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半,夏澜已经站在村口的百年榕树下。初夏的晨雾还未散去,她呼出的白气在微凉的空气中凝结。手中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今天要检查的事项:游客中心热水供应、新员工服务礼仪考核、农家乐菜品温度测试...
\"夏经理,您又这么早啊!\"村口小卖部的王叔扛着扁担路过,笑呵呵地打招呼。
夏澜合上笔记本,嘴角扬起一个职业化的微笑:\"王叔早。今天有三十多位客人预约进村,得提前做好准备。\"
自从三个月前接手这个偏远山村的旅游开发项目,夏澜就把自己的生物钟调整到了\"游客模式\"。她知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次不满意的旅行体验足以毁掉一个刚起步的旅游目的地。
\"叮咚\"——手机提示音响起。夏澜划开屏幕,是昨晚入住游客的评价:【房间干净但毛巾有霉味,扣一分;晚餐时服务员态度冷淡,再扣一分。总体评价:三颗星。】
夏澜的眉头拧成了结。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条提到服务问题的评价了。她快步走向游客中心,决定召开紧急晨会。
七点整,十五名服务人员打着哈欠聚集在游客中心前厅。夏澜站在一块白板前,上面贴着几张打印出来的差评截图。
\"各位,我们又收到了关于服务质量的批评。\"夏澜的声音不大,但足够让所有人清醒,\"我知道大家很辛苦,但游客不会体谅我们的辛苦,他们只在乎花了钱能不能得到相应的服务体验。\"
农家乐老板娘李婶撇撇嘴:\"城里人就是矫情!咱农村条件就这样,爱来不来。\"
夏澜深吸一口气,指向白板上的一条评价:\"李婶,这位客人抱怨您家的土鸡汤是温的,不是热的。您知道为什么吗?\"
\"鸡汤放一会儿不就凉了嘛!\"李婶不以为然。
\"但客人是从厨房端到餐桌这段时间变凉的。\"夏澜从柜台下拿出一个带盖的陶瓷汤盅,\"我订制了一批保温餐具,从今天起,所有热菜热汤必须用这种器皿盛放,确保上桌时温度不低于65度。\"
李婶接过汤盅,惊讶地发现入手沉甸甸的,盖子严丝合缝。她掀开盖子,里面居然还贴着一枚小小的温度计。
\"这...这也太讲究了吧?\"李婶瞪大眼睛。
\"不是讲究,是基本服务标准。\"夏澜转向所有人,\"从今天开始,我们要执行新的服务规范。\"
她掀开白板第二页,上面详细列出了《乡村旅游服务二十条》:
游客抵达时,必须有人主动迎接并提供清凉毛巾或热毛巾(视季节而定);
所有服务人员必须使用标准普通话,掌握至少十句基础英语问候语;
客房每日检查三次,确保床单无头发、卫生间无积水;
餐饮服务必须询问客人忌口及特殊需求;
...
王翠花张大嘴巴:\"夏经理,这比城里大酒店还严格啊!我们哪做得到?\"
夏澜早有准备,她拍了拍手,两名穿着制服的年轻女孩走进来:\"这是我从省旅游学院请来的培训师,接下来三天会对大家进行系统培训。考核通过的员工,每月工资增加300元绩效奖金。\"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议论声。300元对于这些村民来说不是小数目。
\"但是,\"夏澜提高声音,\"如果被游客投诉并核实属实,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扣奖金,第三次直接解聘。\"
空气瞬间凝固。李婶和王翠花交换了一个眼神,她们第一次意识到,这个看起来温温柔柔的城里姑娘是来真的。
培训的第一课从最基本的微笑开始。
\"嘴角上扬,露出6-8颗牙齿,眼睛要微微眯起,传达真诚。\"培训师小林站在前面示范,\"大家跟我一起做——\"
王翠花对着镜子龇牙咧嘴,活像只炸毛的猫。夏澜走过去,轻轻扶正她的肩膀:\"想象你见到多年不见的好友,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俺没啥好友...\"王翠花嘟囔着,却在镜子里看到夏澜真诚的笑容,不知不觉也跟着笑了起来。
三天魔鬼训练后,夏澜明显感觉到了变化。村口的接待员学会了标准的鞠躬礼;农家乐的服务生上菜时会轻声说\"请慢用\";就连最顽固的李婶也开始用温度计检查菜品温度。
