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那奔腾汹涌、仿若天堑的黄河横亘在前,无情地阻隔了交通要道,整个豫东、豫南、豫北地区费尽周折得来的巨额财富,就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驱赶着,不得不舍近求远,绕道郑州,再转运至新乡。
此刻的新乡,已然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热闹非凡的临时兵站。
放眼望去,街头巷尾处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营帐,驻扎着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队伍。
这些士兵们,一个个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翘首以盼、心急如焚地等待着交接的那一刻。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渴望,毕竟身负押运巨额财富的重任,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自然是心急火燎地想要赶紧完成交接、统计这繁琐的流程。
以便再次如离弦之箭一般,马不停蹄地奔赴前线,继续那令人热血沸腾、充满野性的“抢钱、抢人、抢地”的征伐之旅。
按照原队伍精心制定的作战计划,他们在此地顺利交接后,便将毫不犹豫地径直向着西安府全速进发,开启一段更为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的西进征程,去书写属于他们的发家致富之路。
再看骆养性带来的那支管事队伍,他们一进入新乡城,就仿佛瞬间被卷入了一场疯狂旋转的巨大漩涡之中。
立刻陷入了极度忙碌的状态,忙得晕头转向,找不着北。
只见那一队队装满财物的车马,在狭窄的街道上首尾相连,望不到尽头,仿若一条蜿蜒的巨龙。
然而,即便如此,车上堆积如山的财物却怎么也装不完,仿佛源源不断地从某个神秘之处涌出。
至于那些麻木盲从的流民,骆养性深知其关乎民生安稳,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早在抵达新乡之前,他便已雷厉风行地派人快马加鞭赶赴保定,向坐镇后方的股东们紧急请示,恳请股东们速派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前来相助。
骆养性心中早有盘算,他打算将新乡至延津这一片区域精心设立为流民安置点,把俘获的流民就地妥善安置,让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可这其中牵涉的事务繁杂琐碎至极,从粮食的调配储备——要精确计算每一个流民每日所需的口粮,确保不饿肚子;
房屋的规划建造——既要考虑保暖通风,又要兼顾成本和工期;
到一应生活用品的筹备分发——小到一针一线、一床被褥,桩桩件件都需费心劳神,仔细斟酌。
仅凭他一己之力,面对这千头万绪,实在是应接不暇、分身乏术,就像一个孤独的舞者,在混乱的舞台上奋力挣扎。
且说当下,形势可谓是万分紧迫,汲县与新乡这两地,已然成了风云汇聚的焦点之地,急需组建护卫队来维持安稳。
这里还有众多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流民穿梭其中,他们的眼神里满是迷茫与无助。
这般鱼龙混杂、财富与困苦并存的景象,恰似一颗隐藏着巨大危机的定时炸弹,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引发骚乱,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定会如同洪水决堤,瞬间冲垮一切秩序。
而骆养性此刻手头能够调用的兵力,实在是少得可怜,就像一把单薄的雨伞,难以抵挡狂风暴雨的侵袭,根本无力镇压可能爆发的骚乱,怎能不让人忧心忡忡?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令人倍感欣慰的是,骚乱并未如预期中的那般爆发。
原来,管事们深知安抚人心的重要性,他们不辞辛劳,穿梭在流民俘虏中间,用温和且充满耐心的语气,一遍又一遍地讲解朝廷的政策。
他们将皇帝陛下的仁慈之心、对百姓的关怀之意,掰开了、揉碎了,细细讲给众人听。
这些流民俘虏们听着听着,眼中渐渐泛起了泪光,心中满是感动与惊喜,仿若在黑暗中摸索许久后,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
刹那间,感恩戴德之情如汹涌的潮水般涌上心头,他们纷纷激动地跪地叩首,那“砰砰”的磕头声,在空气中回荡,声声高呼“万岁”!
喊声响彻云霄,饱含着对皇帝陛下最赤诚的感恩,仿佛要用这呼喊,将内心深处的感激之情全部宣泄出来,感激圣上如同救命稻草一般,救他们于水火绝境之中。
此时此刻,这般感人至深的场景,让人不禁感叹,莫说是让这些淳朴的百姓滋生骚乱之心。
哪怕此刻奔赴大兴,振臂高呼,号召他们去诛杀闯贼,恐怕许多家庭都会毫不犹豫地将自家儿子送上前线。
华夏民族的底层百姓啊,向来就是如此淳朴善良,他们所求不多,无非是一日三餐能填饱肚子,有几亩可耕之田,春种秋收,让家人得以生存下去。
若是谁能给予他们这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便能轻而易举地赢得他们发自肺腑的拥护,这种拥护,如同磐石般坚定,任凭风雨侵袭,也毫不动摇。
这般朴素而真切的基本诉求,实则也是古往今来诸多有作为帝王的共同心愿,他们都曾怀揣着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梦想,努力治国理政。
只是世事难料,在漫长而曲折的历史长河中,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就像一团乱麻,让这一微小却珍贵的愿望,常常难以长久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在这繁华世间,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如同被命运遗忘在黑暗角落的孤舟,从未曾感受过温暖的避风港。
未曾历经苦难的人,就像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在了真实世界之外,永远都无法以切肤之感,真切体悟到隐藏在人间疾苦背后那如渊深海般的沉重意蕴。
而另一群人,他们是从苦难深渊中一步步攀爬、挣扎着走来的勇士,每一步都沾满了泥泞与血泪。
为了那仅有的一点能维持生存的温饱,他们几乎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与心血,如同在贫瘠土壤中拼命扎根的野草,顽强又坚韧。
此刻,大兴的流民们正是如此,他们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故事,眼中闪烁着劫后余生的光芒,无比珍视当下这来之不易的安稳生活。
在他们心底深处,还满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那憧憬如同黑夜里的星星,微弱却明亮,给予他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正如管事们奔走于街巷,四处宣扬的那般充满希望的愿景:
家家户户都能拥有肥沃得冒油的田地,在春日暖阳下播下希望的种子,到了金秋便能收获累累硕果;
人人都能吃上热气腾腾、足以慰藉辘辘饥肠的饱饭;
住上能遮风挡雨的坚固房屋,不再受那寒风冷雨的侵袭;
家中的老幼不会遭受嫌弃与冷眼,反而会被家人悉心照料、郑重以待,尽享天伦之乐。
这般美好的画面,成了流民们心中最向往的梦境,支撑着他们熬过艰难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