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他被这突然转变的话语惊得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王承恩更是吓得脸色煞白,扑通一声瘫倒在地,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陛下这是怎么了,莫不是中了邪?”
而此时,“崇祯”却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左顾右盼,眼神中满是新奇与疑惑。
他大踏步走向那精美的龙椅,一边走,一边啧啧称奇:“乖乖,这道具做得也太逼真了吧!瞧瞧这金龙雕工,这龙须,这龙爪,啧啧,这剧组怕不是下了血本!”
他刚要伸手去摸那龙椅,然后趴过去,就想上口咬,王承恩突然连滚带爬地扑过来,死死抱住他的腿,带着哭腔喊道:
“圣上使不得啊,您这可使不得!”
“崇祯”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用力挣脱开王承恩的手,没好气地说道:
“你这人咋回事啊?入戏太深了吧!不就是个拍戏的道具嘛,至于这么紧张?我就摸一下,又不会坏。对了,你知道导演在哪不?我找他有点事。还有啊,这都快中午了,剧组的盒饭啥时候发?我都快饿死了!”
王承恩听着这些莫名其妙的话,只觉得头皮发麻,心中恐惧更甚,颤抖着声音说道:
“圣上,您……您真的是龙体欠安了,老奴这就去传太医!”
说着,便连滚带爬地往殿外跑去,那慌张的模样,仿佛身后有洪水猛兽在追赶。
“崇祯”望着王承恩离去的背影,撇了撇嘴,小声嘀咕道:
“这演员演技不错啊,就是太轴了点。算了,我自己找导演去。”
说罢,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龙袍,大摇大摆地朝着殿外走去,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丝毫没意识到这看似拍戏的场景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与危机……
“圣上,回御书房吗?”王承恩那尖细的声音又小心翼翼地响起。
“崇祯”(朱有建)下意识地循声望去,正待开口回应,脑海中却突然自动跳出一行信息,赫然显示着:“大伴王承恩”。
他猛地一怔,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双眼瞪得如同铜铃一般。
“什么鬼玩意儿?”
他在心中暗自惊呼,只感觉脑袋像是被塞进了一团乱麻,各种不属于自己的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很多杂乱的记忆碎片不断在脑海中闪现,让他一阵头晕目眩。
“所以……我这是穿越了?”
他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
“还穿越到了这离着在歪脖子树上吊死没多久的大明末代皇帝崇祯身上?我嘞个擦的,这不是妥妥的地狱级开局吗?”
想到这儿,他只觉得一阵绝望涌上心头,双腿差点一软直接瘫倒在地。
王承恩见他脸色煞白,身子摇摇欲坠,顿时吓得脸色大变,急忙上前扶住他,焦急地问道:
“圣上,您这是怎么了?可是身体不适?”
“崇祯”强撑着站稳身子,摆了摆手,声音虚弱地说道:
“无妨,我……朕只是有些累了。”
他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心中却如同翻江倒海一般,思绪万千:
“既来之则安之,可这烂摊子,我到底该怎么收拾啊?”
一边想着,他一边在王承恩的搀扶下,朝着御书房的方向缓缓走去,脚步显得无比沉重……
随着那如电影般在脑海中放映的朝会记忆落幕,朱有建的脸色愈发难看。
他仿佛能透过这记忆,看到大明王朝那摇摇欲坠、岌岌可危的未来,前途无光,一片惨淡。
“这算什么呀?”
他在心底愤懑地呐喊着,满心的不甘与绝望,
“别人穿越过去,不是吃香喝辣、享尽荣华富贵,就是能在异世混得风生水起、建功立业。怎么到我这儿,直接就摊上了这么个烂摊子,没几天活头了?”
想到这儿,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绝望的光芒,
“别说什么破局之法了,现在的大明,就像是一条在狂风暴雨中千疮百孔的破船,四处漏水,摇摇欲坠,根本就没法修补!与其白费力气去挽救,还不如推倒重建,可这又谈何容易?倒不如说,这破船别修了,直接重开一局还差不多!”
他越想越觉得心灰意冷,一股无力感如潮水般将他彻底淹没。
“算了,毁灭吧!”
他在心中暗自叹道,那一瞬间,仿佛所有的希望都在这一刻彻底破灭。
这时,王承恩小心翼翼的声音再次响起:
“圣上,那……”
还没等他说完,朱有建便无力地摆了摆手,声音中满是疲惫与沮丧:
“回吧,没心情吃饭!”
