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众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那被闯贼祸害得千疮百孔的地方,早已是十室九空,宛如一片荒芜的废土。
能逃得性命的百姓,早就拖家带口,如惊弓之鸟般逃之夭夭,剩下的人本就寥寥无几,仿若秋风过后残留的几点寒星。
不少大臣眼珠子滴溜一转,已然将主意打到了李自成的老营头上,那眼神里透着精明与算计,惦记着老营里那些身强体壮的兵丁,心里暗自琢磨:
把这些人抓来做苦力,可再好不过。
如此一来,既能填补自家田庄劳动力的缺口,又能狠狠削弱敌军的有生力量,可不就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嘛。
这一场抢地运动,在他们眼中,简直就是一场百万人口、五六百万两银钱的豪赌,不过,稳赚不赔的买卖,谁又不想掺和一脚呢?
众人凑在一块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这么一合计,既然有利可图,这抓人赏银之事,就不必从股金里出了,谁家有钱谁家就多掏些,反正到最后都是为了自家的荣华富贵。
正寻思着,一位京官仿若鼓起了莫大的勇气,挺身而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行礼的动作干净利落,随后抬高了嗓门,高声说道:
“陛下,臣以为,抓人就不用入账了,我们自己掏钱赏,如何?”
这提议一出,一众朝臣仿若听到了冲锋的号角,纷纷点头赞成,脑袋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口中连称“是极是极”,都想着股钱得用在刀刃上,这赏银自掏腰包也无妨,只要日后能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吃点小亏算得了什么。
朱有建对此仿若毫不在意,他慵懒地靠在龙椅上,那姿势就像一只养尊处优的猫,挥挥手道:
“诸爱卿自己拿章程,朕同意!”
说罢,便慢悠悠地闭目养神起来,把这一摊子事儿全权交给大臣们,任由他们自行商议细节,自己倒落得个清闲。
不多时,王承恩的干儿子仿若火烧屁股般,火急火燎地将样品抬进了殿内。
朱有建微微睁眼,仿若刚从睡梦中苏醒,眼皮抬动间透着几分慵懒,示意王承恩打开箱子。
只见王承恩仿若捧着稀世珍宝,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具小型弩,那弩长一尺半,宽一尺,造型精巧别致,仿若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在扳手前,有个宽二寸、高约半尺的长盒子,材质古朴,雕工精细,仿若承载着岁月的秘密,众人却不知其究竟有何作用,纷纷投以好奇的目光,仿若一群孩子看到新奇玩具,眼睛里闪烁着探究的光芒。
王承恩不慌不忙,仿若一位胸有成竹的表演大师,命人拿来一只靶子,用三脚架稳稳固定住,那动作熟练而沉稳。
随后,他手持短弩,后退十步,站定身形,深吸一口气,仿若即将登台的武林高手,对准靶子扣动弩扳。
刹那间,哚哚哚的声音接连响起,急促而又清脆,仿佛夺命的鼓点,敲击在众人的心间。
有兵部官员仿若被施了定身咒,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靶子,口中念念有词地数着数,那专注的神情仿若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待声音停歇,众人定睛一看,靶子上密密麻麻插满了一尺长的弩箭,竟有二十枝之多!那官员报出数字时,声音都不自觉颤抖起来,满脸的难以置信,仿若看到了天方夜谭:
“二十连发弩?我地天啦!”
这一声惊呼,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朝堂内瞬间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仿若被点了穴道,动弹不得。
大明朝曾有过三连弩,可后来因工艺复杂、操作麻烦,逐渐被弃用,仿若一件过时的衣裳被束之高阁。
如今,这手弩竟能连发二十枝,且看那弩箭入靶的深度,力透靶背,威力惊人,怎能不让人震惊?
仿若看到了上古神器现世。
还没等众人缓过神来,王承恩又有了新动作。
只见他手法娴熟地从弩上卸去弩盒,从箱中再次拿出一只新的弩盒,三两下便安装妥当,仿若变魔术般神奇。
紧接着,又是一阵哚哚声响起,众人的心再次被揪紧,朝堂内安静得只剩下众人急促的吸气声与惊叹声,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仿若整个世界都屏住了呼吸。
朱有建见状,轻轻敲敲桌案,仿若敲响了唤醒众人的晨钟,打破沉默:
“诸爱卿以为如何?”
文臣们仿若迷失方向的羔羊,纷纷将目光投向武勋们,毕竟在这军事器械方面,武勋们更有发言权,仿若求助于经验丰富的长者。
而此刻,武勋们也沉浸在震撼之中,尚未回过神来,仿若还在梦境里徘徊。
许久,他们才意识到众人的目光,回过神来的一位武勋咽了口唾沫,艰难地开口道:
“陛下,此物……此物短兵相接堪称大杀器啊!以靶子上的表现来看,有效距离二十步,一百尺的有效杀伤距离,这要是用于实战,敌方近战之士恐怕难有活路啊!”
