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太平军大破清兵,大举北伐,整个天下震动之际,广西义军政权经过两三年的发展,百姓民心归附,兵精粮足,基层官兵中不乏有解放中国的呼声传来。
在知道这些情况之后,李希音和军务院军官们深感时机已到,于是开始了准备。
农历六月三十,李希音召集军务院高级参谋、护卫军十个师的师长、各州府城卫军和治安团的司令以及其他的军政干部在凤栖镇召开了军事扩大会议。
会议上,李希音首先宣布十个师将在接下来的一到三年时间里扩充为军,一个军标准兵力为三个整编师加上军属独立师、炮兵团、骑兵营、侦察营、警卫营等军事力量,其上限战斗兵力不得超过五万。
除此之外,李希音还规定了实属军事力量战斗人数不得超过一万五千人,为此李希音还专门批评了第九师师长杨金娥,她的第九师不仅三个主力团严重扩编,甚至师属侦察连、警卫连、骑兵连等都严重超编。
对于李希音的批评,杨金娥只是咧着嘴笑一笑,虽然有些郁闷但难掩听到可以扩编的好心情。
最后,李希音规定了此次扩编的几个条件。
第一,之后凡是选入护卫军各部的人必须是二线部队里参与过战斗的,且花费一定的武勋值进行兑换。而如今已经在各部编制里的超编士兵则直接重新进入本军的其他军事建制之中,不需要额外的考核。
第二,日后凡是护卫军各部的扩招事宜,不再由各军师长一人决定,而是需要经过军务院批准并进行审核。
第三,军队里新增检察组织,主要负责战场军纪的执行、军官违规违纪行为的记录与战后处罚、战场士兵和军官的表现记录和功勋评定等等。
三个规定将护卫军各部的扩编权、军纪执行权、功勋评定权彻底的收归到军务院,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义军军事的监察制度,也保证了李希音对军队的进一步掌控。
对于这三个条件,护卫军的几个师长都没有什么异议,毕竟他们这些人都是和李希音一起成长起来的,相互之间没有什么龌龊。
奠定了未来一年到三年逐步扩军的事情之后,李希音便开始了正式的军事部署。
首先,李希音命令如今驻守各地的护卫军各师将其负责的城防和地方防卫任务交给当地的城防部队和保安部队,护卫军在接下来只负责野战任务。
第二步,李希音指示护卫军各师除第三师继续屯兵百色、第七师屯兵崇左以应对云贵及越南清兵之外,其余各部向义军占据的粤西地区运动。
具体兵力部署为:
第四师、第十师、第五师集结于湖南之永州和广西之贺州,于七月底之前合攻湖南之郴州,然后进攻广州北大门韶关。
中路以杨金娥挂帅,集结第六师、第八师、第九师、近卫军之神机营、骑兵营以及浔江水军,并上梧州、贺州、粤西各地抽掉的治安部队一并集结于云浮组成东进兵团,先攻肇庆,再逼广州。
第三路以第一师师长石蛮为帅,集结第一师、第二师以及广西水师,乘船出南海,从南海封锁广州江面并打击清政府之广东水师。
“诸位,本次战役自农历七月初一开始,战役目标为全歼清廷在广东全境的军事力量,并解放广西全境。现在,有什么疑虑吗?”
说完,就见杨金娥站了起来,询问道:“常言道,兵贵神速,如今我中路军各部基本集结于桂东和粤西,想要集结的话三五天也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等到一个月之久呢?那样敌人不是有所防备了吗?”
其余众将也有所疑问地看着李希音。
“不错不错!兵贵速不贵久,一个月确实有些长了,但我这样安排原因有三。”
李希音环顾了众人一圈,开始阐述自己这样部署的理由。
“第一,本次战役要一举消灭其军事力量,并全面占据广东,那么就需要长达一到两个月的战斗过程,那么调集粮草、军械以及组织治安部队、民兵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第二,留出一个月时间来不仅可以对敌军造成恐慌,还可以使得百姓可以早早做出准备,或响应号召,或躲避兵祸,给我们减少阻力。
至于第三嘛!”
李希音故意留了个话头,等众人等的有些急了才不紧不慢的说道。
“第三,近期各地军工厂有一批新装备要交付使用,包括三万支步枪、迫击炮300架、火炮两百架和一百门重炮。这些武器从分发调试到士兵上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预留出一个月时间来。”
李希音话音落下,几个师长纷纷眼前一亮,相互之间对视的时候眼中浮现火花,甚至几个负责地方治安部队和民兵组织的将领都对这批装备垂涎欲滴,想要分一杯羹。
“好了好了,把口水收一收,装备的事情会后再讨论,下面接下来由谢道韫院长宣布政务院此次战役的随行官员安排、民工动员和战后广东各州府管理机制。”
本来交头接耳的将领与官员纷纷正襟危坐,继续老老实实的开会。
为了本次东征,李希音和谢道韫可以说是竭尽全力了,不仅调集了七个主战师、近卫军三大营以及十多万治安部队将近二十万人,还征集了广西境内正在服役的八万多俘虏和罪犯,并且雇佣了民工十多万人,可以说是规模浩大了。
最终,各级官员和将领在凤栖镇连着开了三天会,不仅对资源进行了划分,也对之前这半年时间内各级官吏升降进行了讨论,并且议定了一系列的议案。
当然了,对于那数万支步枪和各种火炮等装备的瓜分也充满着争议,最终南路第一师和中路杨金娥的第九师独占鳌头,其余各师则平分其余的装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次的军备争夺过程里,第八、第九、第十三个女兵师争夺了将近一半的步枪装备,基本实现了火枪化进程。
究其原因有三个。
第一,李希音和谢道韫作为女性领导人,在心理上希望可以拥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来保证话语权,在军界为三个女兵师,在政界则为越来越多的女干部。
第二,在护卫军十个师中,女兵三个师里名将如云,不仅有杨金娥为首的元老派,还有如黑娘子、苏三娘这样的出自天地会和太平军的女将,因此不仅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吵架的时候也是十分顺手。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义军公认的第一名将为杨金娥,女兵三个师中第九师战功赫赫,位居十个师的魁首,第八师和十师战力和战绩也稳居前五位置,这也是义军一直比较稳定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