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口中所说的报纸,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属于“小报”的范畴。
而大明朝廷的报纸,如今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大明官方的邸报和负责军情传递的塘报。第二种,就是民间传播的“小报”。
而明朝的邸报,主要是由大明朝廷内颁发,具有官方性质!
一般是由通政司,和六科编发。
上面记载的内容,一是皇帝的谕旨,诏书;二是官员们经过大明皇帝批红奏疏和内阁票拟的摘要;三是官员们任免的通知;四是重大的典礼和外交活动;五是经过整理后,能被百姓知道的重大天灾和军事捷报等。
而他们最初服务的对象都不是平民士绅,而是各地各级地方政府衙门的官员,是大明官方信息通报系统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明朝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繁荣、民间识字率提高,尤其是在江南的士绅、商人阶层中,能够识文断字的人数大大增加。
他们这些人解决了最基础的物质生活需求后,就积极向政治层面靠拢,他们对朝廷动态信息的需求增长,但是朝廷发出的邸报数量稀少,由于这种供不应求的状态下,也随之出现了一种商业模式,那就是“抄报坊”。
这种民间私人的“抄报坊”,主要出现在北京,南京,苏州,杭州等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表现就是,抄报房的老板,雇佣抄手,他通过贿赂大明衙门胥吏、六科廊的文书人员等人,或者其他的手段,获取官方最新发布的《邸报》内容,将其偷偷带出衙门来,然后手工誊抄复制。
他们将这些抄本,高价卖给地方官员、士绅、富商、书院等等。
这些购买者,既是为了了解政情,以维护自身利益。比如政策变化对自己商业的影响、官员升迁带来的士绅关系网的变动等等一部分自身的需求,也有出于对时事的兴趣和士人议政的传统。
所以这种大明官方发布邸报的形式,很受民间士绅和地方官吏的喜爱。
而第二种形式的民间小报,主要指在官方邸报体系之外,由民间私自编写、传播的信息单或小册子,称为“小报”。
这是更接近“民间报纸”概念的形式,但是经常被大明官方禁止和打击。
而这种“小报”的内容特点,第一个是时效性快。这种民间小报,往往比官方正式邸报的消息更快,有时在官方消息正式发布前就流传出捕风捉影的事情来,做到朝报未报之事。
而其小报所载消息的真实性,就值得商榷了。
它上面记载的消息来源,五花八门,模糊不清。
有些是道听途说的宫廷秘闻、官场轶事;有些是未被官方邸报采纳的官员奏疏内容或小道消息;还有些是对官方消息的猜测、解读甚至杜撰。
而更加严重的是,这些小报为了销量,他们也敢记载未经证实的军事消息、社会事件比如某某县出现了异常灾难啊,某某县官员横征暴敛,又激起了民变啊,又或者某某县出现了一件骇人听闻的异事啊!
颇和现在的某些报纸上面出现的“震惊,某某地区竟然发生了某某奇事”的报纸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报的内容往往更猎奇、更具故事性,有时也会包含对时政的评议。
但是,这种对官方时政的评议,这让大明朝廷对这种民间的小报,抱有非常明确的态度,那就是,严厉禁止!
而大明朝廷严厉禁止的理由也十分充分,首先这种小报上记载的信息,有提前泄露朝廷机密的嫌疑,传播了本不该公开的皇家宫廷和朝廷官场的一些信息。其次,这种小报,为了吸引百姓的眼球,会传播谣言和不实信息,可能引发社会的动荡不安。而且有些批评时政的评议,也会有诽谤大明朝廷之意。
所以大明朝廷严令各级官员,以“造言报事”和“讹传惑众”的罪名,严厉惩罚传抄者和报贩。
但是,尽管大明朝廷制定了严厉的封禁政策,但民间对这种“喜闻乐见”的“小报”却是特别受欢迎,在巨大利润的驱使下,这些小报贩子,主要通过手抄或简陋的雕版印刷术,在士人圈子、茶馆酒肆、青楼妓院甚至更广泛的社会层面私下流传。
但是受限于明朝社会的识字率和购买能力,这些“小报”主要服务对象,还是卖给能够识文断字和又有闲钱的富商和士绅阶层。
……
听闻崇祯皇帝让自己负责报纸事情,李香君顿时兴奋了起来。
因其之前的花魁身份,她从一开始,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将自己“包装”起来,营造出一种独属于自己的人设。
否则,这天下的美貌女子一抓一大把,她不营造出一种与其他女子不一样的气质来,如何能够在这条惨烈的道路中,杀出一条血路呢?
“秦淮八艳”之所以艳名远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属的传奇故事。
而这些,恰恰也是一份成功“小报”的最基础的要求。
聪慧的李香君,自然不认为自己能够负责官方层面的邸报,听崇祯皇帝的意思,更是有可能让自己负责那些销路很好,在民间广受关心的“小报”。
而这次的“小报”,可是大明皇家亲自出手的印刷的东西!
可以说,崇祯皇帝为李香君找的这份差事,也算是最适合她的特点了。
这比李香君在外抛头露面,身疲力竭的唱诵戏曲,要好的多。
看着李香君容光焕发的笑容,崇祯皇帝轻轻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开口说道:“怎么样,香君,朕给你的这份差事可还喜欢?”
李香君顿时连连点头,她娇躯微微挣扎,又想要去给崇祯皇帝下跪谢恩。
谁曾想崇祯皇帝的手臂紧了紧,环住她盈盈一握的柔软腰肢,将她箍在怀里,装作不满的开口说道:“欸,别动不动就下跪啊,要跪等会儿去绣床之上,有你跪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