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让宁王放马过来。”
贪了她三百多万两银子,周梓桃巴不得宁王那个怂蛋来呢,怎么吞进去的银子怎么给她吐出来。
翌日,方家一家六口加上十几个为虎作伥的恶仆一起被押上了刑场,打算午时三刻行刑。
五河郡百姓听到方郡守一家要被周家军清算砍头,纷纷奔走相告,相约一起来看方郡守一家被砍头。
其中被方三公子害死了独子的富商一家,高兴地对着周梓桃所在的郡守府连磕了三个响头,高呼大将军是青天大老爷。
百姓们也有样学样,一起跪下来感谢周梓桃和她所带领的周家军。
不仅替他们清除了蛀虫,还还了他们公道。
时光荏苒,转眼一个月过去。
周梓桃提伏垚为五河郡郡守,从正七品升到从五品,其主薄暂代县令之职。
听说伏垚离开秦安县那天,整个县几万百姓十里相送,有的百姓恨不得抱住伏垚的腿不想让他走。
好在大多百姓还是明事理的,知道伏垚是高升五河郡郡守,还是他们头上父母官,只是不能时常见到了,即便再不舍还是祝伏垚一路顺风,步步高升。
周梓桃如今已有两万兵马,她没有急着再去扩大地盘。
攘外必先安内,她和伏垚一起商议各种利国利民政策,在一个月时间里给五河郡百姓办了许多实事。
凡是逃荒到五河郡的流民登记造册后,会分散到各个村镇安家落户,按人口分发土地、粮食和安家费。
为了鼓励民众开荒,不管是新迁来的流民还是五河郡百姓开荒土地去官府登基丈量后都会分发地契,且新开荒地三年内不用交田赋。
又取消了丁税等苛捐杂税,实行摊丁入亩政策,将丁税并入田赋里,彻底废除人头税,同时减少一半田赋,减轻了无地、少地的百姓负担,促进人口增长。
基于贪官污吏和流匪兵痞抢夺,好多百姓基本上饥一顿饱一顿,有的眼看挺不到秋收,甚至没有粮种耕种,使许多良田荒废。百姓被逼成为乞丐或流匪。
周梓桃和伏垚商议后,打算推行她前世学过的王安石的“青苗法”。
每年春、秋两季,官府将五河郡官衙两座粮仓的粮食折算为现钱(或粮种),以百分十的利率贷给五河郡百姓,用于春耕或秋收前的生产周转。
申请者需以5户以上为保,如有一户未能及时交还欠银或粮食,实行连坐制,每一户都会受到惩罚。
前世青苗法有利有弊,由于收的是百分之二十的利率,利息太高,导致有的百姓宁愿借高利贷也不愿意向官府借银。
而且贷银审批过程中,胥吏巧取豪夺,额外加收费用,甚至勒索财物,地方官商勾结,常平仓资金被挪用,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所以周梓桃降到百分十利息,如果每户贷银粮半年之内还清,只需要交借的本金,不用交一文利钱。
为防止胥吏和地方官员之间勾结巧取豪夺,周梓桃又设了专门巡查各郡县官吏贪腐的巡按御史,他们只听命于她,不受任何地方官员管制。
同时商税也比原先减免一半,不过盐铁、酒榷等特殊行业仍旧暂时由官府专营。
这一系列措施下来,五河郡百姓们肉眼可见情绪高涨起来。
没了各种苛捐杂税,朝廷又可以提前借银借粮鼓励开荒,他们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周梓桃和周家军在百姓心中声望一日高过一日。
因为周家军在百姓心目中名声颇高,许多文人甚至还有几位隐居在平南州的大儒前来投靠。
周梓桃也正想从中挑选出几个真正有才学的人帮她一起把女学建立起来并推行出去。
她要让女学从五河郡这里发扬光大。
其中一个比较年轻一些的中年大儒名为齐鸿飞,曾经在江南担任过三年县令。
因不愿与当地世家大族和豪强们同流合污侵害百姓利益,当县令期间处处被这些地头蛇针对。
哪怕他有心有一番作为,可除了他和带来的的师爷仆从,县衙其他人都是当地世家大族和豪强的人,就算有什么利民政策也实行不下去,最终心灰意冷辞官回平南州五河郡隐居。
这次能再次出山,还是他多次从百姓口中听到对周梓桃和周家军的夸赞,发现周家军两万多人了,竟然没有一人欺压过百姓。
反而心系百姓,把百姓的安危看得比什么都重。
不管是前段时间大量暴雨导致遂安县梨花镇半个镇子被淹,驻守在遂安县的周家军第一时间前往梨花镇救援。
救出好几千人,几乎半个镇子人捡回一条命。
倒是周家军为此牺牲十几人,当地百姓哭着跪送周家军离开的。
还是后来有一股六百多人的流匪突袭蔡宁县。
原来是蔡宁县本地恶霸眼看斗不过新来的女县令,故意叫来其他郡的山匪,想要杀了县令夺权。
女县令身边都是上过两次战场的女兵,杀起流匪来丝毫没有任何心软,两百女兵硬是紧守城门半天时间,没有让六百多流匪破城而入,附近秦安县驻守的周家军听到流匪攻打蔡宁县后,也在第一时间赶过去支援。
很快灭了所有流匪和蔡宁县恶霸,还了蔡宁县百姓安定
除了这两件事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总之周家军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百姓们对周梓桃和周家军没有一丝恐惧,只有敬畏和感恩。
周家军在五河郡百姓心中成了仁义之师。
齐鸿飞也正因听得多了周家军所作所为,那颗对朝廷和官场已经死了的心再次跳动起来。
就算周家军走得是谋反之路,能在百姓心目中成为仁义之师,将来也会比其他只知掠夺不懂回报的势力走得更长远。
便接了周梓桃命人贴出去的招贤榜,前来相投。
齐鸿飞即便隐居在五河郡内乡野里,其人因性格愤世嫉俗,又喜欢邀请一些文人墨客对饮作诗,常有许多传世诗篇流出,因此即便他已不在官场隐居荒野,在文人心中仍旧大名鼎鼎,甚至比他当官时名声还要响亮。
周梓桃让伏垚试了试此人才学和对他们设置的各种政策见解。
此人的确颇有才学,且对政策见解颇深,又提出许多不足之处。
比如取消丁税后摊丁入亩,可能会让人口大爆发,导致土地紧张。
好在乱世战乱不断,大济朝人口已不足原来三分之二,未来几十年不用担心人口暴涨土地不够问题。
可以在国泰民安时,再重启丁税。
又比如青苗法,会让一些本就性格懒散的百姓有不劳而获一直向官衙借贷的想法,最好的办法是逾期不还的加收利率。
逾期两年后不还的,可强制执行查没其名下土地等财产。
每一户不能超过两次向官衙借贷。
他认为上位者不仅要有怀柔政策,还需要用严刑峻法进行打击。
毕竟怀柔政策只适用尊敬守法的百姓,而不适用于喜欢违法乱纪的流氓地痞等人。
所以不仅要扬善还要惩恶,乱世用重典,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周梓桃和伏垚都对齐鸿飞的见解佩服,齐鸿飞此人不仅才学斐然,也是一位很不错的政治学家。
周梓桃任命齐鸿飞为秦安县县令,同时又拨了几个才学都不错的文人给他,让他闲暇时和这些文人一起编写新得律法大典。
同时,周梓桃又召集剩余一帮大儒和文人打算开办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