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场合,她见惯了逢场作戏的殷勤,却鲜少有人如此真心实意地关心她。
陈森的体贴,就像一股暖流,缓缓注入她的心田。
李师师接过冰糖雪梨,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她抬眼看向陈森,他的眼神清澈而坦诚,没有一丝杂质,她微微颔首,脸上带着一丝表演后的红晕,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释然,轻声道:“谢谢。”
她就着陈森递过来的瓶子,小口地喝了起来。冰凉香甜的冰糖雪梨顺着喉咙滑下,瞬间滋润了干渴的嗓子,一股清爽的感觉蔓延全身。
甜丝丝的味道在口中化开,也像一股甜蜜的电流,窜入她的心房,让她原本就对陈森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爱慕。
放下水瓶,李师师再次对着陈森微微一笑,眼波流转,欲语还休。
陈森感受到李师师的目光,心中也微微一动。他知道,李师师的表演非常成功,不仅征服了观众,也让他感到惊艳。
他再次拿起麦克风,笑容满面地转向台下,洪亮的声音再次响起:“各位!师师姑娘的歌声,是不是绕梁三日,回味无穷啊?!”
“是!!!”台下爆发出更加热烈的回应,许多人还沉浸在《虞兮叹》的意境之中,久久无法回神。
陈森满意地笑了笑,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我知道大家还想继续听师师姑娘唱歌,不过呢,好戏要慢慢品味,精彩要留在最后!现在,我们的互动环节不能停!”
他故意顿了顿,提高了声音,“最后三个问题!送出最后三本画本!机会不多,大家要抓紧了!
台下又是一阵笑声和期待。
“第一个问题,我是谁?”陈森指着自己。
“百变书生!”
“这位刚刚为我们献上天籁之音的姑娘,是谁?”陈森指向李师师。
“李师师姑娘!”
“那么,师师姑娘刚才演唱的这首令人断肠的歌曲,叫什么名字?”
台下安静了片刻,显然这首歌的名字对他们来说也比较陌生。
“虞……虞什么叹?”有人试探着喊。
李师师轻启朱唇,提示道:“虞兮……”
“《虞兮叹》!”立刻有人反应过来,大声喊道。
陈森指向一位反应最快的书生:“这位兄台,请回答!”
那书生激动地整理了一下衣襟:“是李师师姑娘演唱的《虞兮叹》!”
“完全正确!”陈森宣布道,示意将最后三本画本送给答对问题的观众。
气氛在《虞兮叹》的余韵中沉淀了片刻,又在陈森与观众的互动中重新燃起了温度。
送完画本,陈森目光扫过全场,看到那些意犹未尽的眼神,他微微一笑,知道火候已到。
他清了清嗓子,对着麦克风说道:“刚才师师姑娘一曲断肠,想必让大家的心都揪紧了吧?别急,咱们换个心情!接下来这首歌,保证让大家轻松起来,跟着我一起,踏浪去!”
话音刚落,一阵轻快活泼的旋律响起。不同于之前的古风或现代抒情,这次的音乐充满了动感和跳跃感,仿佛真的有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阳光明媚,海风习习。
“啦啦啦……”陈森率先唱起了欢快的引子,他的声音清亮而富有感染力,配合着身体的轻微晃动,瞬间将现场气氛带入了另一个频道。
“小小的一片云呀,慢慢地走过来……”他唱起了歌词,曲调简单上口,节奏感十足。台下的人们先是一愣,随即被这全新的风格吸引。
刚才还沉浸在悲伤或激动中的情绪,此刻像是被这音乐的海浪冲刷,变得轻松愉悦起来。
“请你们歇歇脚呀,暂时停下来……”陈森边唱边向台下招手,脸上带着阳光般的笑容。
起初,大家还有些拘谨,只是跟着节奏点头或拍手。但很快,前排一些年轻人率先忍不住,开始随着音乐轻轻摇摆身体。
这种欢快的情绪是会传染的,不多时,整个场面都动起来了,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了这片欢乐的“海洋”。
李师师站在陈森身侧,看着他如同孩童般投入地演唱,看着台下众人脸上逐渐绽开的笑容,心中那份因《虞兮叹》而生的淡淡哀愁也被冲淡了不少。
她从未想过,歌还能这样唱,场子还能这样热。陈森带来的,不仅仅是新奇的曲子,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充满活力的氛围。
她甚至发现自己脚尖,也忍不住随着那明快的节奏,轻轻地点着。
“山盟海誓都化作,虚无缥缈……”陈森唱到这里,还俏皮地做了个无奈摊手的动作,引得台下一阵善意的哄笑。
歌曲在反复的“啦啦啦”和轻快的旋律中结束,留下的是一片轻松欢快的氛围。掌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充满了纯粹的快乐和释放。
“怎么样?这浪,踏得还过瘾吧?”陈森笑着问台下,额角带着一层薄汗,更显得神采飞扬。
“过瘾!”“再来一个!”台下回应热烈。
陈森摆摆手:“别急别急,踏完了浪,咱们来点更热闹的!太阳出来了,光踏浪可不行,咱们得一起,把太阳给摇起来!”
“摇太阳?”台下有人好奇地重复。
“对!摇太阳!”陈森肯定道,“这首歌,需要大家跟我一起动起来!很简单,就像这样……”
他一边说着,一边示范起一个左右摇摆身体的动作,幅度不大,但看起来轻松又有趣,“跟着节奏,我们一起来,摇呀摇太阳!”
伴随着他略带夸张的动作和口号,又一段全新的音乐响起了。这段旋律更加简单,节奏感更强,带着一种朴素的、原始的欢乐感。
“我们一起来摇呀摇太阳,不要错过那好时光……”陈森带头摇摆起来,他的动作幅度加大,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开心笑容,像个领操员,极具煽动力。
“心儿随着晨风在蓝天上飞翔,太阳下是故乡……”
这动作实在太简单,也太有感染力了。台下的人们几乎是立刻就模仿了起来。
一时间,整个大堂里,人影晃动,从布衣书生到锦衣公子,都放下了平日的矜持或拘束,笨拙却又投入地左右摇摆。那场面,既壮观,又带着几分滑稽的可爱。