说罢,眼中满是敬畏与贪婪之色,既惊叹于这连弩的威力,又想着若能为己所用,日后战场上必能建功无数,仿若看到了通往荣耀之路的捷径。
朱有建心中暗喜,仿若偷了腥的猫,表面却不动声色,只是淡淡一笑:
“这才哪到哪?日后日子还长,咱们慢慢来。”
张缙彦上前一步,拱手问道:
“陛下,此弩现有多少?价值几何?”
朱有建略一思索,回道:“这种弩其实就是手弩稍加改进,加了榫槽,工艺并不复杂,弩箭也稍微改短。
昨日下午交待下去赶制,如今已然出来一百具,若再加派人手,今日一千具不在话下。”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今日一千具,每队配置二十具,可装配五十支队伍,午后就可以先行出发!”
“另外,诸爱卿请移步校场,朕的大杀器,在这儿可耍不开!”
朱有建神秘一笑,起身率先向殿外走去。
众人听闻,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心中满是期待。
连弩都如此厉害,这校场上的大杀器,又该是何等惊人?
一时间,众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仿若被神秘力量吸引,纷纷跟随皇帝向校场走去。
校场上,晨曦洒下,王承恩那三个机灵能干的干儿子早已像三尊待命的门神,等候多时。
他们谨遵吩咐,齐心协力模拟出一段城墙,虽是模拟之作,却也做得有模有样,砖石层层堆砌,严丝合缝,在阳光的映照下,颇具几分巍峨真实之感,仿若缩小版的边关要塞。
王承恩健步如飞,匆匆上前,仿若传递机密情报的暗使,将三只裹得严实的油纸包分别递到三人手中,又压低声音,神色凝重地交待几句。
三人心领神会,脑袋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接过油纸包后,如脱缰野马般迅速跑向城墙各处,随后,“嚓”的一声,火折子被点燃,火星四溅,仿若暗夜流星。
只见一名太监仿若怀揣着烈性炸药,小心翼翼地揭开油纸,将手中陶罐缓缓凑近火折子,刹那间,火苗仿若饥饿的猛兽,贪婪地舔舐着陶罐。
他瞅准那千钧一发的时机,猛地将陶罐向城墙扔去,仿若投掷出一颗夺命流星。
紧接着,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隆声轰然响起,仿若雷神在苍穹震怒咆哮,模拟城墙在火光与硝烟中剧烈颤抖,仿若遭受了灭顶之灾,竟直接被炸碎一半!
砖石簌簌而落,尘烟滚滚而起。
众人惊得双手本能地捂住耳朵,眼睛瞪得铜铃般大,仿若目睹了世界末日的开场。
还没等他们缓过神来,第二名太监如法炮制,动作娴熟得如同老练的猎手,又是一声巨响,仿若天崩地裂,另一半城墙也被炸得粉碎,砖石飞溅,仿若暗器四射。
第三名太监毫不手软,眼中透着决绝,将陶罐投向城墙碎石块,随着第三声轰隆巨响,尘雾弥漫,仿若混沌再临,待尘雾渐渐散去,众人定睛一看,哪里还有城墙碎片的影子?
地上只留下一个触目惊心的大坑,仿若一只史前巨兽张开的血盆大口,择人而噬。
这一下,众臣子吓得腿都软了,双腿仿若筛糠般不住地颤抖,耳朵里嗡嗡作响,仿若钻进了万千蚊虫,眼前金星直冒,仿若置身梦幻泡影。
大明以前也有手雷,同样是陶罐加火药的构造,可那效果简直差强人意,仿若孩童手中的玩具水枪,起初还能惊惊马匹,到后来,连马都对其嗤之以鼻,毫无反应,至于攻城,顶多在城墙上炸出几个浅坑,根本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仿若给城墙挠痒痒。
后来,朝廷嫌其无用,还容易引发意外爆炸,仿若养了条爱咬主人的恶犬,索性不许再造。如今,看到这手雷的威力,众人怎能不震惊?
仿若看到了上古神器现世。
十几位武勋激动得热泪盈眶,仿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珍宝,“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向着崇祯连连磕头,额头与地面碰撞,发出“砰砰”声响。
“陛下啊!这才是真正的大杀器啊!有此物在手,给我们带人跟后金干一场,那是十拿九稳啊!就这手雷往骑兵窝里一扔,管叫他们人仰马翻,哭爹喊娘!”
一位武勋激动地喊道,眼中满是狂热与决绝,仿若即将奔赴沙场的战神。
众臣子此刻也被这热血氛围感染,仿若被点燃的干柴,自发地振臂高呼:
“大明万岁!陛下万岁!”
一百多人的呼喊声汇聚在一起,仿若汹涌澎湃的海啸,如山呼海啸般响彻校场,久久回荡,仿若要冲破云霄。
众人心中此刻只有一个念头:
陛下果然没骗人,有这等神兵利器,大明中兴有望啊!
许多老臣更是激动得泪流满面,他们在朝堂摸爬滚打半生,历经风雨,仿若在黑暗中摸索许久的行者,本以为大明气数将尽,如今却仿佛看到了曙光,不禁喃喃自语:
“我们大明要中兴啦,我们有明主崇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