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彬的死,确实让梁坤安分了许多,他对外称病,整日闭门不出。
然而,陈平川没有松懈,谁知道这家伙憋着什么坏?
蛮族帮陈平川拔掉邢彬这根钉子,但他们依旧是陈平川的心头大患,迟早要兵戎相见!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必须争分夺秒。
他要打造一支能战的军队,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防。
否则,之前的一切心血,都将化为乌有。
所以,现在陈平川要和赵莽好好谈谈,怎么对付蛮族。
“赵将军,跟我说说城外那些蛮子。”
赵莽粗糙的手掌握住温热的茶碗,脸色凝重如铁。
“大人,边境蛮族,部落林立,其中以黑狼、秃鹫、苍鹰三部最为强大。这三部,如同草原上的三头饿狼,时刻觊觎着顺城这块骨头。”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
“他们的孩子自会走路起,便在马背上颠簸。弓箭是他们的玩具,弯刀是他们的手足。人人都是天生的骑士,战法剽悍,来去如风。”
“去年秋,秃鹫部三百骑兵劫掠王家村,我派五百步卒追击,反被对方在平原上冲散,死伤过半。他们甚至不屑于打扫战场,割下耳朵便呼啸而去。”
赵莽的声音透着一股无力。
“我们有城墙,他们攻不进来。可我们的兵,也出不了城。没有骑兵,一旦野战,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陈平川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划动。
“他们的弱点呢?”
“弱点……”赵莽沉吟片刻,“当然有。蛮族崇尚勇力,信奉萨满,但各部落并非铁板一块,为了草场、水源,他们自己也打得头破血流。只不过,一旦对外,他们会立刻团结起来,很难分裂。”
“他们的骑兵很快,弱点也是快。因为后勤补给跟不上,打不了持久战。他们也不擅攻坚,纪律性极差,冲锋时像一窝蜂,溃败时也像一窝蜂。”
“我和他们打了十几年交道,一直没有找到克制他们的办法,唉!”
陈平川的动作停下,他想起自己国家的历史,南宋与金国的情况和现在何其相似?
想到了南宋,一个跨越了时空的名字,自然而然在他脑海中浮现——岳飞。
陈平川眼睛亮起来!
岳飞带领岳家军打败了更强大的金国,他为什么不能?
没错,他也要打造一支能让草原狼群闻风丧胆的“陈家军”!
“赵将军,我有个想法。”
陈平川直起腰板,拿起沙盘上的三支小旗。
“从明日起,打破顺城军原有编制。”
赵莽猛地抬头。
“所有士兵,按能力重新划分。分为三营:步兵营,弓兵营,以及……”陈平川将旗子一支支插下去,“斥候营!”
“斥候营?”赵莽皱起眉头,“大人,我们的兵骑术远不如蛮子,战马也不如他们,派出去侦查,无异于送死。”
“谁说斥候一定跑得快?”陈平川转过身,“他们的任务不是决战,是侦查、骚扰、破坏敌人的补给线,在敌人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插上一刀。我们要用他们的打法,来对付他们。”
赵莽还在消化这个全新的概念,陈平川又抛出了一个更让他无法理解的命令。
“还有,从明天开始,全军进行队列训练。”
“队列训练?”
“站军姿,走正步,练转向。”
赵莽彻底愣住了,他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大人!列队训练走给谁看?这是战场,不是给京城老爷们检阅的仪仗队!这……这是花架子,是浪费时间!”
他的嗓门一向不小,营帐外的士兵们听到了动静,纷纷探头探脑,窃窃私语。
“让我们跟木头桩子一样站着?”
“还不如多练几趟劈砍。”
“外行人练兵,这不是胡闹吗?”
怨气,开始在军营中蔓延。
陈平川没有解释。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赵莽:“将军信不过我?”
赵莽嘴唇翕动,最终还是抱拳:“末将不敢,只是……”
“那就给我一百个人。”陈平川打断他,“挑一百个最听话的兵,一周后,我让你看到,这花架子到底有什么用。”
一周的时间,转瞬即逝。
校场上,尘土飞扬。
一边,是陈平川亲手训练的一百名士兵。
他们沉默地站成一个方阵,纹丝不动,仿佛一百根木头。
另一边,是赵莽挑选出的五百名精锐老兵。
他们松松垮垮地站着,交头接耳,不时对着那百人方阵指指点点,发出哄笑。
气氛充满了荒诞的对比。
“大人,这……人数相差五倍,是不是太……”赵莽心中没底。
陈平川只是举起了手。
“无妨,演练开始!”
随着一声令下,对面的五百人乱糟糟地呐喊着冲了过来,像一群散沙。
而陈平川这边,百人方阵动了。
“举盾!”
“前进!”
没有呐喊,只有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咚!咚!咚!像一个巨人的心跳。
盾牌组成了一面不可逾越的铁墙,长枪从盾牌的缝隙中森然伸出。
他们没有冲锋,只是稳步向前推进。
那五百名散兵的冲锋,撞在这面移动的铁墙上,瞬间被撞得人仰马翻。前排的人想退,后排的人想进,乱成一团。
百人方阵没有丝毫停顿,继续推进。
踩过倒地的同袍,踩过丢弃的兵器。
破布包裹的枪头虽然不会造成伤害,但还是打得那些老兵油子鼻青脸肿,嗷嗷直叫。
很快,那五百人彻底崩溃了。
他们扔下武器,抱头鼠窜,仿佛他们面对的不是一百人,而是一千人!
整个校场,鸦雀无声。
所有围观的士兵,都张着嘴,发不出任何声音。
赵莽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拳头,他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这不是战斗,这是碾压。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陈平川喃喃自语,他只是按照岳飞练兵的方法学个皮毛,效果就如此惊人!
心目中,岳飞的地位又高一层!
“赵将军,现在你明白什么是‘令行禁止,步调一致’了吗?”
听到陈平川的声音,赵莽猛地回过神,他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近乎敬畏的神情。
他郑重地抱拳,深深一揖。
“大人英明,末将……心服口服!”
怀疑的冰山一旦融化,改革的洪流便势不可挡。
陈平川趁热打铁,命城中工匠坊加班加点,打造他亲手绘制图纸的改良兵器——专门用来对付骑兵的“钩镰枪”和“麻扎刀”。
他又引入了“叠阵”战术,长枪在前,钩镰枪在后,弓弩手再后,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赵莽看过一次演练后,抚着胡须连连赞叹,觉得这套战法,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