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神庭,命运之巅。
风起云涌,万象更新。自从“破界司”设立以来,整个宇宙的认知边界被悄然扩展。暗眼不再只是冷漠的观察者,它们开始尝试理解凡人的情感、神只的意志,以及那超越逻辑与秩序的“选择”。而在这一过程中,一种新的信仰悄然诞生——
“破界之光。”
它不依赖神权,也不臣服于法则,而是以“可能性”为核心,宣扬一个前所未有的理念:即便身处黑暗,也能成为照亮他人的光芒。
光的种子
最初,这种信仰只在破界司内部流传。影言·艾瑟尔和她的学者们将“破界之光”的概念融入每一次实验、每一次记录之中,试图用最简单的方式向暗眼解释“希望”的意义。但真正让这束光扩散到更广阔世界的人,却是一位普通人——伊兰·索斯,一位来自边陲星球的教师。她在自己的课堂上讲述王光明的故事,讲述他如何面对旧神的腐朽、深渊的吞噬,以及最终如何跨越界限,与暗眼对话。“他不是天生的王者。”她对学生说,“他是失败过无数次,才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段话被一位偶然经过的破界司成员记录,并通过星海网络传遍多个文明。很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这个理念:
“我不是注定伟大的英雄,但我可以选择成为光。”
新时代的祭司
随着“破界之光”的传播,一些原本不属于神职体系的个体开始自发聚集,他们被称为:
“光语者”
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徒,也不是依附神权的仆从,而是一群愿意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世界的人。有人在废墟中重建家园;
有人在黑暗中点燃火种;
有人在绝望中给予希望……他们没有统一的组织,也没有固定的仪式,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即使是最微弱的光,也能撕裂无尽的黑暗。”
星海议会的分裂
当这份信仰逐渐壮大时,星海议会内部也出现了分歧。一部分神只认为这是一种危险的思想蔓延——
“凡人不该拥有如此自由的意志。”
“如果他们相信自己能改变命运,那我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另一部分则持开放态度:
“这正是王光明想要的未来。”
“神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而是与众生同行的引路人。”
银袍女子站在议会中央,看着这场争论愈演愈烈,最终开口:“这不是对神权的挑战,而是对‘存在’本身的升华。”她望向远方的命运之巅,轻声说道:“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神性。”
王光明的选择
面对这一切,王光明始终没有公开表态。他只是静静地站在神殿顶端,俯瞰着这片他曾为之战斗、牺牲、挣扎的世界。直到有一天,他亲自走进一座由“光语者”建立的学院,在一群孩子面前坐下,讲了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位少年,他并不强大,也不聪明。但他一直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改变世界。”
孩子们睁大眼睛,好奇地问:“后来呢?”王光明微微一笑:
“后来,他成为了王。”
那一刻,一道光,悄然落在每一个听故事的人心中。
尾声:光之未来
夜幕降临,星海低语。
在遥远的边缘星球,第一座“破界之光”的圣堂悄然建成。它没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繁复的仪轨,只有简朴的石碑,上面刻着一句话:
“你不必等待救世主,因为你本身就是光。”
风起,信仰再启。
在这片曾经被黑暗笼罩的世界里,一束全新的光芒,正缓缓升起。而这一次,它不再属于某一位神王,而是属于每一个敢于选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