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冈村那个老鬼子给我拖上来!”
郝二狗挥了挥手,两个锦衣卫像拖死狗一样把冈村名树扔到了祭台前。
朱大壮冷冷地看了冈村名树一眼,在祭台上插了柱香,然后头也不回地说道:
“冈村今天先从你这收点利息,等朕早早晚晚把你的七大姑八大姨都送去陪你!”
“太子,既然这是你的俘虏,就由你来亲自动手吧!”
朱胤汉也不废话,拔出学生剑就在冈村名树的颈动脉处一抹,然后像给鸡放血一样把冈村名树的血洒在了一面黑旗上,黑旗上赫然写着“血祭轩辕”!
朱大壮把祭旗插到祭台上,然后又把一个牌位摆在祭台下,对着黄帝的灵位祷祝:
“炎夏崇光皇帝朱大壮祭拜炎夏始祖轩辕黄帝陛下,今有倭寇侵我领土,戮我子民,凡顺州大屠杀、平度大屠杀、嘉里波大屠杀以来已过百万之众矣!”
“倭寇者,狼子野心,贪凶残暴,非人类也……”
“今以倭囚冈村名树之血尚飨炎夏之祖,祭拜冤死亡灵……”
“当以炎夏六万万同胞勠力同心,灭此朝食,夷其种类,有违此誓,天不佑之!”
朱大壮祷祝完对朱胤汉说:
“来!太子,你也上一炷香,如果在朕这一代完不成此誓,你就接着干,如果你也完不成就让你的子孙后代接着干,直至我倭奴全部灭亡!”
朱胤汉有点小兴奋,因为父皇在炎夏始祖面前让他上香也就意味着他是铁定的下一任皇帝了,虽然还没上任就背负上一个灭国杀民的任务,但是朱胤汉觉得这事不能拖到他当皇帝的时候再干完。
于是,朱胤汉捏了一炷香,恭恭敬敬地炎夏始祖敬上,也祷祝道:
“臣炎夏帝国太子朱胤汉当以倭皇之首再祭始祖,如违此誓,天不佑之!”
然后朱胤汉转向朱大壮,朱大壮对着他点了点头。
朱胤汉一把拖起放了半天血的冈村名树,顺着祭台扔垃圾一样扔了下去,吩咐道:
“衅鼓,剥皮,实草,送还倭奴!”
“父皇,这边事处理完,儿臣就要返回前线,不灭倭奴,誓不还朝!”
朱胤汉冲着朱大壮大礼拜别。
“很好!你生擒冈村,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朕赐你尚方宝剑,准你监督西南军事,务必剿灭倭寇,为死去的同胞报仇雪恨!”
“记住!不留俘虏,没有和谈,也不能妥协,地球上不能再有倭奴这个民族!”
朱大壮解下自己的佩剑,双手交给朱胤汉。
这一下,朱胤汉直接从一个中级军官变成了西南军区总督军事监察官了!
理论上,西南军区的所有生物,他都可以先斩后奏!
这也是朱胤汉这个太子第一次掌握实权,而且一给就是这样的方面大权。
这种权力可比那种名字上很好听得“监国太子”实在多了。
因为监国太子监不了国,还是辅政大臣说了算,但是监督军事是真监督得了军事,西南军区除了军事指挥之外,其它的他基本都可以做主。
而此时,炎夏帝国的第二轮军事动员已经开始,这一次的目标是把军队扩编到800万以上,其中500万都要用来对付倭国。
这一次朱大壮是发了狠了,要把倭奴亡国灭种。
由于战争初期进展顺利,实际上炎夏帝国的第一轮动员并没有多大规模,甚至连预备役都没有完全动员。
凭借装备优势,前期炎夏帝国基本都是压着倭国在打。
没想到的是倭国竟然直接来了个狠的,打到了炎夏帝国的七寸上。
随着嘉里波的陷落,整个南洋地区都将面临敌人的兵锋。
尤其是丧失了嘉里波这个控制梵竺洋和大平洋之间的交通要道,使得炎夏帝国的海军优势直接变为了战略劣势。
现在炎夏帝国只能依靠陆军来平推倭国,海军在短时间内已经指望不上了。
虽然,统帅部已经调集东海舰队前往南洋地区补充海军力量,但是短时间内炎夏帝国已经无法冲破敌人的远海封锁。
现在炎夏帝国只能依靠南洋舰队残存的潜艇大队对倭国海军实行骚扰,使之无法侵入南洋腹地,否则陪都三宝垄都要面临危险。
然而,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却使得炎夏帝国没有那么多时间来从容应对。
原因也非常简单,随着炎夏帝国海军被封锁在嘉里波海湾以东海域,炎夏帝国通往巴洲的海上通道被彻底截断。
倭国军队很有可能趁机联合鹰国军队强攻奥德曼帝国。
现在第三帝国深陷罗刹国战场,根本无法分出兵力支援奥德曼帝国。
而炎夏帝国又被隔绝在嘉里波以东,奥德曼帝国很可能顶不住鹰倭两国的夹击而投降。
到时候同盟国丧失了这个世界十字路口的战略要地,那么同盟国的整体布局和战略就等于要推倒重来,甚至直接丧失战略优势。
现在朱大壮进行第二轮动员的主要原因就是要使用优势兵力,在平推横河平原的同时,从中东洲打通通往奥德曼帝国的陆上通道。
这一次朱大壮动员了所有预备役兵力,就是要一鼓作气直接把战线推进到亚细亚半岛。
为此,在加强西南军区兵力的同时,统帅部把占领哈萨克、塔吉克、乌兹别克地区的徐叔震兵团划分出一部分来,在补充了大量兵力之后,重新组建了西进兵团,由朱玉杰担任兵团司令,攻打阿拉汗斯坦、土库曼斯坦等被倭国占领的中东洲部分国家。
以图在三个月内打通前往奥德曼帝国的陆上通道。
现在炎夏帝国海上枢纽被屠,第三帝国顿兵莫都城下,转眼之间同盟国的战略优势就丧失殆尽。
要知道同盟国这边加盟国虽多,但是墙头草不少,尤其是被第三帝国强行拉进阵营的那些巴洲小国,可不是什么忠心耿耿地铁杆小弟。
要是让这些墙头草看到同盟国要输,他们保管就要改换门庭。
到时候第三帝国本来就没有肃清的后方非要崩盘不可!
尤其是战争刚开始就投降的发国,实际上实力并没有受到多大损失。
只不过是因为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发国伤亡人数太多,这一次他们不愿意再像上一次世界大战中那样出死力才投降的。
事实上,不管是从领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包括殖民地)发国都要超过第三帝国,甚至就连工业产能也差不了多少。
这些发国佬要是看到同盟国要完,保管立马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