但真正的考验在一个周末来临。村里迎来了一个二十人的摄影爱好者团,领队是网上小有名气的旅游博主\"旅行达人老K\"。
夏澜提前做了功课,知道这位\"老K\"以挑剔苛刻着称,他的评价能直接影响上万粉丝的选择。她特意在接待处准备了相机清洁套装、备用存储卡和反光板。
\"哟,准备挺周到啊!\"老K推了推鼻梁上的墨镜,语气里带着一丝意外。
夏澜微笑:\"了解到您团队都是摄影爱好者,我们准备了一些可能用得到的小工具。村里最佳拍摄点已经标注在地图上,日出和日落时分的光线最美。\"
老K挑了挑眉,没说什么,但夏澜注意到他多看了几眼那些专业设备。
中午用餐时,意外发生了。一位老年团员不小心打翻了茶杯,水洒在刚上的菜里。按照以往,服务员可能会抱怨几句,但今天值班的王翠花却立刻上前:\"没关系,我马上给您换一份新的。\"她动作麻利地收拾干净,不到五分钟就端上了新菜。
夏澜站在不远处,看到老K悄悄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幕。
下午,夏澜带着团队检查客房时,发现老K的房间窗帘挂钩坏了。她立刻派人去修,同时留下一篮当地时令水果和手写致歉卡。晚上组织篝火晚会时,她特意准备了几个摄影爱好者喜欢的拍摄角度,还安排了村民表演传统打铁花。
第二天清晨,夏澜在村口碰到了早起拍日出的老K。
\"你们这服务,比很多五星级酒店都到位。\"老K突然开口,\"昨天我偷偷测试了几次,每次都能得到及时回应。\"
夏澜心头一紧:\"您...是在测试我们?\"
老K笑了:\"我走过全国上百个乡村旅游点,90%都是'一锤子买卖'思维。你们不一样,是真心想做口碑。\"他晃了晃手机,\"我已经发了条朋友圈,估计你这周末要忙了。\"
老K没有夸张。那个周末,村里突然涌进大批游客,都是看了他推荐慕名而来的。夏澜和服务团队忙得脚不沾地,但每个人都严格按照培训标准执行服务。
\"夏经理!203房客人问有没有儿童餐椅!\"
\"夏经理,有位老人想要个软点的坐垫!\"
\"夏经理...\"
夏澜像陀螺一样在各个需求点间旋转,但她注意到,团队已经能够独立处理大部分问题了。李婶主动为带孩子的游客准备了蒸蛋羹;王翠花给老年游客送上了藤编坐垫;就连平时木讷的村口保安老张,都学会了帮游客拍合影。
周日晚上,夏澜累得几乎站不住,但当她打开手机,看到满屏的好评时,眼眶不禁发热:
【服务太贴心了!我随口提了句怕蚊子,服务员就送来了驱蚊香包!】
【带孩子来的,服务员主动准备了婴儿床和温奶器,感动!】
【第一次遇到这么专业的乡村旅游,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
最让她惊喜的是老K发布的长篇游记:《在这个小山村里,我找到了消失已久的真诚服务》。文章详细记录了他在村里的每一个细节体验,最后写道:\"如果所有乡村旅游都能做到这种水准,谁还去挤那些商业化景区呢?\"
文章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村里的预约电话被打爆了。
一个月后,夏澜站在同样的榕树下,看着一队队游客在专业导游带领下有序参观。村里的服务标准已经升级到第三版,新增了\"乡村生活体验师\"项目,游客可以参与采茶、织布等传统活动。
王翠花现在成了服务标兵,她自创的\"驱蚊香包+当季水果\"欢迎礼成了村里招牌。就连最初最抵触的李婶,也因农家乐生意火爆而乐得合不拢嘴。
\"夏经理,您看这个。\"小林兴奋地跑过来,递过手机。屏幕上显示村里在省级乡村旅游评选中获得了\"最佳服务奖\"。
夏澜轻轻抚过屏幕,嘴角扬起一个真诚的微笑。她知道,真正的奖励不是这块奖牌,而是那些游客离开时满足的笑容,和口口相传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客源。
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夏澜听到两个游客的对话:
\"你从哪知道这个地方的?\"
\"朋友推荐的,说服务特别好,果然名不虚传!\"
夏澜的脚步不自觉地轻快起来。口碑,是最好的广告;而优质服务,是打造口碑的不二法门。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正在用真诚和专业,书写一段乡村旅游的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