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转向投弹机这边,此次行动共配备了两具威力巨大的投弹机,它们可是战场上的关键利器。
为了躲避敌人如鹰隼般敏锐的侦查,士兵们施展浑身解数,将它们巧妙地隐藏在远处的坑中,并且精心设置了四处不同的点位,这些点位仿若狡兔的三窟,彼此呼应,互为依托。
如此一来,一旦某个点位不幸暴露或者遭到敌人凶猛的攻击,便能迅速反应,像敏捷的兔子一样,带着投弹机迅速转移,易于换位置重新安装,灵活多变的特性可以避免被佛郎机炮定位。
而投弹所使用的弹药配置也大有讲究,是以三枚手雷为一组,这样的组合堪称绝妙。
一方面,三枚手雷捆绑在一起,一旦引爆,所爆发的爆炸威力足以让大地颤抖,让敌人胆寒,能够给予敌方沉重的打击;
另一方面,这种组合在操作上也极为便利,投弹机只需轻轻一掷,便能将这股毁灭力量精准地投向目标,确保每一次投放都能发挥最大效能,给敌人带来灭顶之灾。
再把目光聚焦到东门处,这里的布局相较于南门稍有不同,最为明显的便是没有设置那道可能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铁丝绳。
究其缘由,是因为此门乃是去往鸡鸣驿堡的方向,出于对行军路线和整体战略需求的综合考量。
虽然没有铁丝绳这一障碍,但其他的设置与南门却保持高度一致,同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地雷,隐藏着令人胆寒的投弹机。
它们仿若沉睡的巨兽,只等一声令下,便能瞬间苏醒,发动雷霆一击,让敌人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西门,宛如南门的孪生兄弟,其布防设置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如出一辙、毫无二致,处处透着同样的森严与精巧。
要知道,如今宣城被围得如铁桶一般,闯军若是妄图拼死突围,在这重重围困之下,基本只有两条主要的求生路径可供抉择。
其一,便是取道南门主道,那可是一条相对平坦宽阔的康庄大道,仿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平铺在大地之上,交通便利得让人眼馋。
闯军若是选择从这儿突围,依仗着道路的优势,便能集结兵力,如汹涌的潮水一般,向外猛冲,指望区区几千人,确实是挡不住的。
其二,则是选择西门道路,这条路虽说也能通往他们心心念念的陕西老家,可路况实在是糟糕透顶,相较南门而言,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踏上此路,映入眼帘的尽是崎岖坎坷的地面,怪石嶙峋,坑洼遍地,仿若一条狰狞的蟒蛇,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
不仅如此,沿途还多有险阻,或是陡峭的山谷,或是湍急的河流,稍有不慎,便会人仰马翻。
如此一来,行军难度陡然增加,仿佛背着千斤重担攀爬悬崖,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
虽然曹化淳不认为会选这边,但是该有的设置不能没有,定要让他们的试图人仰马翻万劫不复。
再看宣城的四面城墙之下,各有一百名太监,他们身着轻便却不失防护力的甲胄,外面则是穿着衣袍,防止反光被发现。
胯下骑着矫健无比的战马,战马上了嘴套,避免嘶鸣,四蹄腾空,如灵动的疾风,来回穿梭,担当起游骑巡逻这一重任,时刻警惕着四周哪怕最细微的风吹草动。
他们的眼睛仿若锐利的鹰眼,扫视着城墙内外,任何异常都休想逃过他们的法眼。
而在宣城更外围那广阔无垠的区域,还隐匿着三百名暗骑。
这些暗骑,堪称暗夜中的幽灵,他们藏身于暗处,仿若与黑暗融为一体,凭借着精湛绝伦的骑术,在夜色中如鬼魅般穿梭自如,悄无声息。
再加上那敏锐得如同猎犬嗅觉般的洞察力,他们能在寂静中悄然监视着一切可疑迹象,哪怕是一片落叶的飘落、一只野兔的逃窜,都可能暗藏玄机。
一旦发现敌情,他们便会如离弦之箭般,瞬间从黑暗中飞驰而出,快如闪电,将城里派出的探子第一时间灭杀。
此次参与巡逻房务的太监,人数共计二千四百之众。
为了确保整个行动高效有序、持续有力地推进,他们以一千二百名为一个班次,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井然有序地分作两班,轮流值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这般安排,既能让每一位太监都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养精蓄锐,又能保证巡逻体系时刻处于警惕状态,防止疲累引起的疏忽。
余下的八百多人,同样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各司其职,没有一人敢有丝毫懈怠。
他们是那十六具投弹机的操控者,这些投弹机,可不是什么寻常物件,在关键时刻,那可是能让天地变色、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超级杀器。
它们静静矗立在阵地上,仿若一头头沉睡的巨兽,只需一声令下,便能喷吐出毁天灭地的力量,将子母弹投入宣化城中。
操控投弹机的太监们,深知自己手中掌握着战局的关键命脉,他们沉默地等待着时间,只为寅时将它们投入城中。
于此次围困宣城的艰巨任务,曹化淳心底就像揣了只小兔子,难免有些忐忑不安。
实话说,面对宣城这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以及城内深不可测的敌军实力,他对能否成功困住宣城,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更谈不上什么信心爆棚。
这宣城,就像是一座屹立在风雨中的巍峨大山,难以撼动。
不过,若是转换思路,论及搞偷袭突袭之类剑走偏锋的战术,曹化淳的眼神中便会闪过一丝光亮,他倒是愿意甩开膀子,放手一搏,试试自己的身手。
毕竟,人多有人多的好处,当大军压境,那力量雄厚得如同汹涌的潮水,能够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垮敌人的防线;
声势浩大得仿若滚滚惊雷,震得敌人胆战心惊。
可人少也有别样的好处,行动灵活得如同敏捷的猎豹,能够在复杂的地形中穿梭自如,不易暴露行踪,出其不意地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曹化淳对皇帝的旨意向来是奉若神明,言听计从,皇帝的每一句话,都如同圣旨一般,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
可一想到宣城里的闯军实力,他又实在难以乐观得起来。
据保守估计,宣城城内至少屯聚着十万精兵悍将,这些可都是从血与火的战场上一路拼杀过来的,身经百战、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
他们是顺军中的老营,一路追随李自成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是真正的杀戮恶魔。
此外,降军数量大概还有三万人,虽说这些降军的忠诚度如同风中残烛,摇摆不定,让人难以捉摸,可他们的作战能力同样不可小觑。
毕竟,能在乱世中生存下来,并且投身军旅,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至于城内其他人员究竟有多少,便如同笼罩在宣城上空的迷雾一般,神秘莫测,难以确切猜测了。
只是可以确定的是,里面的藩王数量绝不低于四位。
这些藩王,虽然投降了,但是身份尊贵得如同天上星辰,高高在上,于太监来说,都是主子的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