王承恩看着陛下那失魂落魄的模样,心中虽满是疑惑与担忧,却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得默默地扶着他,朝着御书房的方向缓缓走去。
一路上,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唯有寒风呼啸,仿佛也在为这即将覆灭的王朝,吟唱着一首悲凉的挽歌……
踏入御书房,朱红与明黄交织的主色调瞬间映入朱有建的眼帘。
那朱红色的门窗和梁柱,犹如忠诚的卫士,笔直挺立,每一寸纹理都散发着皇家独有的威严与庄重,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王朝昔日的辉煌。
明黄色的帷幔如流云般轻盈地垂落,坐垫则柔软而华贵,这一抹亮眼的明黄,无疑是皇帝尊贵身份最鲜明的象征。
抬头望去,房梁和斗拱处的金龙彩绘精美绝伦。
一条条金龙仿若拥有了生命,龙身蜿蜒盘旋,龙须微微颤动,龙目炯炯有神,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便会破壁而出,在这御书房的上空肆意翱翔,守护着这片承载着无数秘密与权力的空间。
墙壁上悬挂的几幅字画,皆是历代名家的心血之作。
山水间云雾缭绕,花鸟栩栩如生,墨香四溢,为这充满威严的书房增添了一抹柔和的文化气息,仿佛在喧嚣的权力争斗中开辟出了一片宁静的精神净土。
脚下,光滑的金砖整齐排列,在摇曳的烛光映照下,泛出淡淡的光泽,似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着历史的厚重。
朱有建缓缓踱步其间,感受着这御书房中的一切,心中却满是苦涩与无奈,这看似华丽尊贵的一切,如今却如同那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徒有其表罢了……
踏入御书房,仿若开启一场探秘皇家私密天地的奇妙旅程,这里泾渭分明地被划分为三个独特区域,每一处都承载着帝王生活与治国理政的不同侧面。
且看那阅读区,仿若一座隐匿于深宫的知识宝库。
高大巍峨的书架宛如巨人般矗立,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经史子集、兵书谋略,各类古籍典册浩如烟海,蕴藏着无尽的智慧。
书架旁,静静安置着一个造型别致、极为舒适的座椅,那座椅的弧度恰似贴合人体工学精心打造,让人一坐上去便仿若陷入云朵之中,周身的疲惫瞬间消散几分。
周围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几个精致书案,书案之上,文房四宝一应俱全,摆放得整整齐齐。
目光移转,便是那政务区,此乃整个御书房最为庄重、肃穆之地,仿若大明王朝权力运转的心脏。
大案横陈其间,这大案由上好的金丝楠木制成,纹理精美,散发着淡淡的木香。
案上整齐叠放着各地呈送而来的奏章,奏章上的字迹密密麻麻,或关乎民生疾苦,或涉及战事动态,每一份都承载着一方土地的期盼与诉求。
再往里走,便是那片静谧的休憩区。
相较于前两者,这里仿若世外桃源般清幽雅致。
里间,一张矮榻横卧,矮榻之上铺着柔软的锦缎垫子,触感细腻,仿若轻抚丝绸。
大案之上,奏章如小山般整齐地摞着,一叠又一叠,似乎在无声诉说着这江山社稷的千头万绪。
文房四宝井然有序地摆放着,一方温润的端砚,一支杆直锋锐的湖笔,一盒色泽鲜艳的朱砂,还有那细腻洁白的徽墨,一应俱全,静静等待着主人的挥洒。
案上铺着的宣纸,质地柔韧,洁白如雪,被一方雕工精细、沉甸甸的镇纸稳稳压着,以防被微风拂动。
朱有建眼神空洞,如同被抽去了灵魂一般,呆呆地望着那张宣纸,脑海里一片混沌,愣是一点想法也蹦不出来。
此刻的他,满心满眼都是这明末如大厦将倾般的绝境,朝堂之上人心思叛,朝外又是流民蜂拥、贼寇横行,这一副烂摊子,简直就是个无解的死局。
他在心底暗自苦笑,别说是崇祯了,就算是那打下大明江山、雄才大略的朱元璋亲自来了,面对如今这内忧外患、四面楚歌的格局,恐怕也只能望洋兴叹,无力回天,更何况自己这个前世在“九九六福报”下苦苦挣扎的社会牛马呢?
他就这么一动不动地呆坐着,时间仿若凝固了一般,久到一旁侍奉的王承恩都心里犯起了嘀咕,偷偷抬眼瞄了好几下,甚至都开始怀疑皇上是不是一口气没上来。
终于,朱有建像是被一道惊雷击中,浑身一个激灵,动了起来。
他心中那股憋屈、不甘与绝望交织在一起,猛地恶向胆边生,罪从心中起,“砰”的一声,一巴掌重重地拍在桌案上,震得桌上的笔砚都微微跳动。
随后,他瞪大了眼睛,通红的双眼仿佛能喷出火来,对着王承恩大声吼道:
“大伴,通知朝臣,未时朝会!”
那声音里带着破罐子破摔的决绝,又似乎隐藏着一丝不甘被命运摆弄的倔强,仿佛是一只被困绝境的猛兽,即便知道前路艰险,也要拼死一搏,做最后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