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悦也积极投入到了这场比赛中。她想起非典时街道上冷冷清清,学校闭校,每天分时段消毒,学校课业平稳进行。但与此同时,医护人员们不顾危险奋战在一线,邻里之间互相帮助,这些温暖的场景让她深受触动。她坐在书桌前,认真地撰写着自己的论文,把自己内心对这场灾难的思考和对人性美好的感悟都倾注在了字里行间。随着交稿日期的临近,同学们陆陆续续地交上了自己的作品,一场关于非典感悟的思想碰撞即将展开。
第二日,放学后,崔琰还在教室看报纸,班主任进教室,目的就是寻他。
班主任见非典征文公布好几天,崔琰这边一点反应都没有,林悦的文章已经投递,崔琰文章没半点风声。
“崔琰,你的文章呢”
崔琰放下手中的报纸,一脸淡定地说:“老师,我没打算写呢。”
班主任皱了皱眉头,有些着急地说:“这比赛交稿日期都快过了,你怎么还没动笔呀?林悦他们都早早交了。”
崔琰挠了挠头,笑着说:“老师,班级有林悦,第一肯定没问题,我不想写了。”
班主任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叹了口气说:“那你抓紧时间,给你两天时间,必须交上来。”
崔琰满脸疑问。
班主任走后,他又拿起报纸,仔细地看了起来。
到了晚上,崔琰坐在教室里,脑海中浮现出非典时期那些或温暖或惊险的画面。他拿起笔,开始在纸上奋笔疾书,将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思考都融入到了文章中。时政社评看的多,这种文章对他也不算难。
不是在班主任的眼神压迫下,他是不会写的,既然选择写,那就认真写好,争取脱颖而出。
两天时间很快过去,崔琰准时把写好的论文交给了班主任。交完文章后,他便没再把这事放在心上,依旧过着自己的日常。
终于,比赛结果公布的日子到了。学校的公告栏前围满了人,林悦和崔琰也在人群中。当他们看到获奖名单时,都十分惊讶。林悦的文章获得了二等奖,而崔琰的文章竟拿到了一等奖。
同学们纷纷围过来,对崔琰表示祝贺。班主任也笑着走过来,拍了拍崔琰的肩膀说:“没想到你这小子,认真起来还真行。”崔琰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林悦走上前,笑着对崔琰说:“你太厉害了,看来我还得向你学习。”崔琰连忙摆摆手:“你也写得很好。”
这时,就在大家都沉浸在获奖的喜悦中时,突然,人群中传来一个声音:“这比赛说不定有黑幕,崔琰之前都不想参加,怎么可能突然拿一等奖。”说话的是班里平时和崔琰关系不太好的同学。
崔琰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刚要开口反驳,林悦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大家都看到崔琰那两天认真写文章了,他的实力大家有目共睹,这一等奖他当之无愧。”同学们听了林悦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那个质疑的同学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就在这时,班主任挤过人群,大声说道:“大家安静一下!我要澄清一件事,崔琰是被我逼迫才写这篇文章的。一开始他不想参加,是我觉得他有能力,强行让他在两天内完成。
他能拿到一等奖,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这两天的努力。”众人听后,先是一愣,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对崔琰更加钦佩,没想到他在这么短时间内,能写出如此优秀的文章。
那个质疑的同学红着脸走到崔琰面前,诚恳地说:“对不起,是我小心眼了,你真的很厉害。”崔琰笑着摆摆手:“没关系,大家有疑问很正常。”林悦也笑着说:“看来你这被逼迫参赛还逼出个一等奖呢。”周围的同学都跟着笑了起来,校园里回荡着欢快的笑声,这场关于非典感悟的征文比赛,在这样的氛围中圆满落下了帷幕。
第二天上午,班主任把证书和一支精致的钢笔给崔琰,是征文赛的奖品。类似的钢笔之前崔琰也得到过一支。
中午阅览室,李桐和崔琰在补习。休息间隙,崔琰将一等奖奖品的钢笔递给她。
真诚地说:“李桐,谢谢你之前对我学习的帮助,这支钢笔就送给你,当谢礼,往后学习还要你帮忙。”
李桐有些惊讶,她没想到崔琰会把这么有意义的奖品送给自己。
她红着脸接过钢笔,轻声说:“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崔琰笑着说:“你收下吧,要不是你帮我,我学习也不会进步这么快,更写不出那篇文章。”
“嗯,初中的时候,我也得到过这样的一支笔,记得是下午上地理时,犯困打盹,钢笔脱手,顺着两个课桌间的缝隙掉到地上,笔尖坏掉了。”
李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收下了钢笔,为了不让钢笔再次重蹈覆辙。
随着两人相处时间日久,崔琰和李桐的关系变得更加亲近,他们经常一起讨论学习,互相鼓励。而那支钢笔,也成为了他们的见证,被李桐小心地珍藏起来。
在校园的时光里,他们一起成长,一起为了梦想努力,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成为了他们青春中最美好的回忆。
多年后,崔琰已经参加工作。一次同学聚会,大家又聚在了一起。回忆起初中的非典征文比赛,气氛格外热烈。有人问起那支钢笔的下落,李桐微笑着从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那支钢笔。钢笔虽然有些陈旧,但依旧散发着独特的光泽。大家围过来,纷纷感叹这是青春的见证。
一直沉默的林悦突然说:“当年哪怕没有班主任的逼迫,崔琰你应该也会写那篇文章。高中你以你对社评类知识的积累,写篇此类文章还是手到擒来。”崔琰笑着说:“这个要找谢志斌,可惜今天他没来”大家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欢声笑语不断。
聚会结束后,崔琰看着李桐将那支钢笔放在一个天鹅绒盒子里。仿佛又回到了高中的时光,那些一起奋斗、一起成长的日子,是他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而那支钢笔,刻画彼此在对方眼中看到完整的自己,它不随时间流逝而褪色,反而在沉淀中显现出更纯净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