张佳胤再看第二首绝句,上面写的是:
“文章体制本天生,模宋规唐徒自苦。只让通才有性情,不教一解脱前人。”
看完后,张佳胤瞬间血压飙升,差点喊出一声“冲着我来的”!
这首诗的字里行间,竟然有讽刺复古派的意思!
因为他们复古派的核心文学主张就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什么意思,就是写诗要参照盛唐气象,以唐诗为典范,推崇模拟汉魏唐诗风骨,讲究古典美学,所以才叫复古派。
而墙上第二首诗有一句“模宋规唐徒自苦”,意思就是吃饱撑着才模仿古人,这分明就是在讽刺复古派的核心理念!
作为复古派后七子的京城守门人,张佳胤看到这里,第三首绝句就直接略过,目光直接扫向最后末尾的署名!
“诗家西城白玉京,大昌钱铺、质库、估衣铺赞助笔墨。”
看到这一行字,张佳胤有点懵,这样的署名格式头一次见。
发诗稿就诗稿,结尾一排店铺字号是几个意思?
但对“白玉京”这个名号,张佳胤却有一点印象,从王百谷那里知道的!
白玉京就是陈以勤被迫收的那个锦衣卫学生,前几天还投过拜帖给自己!
张佳胤不由得又开始怀疑,难道有人阴谋针对复古派?
毕竟文坛中的刀光剑影,一点也不比官场少,容不得张佳胤不警惕。
例如前些年复古派的领袖可不是李攀龙和王世贞,而是一个叫谢榛的诗人。
但谢臻却被李攀龙和王世贞联手驱逐,并且狠狠的批判封杀了,现在只能在地方四处流落混口饭吃。
张佳胤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回到了公房,喊来杂役问道:“告示墙上诗稿是谁贴的?”
杂役回答说:“是本衙门厂卫坐探贴的,并且严禁我们撕下来。”
张佳胤好像得到了答案,好像又没得到。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锦衣卫直接下场参与文坛斗争了?
作为户部郎中,张佳胤拥有一些财政权,工作还是很充实的,总有找他办事的人,主要来自对口各衙门。
无论来自隔壁礼部的,还是对面都督府的,都说各自衙门告示墙上出现了诗稿,哪怕是太医院也不例外。
再细问,各衙门告示墙上诗稿的题目都是《诗论》,内容都是一样的三首绝句。
所以张佳胤很快就能判断出局面,带有讽刺复古派内容的诗词在一天之内,出现在几乎所有文武衙门的告示墙上!
不出意外的话,都是驻守各衙门的厂卫坐探直接操作的!
再联想到“白玉京”的另一个身份,主使人不是“白玉京”本人又能是谁?
有人非议复古派,原则上必须要反击!
但是仔细思考过后,张佳胤又发现自己似乎无能为力,缺乏反制手段。
如果有人在聚会上大放厥词,可以当面喷之;
如果有人在圈内传播不良信息,可以发动人脉批之;
如果有人着书立说不怀好意,同样可以写文驳之。
可是如果有人一天之内在几十个衙门告示墙上开嘲讽,那阁下又该如何针对?
把他张佳胤拆散卖了,也没本事以同样方式发起对等反击。
这种感觉就像是被人骂了,但却无法还嘴,实在是憋屈。
就算在其他场合大肆批判,也完全消除不了几十个衙门告示墙上同时发诗词造成的恶劣影响。
一直到了黄昏下班时,还在憋屈的张佳胤才想起了一个经典办法,那就是“告家长”!
于是张佳胤没有回家,直接来到裕王府讲官陈以勤的宅邸。
这位老乡老前辈就是肇事者白某人的老师,老师对学生是有一定约束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