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义军政权休假的各级官吏纷纷回去上班,李希音立即以军务院和政务院的名义颁布了一条条军令和政令,让各级负责人从军校学生、基层民兵、治安部队、城卫军里选拔出合适的士兵,参与护卫军的选拔。
义军征兵的消息传遍广西广东,大批大批的百姓踊跃报名,热情十分高涨,不过,除非有特殊能力的,护卫军并不直接从普通百姓里吸取将领,而是从基层民兵等组织里择优选择。
毕竟这些预备兵常年参与军事训练,积极保卫义军财产,不仅有一定的军事素养,还对义军政权十分拥护,忠诚性较高。
征兵运动的第一轮选拔一直到正月二十九才结束,最终在百万后背军里初步选拔出了三十五万的合适人选,所谓合适人选,首先是军事素养出众,其次其本身具有极高的自愿性,属于自愿参与选拔,最后,还对其进行了初步的背景调查和政治考察。
农历二月初一,各师正式改组为军,每军下辖三个整编师和各军属,每师整编一万二千人,加上军属近卫连、特务营、独立团等,战斗人数约在四万人上下。
此外,战时每军需配备一个野战医院,每军战时需配备专属的粮仓、军械库、车队等,林林总总的军级后勤人员也有数千到上万人不等。
在李希音和众将的设想下,未来义军将以军级为兵团作战单位,不仅负责三个师的战役任务,还要统筹调动资源,为下属三个师提供粮草、医药等后勤保障。
因此,在师改军的过程里,减弱了各师本身的后勤能力,增强了各师的战斗能力,比如,原来每个师都有一个战地医院,但现在只保留了足够平时的医务人员,战时将会由各军根据情况安排临时战地医院。
总得来说,改编之后,各师进一步增强了作战能力,而各军则承担了作战任务和后勤任务。
到农历三月初,各军改编完成,义军野战部队之护卫军扩编为十个军,三十个师,总兵力五十万人,战斗兵力约四十五万人。
每军满编四万五千人人,下辖三个师,每师一万二千人,加上军属独立团、炮团等军属力量,战斗兵力约四万人左右,另外还有大量的侦察部队和后勤兵、仓库兵、医务兵等后勤兵力。
此外,关于编制问题,为了便于管理,各军下辖的师级编号最后一位为各军编号,也就是第一军下辖第一师、第十一师和第二十一师;第九军下辖第9师、第19师和第29师。
除了护卫军改编完成之后,李希音也趁势重组了近卫军,近卫军下辖三个师,分别是步兵一师、步兵二师和炮师。
两个步兵师主要负责保卫军务院和政务院首脑安全、随军参与作战,而炮师则依然是随时对护卫军各军进行支援任务。
此外,在本次大改编里,李希音有意地扩大了全军范围内的女兵人数,除了原有三个女兵师改编的第八军、第九军和第十军之外,第四军之第二十四师、第5军之25师和第6军之16师也全部编为女兵师,最终,护卫军三十个师里女兵师占了十二个师,比例略微有所提升。
到农历三月底,义军大改编告已结束,义军野战兵力从十五万扩充至五十五万,真正实现了战力的飞跃增长。
但是,随着军队的大规模扩编,义军的军费开支也骤然增大,给义军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在军力的飞速扩充和军费压力日渐增大的双重影响下,义军各级将领纷纷跃跃欲试,打算在战场上一展身手。
就连远在海南主持军屯的石蛮都一天一发电报,请求调回本土参与大战,惹得李希音烦了之后,直接让他加紧第一军的海战训练,并且允许其对南海之英国势力进行打击。
李希音在重组第一军的时候,不仅选拔了大批适应海船的士兵,还为其安排了大量的海战火炮和舰船,有意将第一军培养成义军的海上主力。
面对各级将领的积极请战,李希音虽然没有批准他们展开大规模的会战,但也默许了各军在辖区内对清军展开小规模的军事进攻,没事打下一两个县城的事情李希音也不会去管。
此外,李希音跑去了海南一趟,发现去年秋季种植的作物已经有了收获,李希音和谢道韫便开始主持春收和春耕,并且将官田里的粮食收集起来,并且开始收购农民的剩余粮食和一些租税。
有了足够的粮食之后,李希音便有了底子,开始将一部分粮食搬运至各军军属粮仓之中,并且属意各地开始筹备粮饷,只能农忙时节一过,立即开始募集仆从军。
。。。
义军大规模的扩军也传到了清政府的手里,邻近各省官员纷纷上报清政府,希望调集粮饷和援兵。
湖广总督张亮基、云贵总督吴文镕、四川将军官文深感义军来势汹汹,相互之间加紧联系,并且加快募军事务。
恰在此时,太平军北伐失利,咸丰帝调集八旗军主力和蒙古骑兵南下,在与向荣组成江南、江北两大营,合围天京(南京),太平军西征也接连受挫,主力退出两湖,于安庆一带与湘军对峙。
在这种情况下,湖南巡抚骆冰章在幕僚左宗棠的建议下,从江西将湘军之曾国藩部和胡林翼部撤回湖南,预备湖南兵事,太平天国之东王杨秀清也发召将西征军一部撤回江浙,意图从内外打破江南江北大营,彻底肃清天京周围清军势力。
湖南巡抚骆冰章对内全权倚重左宗棠,肃清吏治、革除弊病、开源节流、稳定货币、大力筹措军械。
而骆秉章对他言听计从,“所行文书画诺,概不检校”。由于左宗棠的悉心辅佐和筹划,使得湖南军政形势大有转危为安的态势。
对外,曾国藩、胡林翼等湖南豪强捐钱捐物,大力募集兵员,组建新军,大有与义军决战于湖南的形势。
李希音得知后,也不由得和谢道韫等人赞叹:“湖南还真是人杰地灵,文有左宗棠,武有胡林翼、曾国藩,人才济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